文:梨芽 图:来自网络
一
一大早,因为不想喝果汁,孙子小汤圆哭闹,儿媳乔当当连哄带劝:“喝吧喝吧,果汁有营养,喝了长高高,皮肤又白又靓。”
“不嘛不嘛,我想喝玉米粥。”
果汁杯“砰”一声响放在桌上,乔当当气急败坏:“不喝今天别出门!跟你说多少遍了,早餐喝果汁有营养,你就是不听!”
乔当当拖起小汤圆过来:“妈,今天汤圆不去幼儿园了,有点咳嗽,我跟老师请假,你记得喂他果汁哦。”
“呃”,有点咳嗽就不上学,却能喝生果汁?我叹口气,汤圆这月已请假三次,上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老师说过,小孩小咳嗽不碍事,幼儿园会酌情安排,重要的是培养早起的好习惯,不然将来很麻烦。
儿媳晚上回来说:“老师倒是挺负责,可谁家孩子谁心疼,一个幼儿园,缺几天课有什么要紧。”
我张张嘴想说话,见儿子使个眼色,于是咽了下去,默默回房。
二
屋外凉飕飕,早上一杯榨果汁生冷冰凉,小孩子肠胃娇嫩,哪里受得了。
乔当当却说老外都这样,早餐煎蛋果汁加面包,我说中国人和老外不同,人家吃牛肉热量高,不能一概而论。
补充营养可以煮点玉米粥加蔬菜,再蒸一碟水蛋,营养丰富。
她不以为然:“你那是老掉牙吃法,煮熟的食物不如生食营养价值高。”
转头和孩子发挥:“宝宝要听妈妈的,妈妈说话才算数,我都是为你好,将来长大你就懂了。”
我顺势:“是呀是呀,要听你妈的,她说了算。”
不待见儿媳,可住在一起,还是要顾全大局,我是长辈,不好和小辈争执,不然家庭失却和睦。
都说婆婆和儿媳是天敌,这话我感同身受。
从没想过要和儿子一家一起生活,可现实就是,自从有了小孙子,儿媳渐渐不提搬出去单过了。
三
退休前,我是一家三甲医院的儿科主治医,工作三十多年,经验丰富,医术精湛。
乔当当和儿子的婚事,原本我不满意。
女孩学历大专,工作靠老爸关系进公司,还是一年一签的合同编制。
虽然待遇等同公务员,但不是正式编。再者她身高1.53米,和1.8米的儿子站一起,足足矮了一个头。
奈何儿子喜欢人家。这乔当当虽读书不多,但样貌清秀脑子灵活,当初儿子到下属公司收集数据,被她一眼看中,借着请教问题,一来二去地,两人谈起恋爱。
先生劝我:“日子是他们过,儿子觉得好就行,你不喜欢,结婚后分开住,免得锅沿碰瓢勺,反正儿媳成不了女儿,客客气气就好了。”
大凡长辈不同意的事,最后妥协的都是爹妈。无他,爱孩子就希望他幸福,尊重他的选择,父母能提建议,但不能做决定。
我们在附近小区买了婚房,步行十分钟路程,正好一碗汤的距离。
婚后生活风平浪静。乔当当有眼色极会来事儿,知道我没看上她,嘴巴那叫一个甜,不叫“爸妈”不开口,不时买点小礼物送我们,做饭打理家务,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比我这个婆婆能干多了。
只是有一点,小两口偶尔回新房过周末,转天,就又回来了,分家单过,成了虚设。
随着小汤圆的出生,一切都起了变化。
四
汤圆的到来带给我们无限欢乐,乔当当受到全家隆重优待。
每天天不亮我起床煮饭,为了让小夫妻多睡会儿觉。产假过后她上班,我和先生一个带小孩,一个做家务,整天围着孩子转。
儿子儿媳下班回来,可以喘口气儿了,孩子交给他俩,饭后一顿忙活,洗碗拖地,脏衣服丢进洗衣机,给孩子洗澡换衣抱上床,十一点多,我们才能休息。
这和我设想的夕阳美好生活,大相径庭啊。
我掐指算日子,熬三年,小汤圆能上幼儿园了,到时可以放开手,做做自己喜欢的事。
可麻烦还在眼前。从孩子一岁起,我给他讲故事,把绘本打开,指着里面的图画描述。
无论汤圆多闹腾,只要奶奶开始讲故事了,立刻安静下来,小眼睛瞪得溜溜圆,认真听着。
乔当当却给汤圆报了一个早教班:“妈你别费心了,早教班什么课都有,开发智力,培养逻辑思维的,还有英语训练,这些你都不懂,还是去上课比较好。”
小汤圆偶尔背唐诗,乔当当不屑一顾:“现在谁还学这些古董玩意儿,学了也没用。妈你别教孩子了,你普通话不标准,小孩子受影响以后改不过来了。”
我隐隐感觉儿媳生了娃,口气跋扈起来。晚上跟先生说起,先生也有同感:“母凭子贵,全家捧着她,也难怪。”先生家三代单传。
儿媳以功臣自居,说话处处占上风,教育孩子方面,有她自己的一套。
虽然理解年轻人想法新鲜,但大家理念不同,又缺乏好好沟通,我心里不舒服,真心不想和儿媳在一个屋子里生活了。
五
我劝媳妇,不能太溺爱小孩,如果随便惯了,升小学后也不愿上学。
乔当当振振有词:“孩子不舒服就别勉强了,呆在家里更安全,学校人多病菌多,万一被传染怎么办?”
似乎要证明她的正确,孩子有点伤风咳嗽,乔当当就往大医院跑。还要求儿子请假,两人一起带孩子看病,开一堆药回家,咳嗽糖浆,阿莫西林,回来叮嘱我四小时喂一次。
作为儿科医生,我深知抗生素对孩子的副作用,家里放着现成的医生不请教,动不动往医院跑,我实在不理解儿媳的做法。
这天汤圆又没上学。中午太阳从窗口照进来,屋里暖洋洋地,我帮他脱掉衣服,脸向下趴在床上,给孩子捏脊。
捏脊可以刺激背部神经,提升孩子的免疫力。
六
小汤圆初时不耐,随着我力度加大,渐渐安静下来,昏昏欲睡。
正在这时,门锁一阵转动,乔当当突然回来了。
她一眼瞧见孩子脸朝下趴着一动不动,大叫一声冲上来,一把推开我,我没防备,险些跌个跟头。
“你在干什么?孩子怎么了?”乔当当紧张得满脸通红。
我赶紧解释,正做小儿推拿,可以增强免疫力,她半信半疑,抱起孩子左摸右看,嘴里连珠炮般发问。
刚捏过的小脊背皮肤发红,儿媳的眼睛紧紧盯着我。
“谁让你这么干的?干嘛不先问过我?有病去医院,在家里能治得了?你能治,医院都不用开门了。”
“这是中医疗法,是辅助治疗,可以增强免疫力,”我也生气了,嗓门高起来。刚才被乔当当一推,险些跌倒,头晕目眩,血压又高了。
“我是汤圆的奶奶,难道会害他不成?”儿媳冷哼一声,“谁知道呢?反正我整天不在家,你对孩子怎样我看不见,要不是蓝宇拦着不让,我早就想给家里装监控了。”
她说着一拧身子往外走,横冲直撞把我顶到墙上。
“什么?”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要装监控,在我家里?”我一把扯住她,乔当当使劲一挣扎,反手甩过来一巴掌。
捂着半边脸,我愣怔片刻,积聚的怨气呼呼涌出,我疯了一样夺过汤圆,对着乔当当,左右开弓扇了两个耳光。
汤圆“哇哇”大哭,乔当当从没见我发火打人,被我震住了。
正在这时,先生买菜回来了。
七
一场婆媳大战被先生拉开。回到屋里,我越想越气,带娃三年,没功劳有苦劳,儿媳竟想装监控监视我,我是外人,保姆?
我操起电话,把儿子骂得狗血淋头。
“当初你跟我怎么保证的?说找的媳妇错不了,肯定会孝顺父母,好好过日子,这就是好好过日子?”
不大功夫儿子乖乖回来了,俩人在房间嘀咕,趁我不备,儿媳悄悄地溜了出去,第二天没敢回家。给我发消息:“妈,我想静静,孩子就拜托了。”
我不理。原想我为长她是幼,别为了孙子闹得鸡犬不宁,又担心儿子在中间为难,我一直忍耐。
没想到乔当当蹬鼻子上脸,这回若不给她点教训,她不长记性。
我心里有了一个主意,收拾行李,和先生动身回了凤阳老家。
八
见我回来,公婆喜出望外,忙着烧火做饭,到菜园子里摘新鲜的西红柿黄瓜。
把来龙去脉跟他们一说,公婆齐声问我:“你打算怎么办?”
“先住着再说,我想好好休息一阵,这几年累坏了,带孙子真是吃力不讨好。”
先生顺手帮我揪下根白头发;“我们老了,也该清闲清闲,父母年纪都大了,有空回来陪陪他们,乡下空气好,没那么多烦心事,再说,也不能老是替孩子背担子。”
我默契地捏捏他的手。
过了几天,儿子打电话:“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当当请假好几天了,没人看孩子。”
“可以送幼儿园呀。”
”别提了,平时当当老给孩子请假,小汤圆根本不肯去,硬送过去就打他妈妈,揪住头发不放,赖在身上又哭又闹。”
我笑起来,“这是他妈妈的功劳,从前我怎么劝来着,现在她知道了吧?”
应付了儿子,我有滋有味地咬一口肉夹馍,又低头喝两口胡辣汤,不等到那乔当当亲自来求,我才不回去。
隔天儿媳打来电话,赔着小心低三下四:“妈我知道错了,下回保证不敢了,小汤圆找奶奶,我们也需要你。”
“回去可以,但我有条件,答应我才行。”
“行行行,你提啥条件都好商量,只要你先回家,”乔当当都快哭出来了。
九
回家后开家庭会议,我提了三点要求。第一:儿子儿媳搬出去单过,自立门户,那边房子现成,缺啥物品我们补齐。
第二:早上由爸妈送小汤圆上学,下午我接,晚上他们下班再接回家。节假日过来吃饭要提前说明,我们如果出门,也会告知。
第三:每月上交家里两千块钱,不为别的,只为证明爷爷奶奶的付出有价值。如果不愿出钱,自己找保姆接送孩子。
儿子儿媳满口答应下来。
过了段时间,儿子悄悄告诉我,原来乔当当是个被抱养的孩子,抱养的初衷,是养女防老,要她长大照顾养父母。
她被抱养后,又寄养在亲戚家长大,七岁上学时,才回到养父母身边。
从小没得到爱和温暖,乔当当一直缺乏安全感,性格敏感多疑。
嫁到我们家,知道我这婆婆没看上她,就扮机灵扮乖巧,努力想讨公婆欢心,可心底,一直摆脱不掉自卑。
这自卑在她生了儿子后开始幻化成自我膨胀,忽然觉得自己被抬高了,母凭子贵,再也听不进我们的话,处处要和我反着来。
在汤圆的事儿上争着做主,其实是自卑导致控制,又看到小汤圆粘着奶奶,嫉妒大发。
我恍然大悟,儿媳那些做法,大多源自童年生活不幸,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释然了。
知道这段往事后,我尽力厚待她,遇到汤圆的事情,也多征求乔当当的意见。
我找机会让他们多带孩子,培养亲子关系,自己适当地抽身,约着姐妹们喝茶聊天,去做做头发,和先生一起运动锻炼,隔三差五去爬大岗山。
我终于过上了向往的夕阳生活,无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