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书生梦中帮助女鬼杀恶鬼吏,女鬼得了精血竟能白骨还生

2022年08月13日05:10:03 故事 1120


聊斋故事:书生梦中帮助女鬼杀恶鬼吏,女鬼得了精血竟能白骨还生 - 天天要闻

书生杨于畏,为了读书清静,把家搬到泗水之滨。他的书房面对着旷野,墙外有许多古墓,墓旁是一片白杨树林,夜里风吹着树叶,那声音就像汹涌的波涛。

深夜,杨于畏在烛光下读书,听着那音,心里感到无比的凄凉。正在这时,忽听墙外有人吟诗:“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反复吟诵,音调悲凉凄楚。

杨于畏侧耳细听,那声音委婉纤细,好像是个女子。他心里很疑惑,深更半夜,在这荒郊野外,从哪里来的这个女子呢?

到了天明,杨于畏走到墙外察看,却不见人迹,只看见一条紫带,遗留在荆棘丛中,便拾了回来,放在窗台上。

这天晚上二更过后,杨于畏又听到那个女子的吟诵声,仍旧反反复复吟那两句诗。杨于畏搬了个凳子放在墙脚下,站到凳子上把头伸到墙外去看,吟诵声却忽然停止了。

杨于畏顿时明白了,这吟诵者一定是鬼。但那悲哀凄苦的情绪却引起他深切的同情和无比的爱慕。

第二天夜里,杨于畏很早就伏在墙头上等候。一更过后,忽见有一个女子从草丛里姗姗地走出来,手扶小树,低头吟诵那两句诗。

杨于畏轻轻地咳嗽一声,那女子就慌忙走进草丛里去了。

杨于畏从墙头上下来,等候在墙下。不多一会,那女子又出来吟咏:“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杨于畏便隔墙续道:“幽情苦绪何人见?翠袖单寒月上时。”

杨于畏吟罢,侧耳听了好久,没有一点动静,便转身回书房去了。

刚刚坐定,忽见一个美丽的少女从外面走进来,向他施礼追:“你果然是个博学多才的风流雅士,我却过于多心,不敢来接近你。”·

杨于畏大喜,便拉着少女坐下。但见她身体瘦小,弱不胜衣,且胆小拘谨,便问:“你家在哪里,寄居在这里已经很久了吧?”

少女说:“我是陇西人,跟随父亲流落到这里。我十七岁上生暴病而死,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在这荒野,孤苦寂寞,象一只离群的孤雁。那诗是我自己所作,想了很久续不下去,今天蒙你代续,我在九泉之下也感激你。”

杨于畏要求与少女同房,少女皱着眉头说:“我是夜间出没的鬼魂,与生人不一样,做那种事要折你的阳寿。我实在不愿意害你,我们还是坐着谈谈吧。”

杨于畏两眼盯着少女裙下的双脚,少女低头笑道:“你老盯着我的脚看什么?”杨于畏见她穿一双白色锦袜,问道:“你一只袜子系彩线,一只袜子系紫带,为什么不都用带子?”

少女说:“昨天晚上因为回避你,慌乱中不知落在哪儿了。”杨于畏微微一笑:“我给你换了它。”从窗台上取过紫带,递给少女。少女惊奇地问:“你怎么会有这带子?”杨于畏便把经过告诉了她。

少女束好袜带,随手翻阅书桌上的书籍,忽然翻出一本《连昌宫词》(唐朝元稹写的一首著名长诗),感慨地说:“我活着的时候,最爱读这首诗,今天再见,象做梦一样。”

杨于畏跟少女谈起诗文,发觉她聪慧机敏,十分可爱。两人意气相投,越谈越有劲,直到东方发白,少女才起身走了。

从这天开始,每到夜里,只要听到轻轻的吟诵声,不一会儿,少女就来了。她一来,两人就热烈地谈起来,就像好朋友聚会一样。

少女时常告诫杨于畏,要保守秘密,不要把她的事泄露出去,因为她从小就很胆怯,生怕碰到坏人受欺侮。杨于畏满口答应。

两人相亲相爱,感情胜过夫妻,常常整夜整夜地厮守在一起,但从不乱来。有时杨于畏在灯下读书,少女就帮他抄写文章。她写的字,端庄秀丽,非常漂亮。

少女又自选宫词一百首,恭恭正正誊录下来,和杨于畏一同吟诵。

为了增添乐趣,少女又叫杨于畏买来棋盘和琵琶,每夜教杨于畏下围棋。

两人下了一会棋,少女便抱起琵琶,拨弄弦索,弹了一曲《蕉窗零雨》,曲调哀婉凄凉,使杨于畏辛酸得听不下去。继而又改弹《晓苑莺声》。那欢乐轻快的乐曲,顿时使杨于畏心旷神怡,精神振奋。

二人在灯下歌唱舞蹈,常常高兴得忘记了天亮。看见窗上现出曙光,少女才慌慌张张地走了。

一天,有个姓薛的书生来拜访杨于畏,正值杨于畏午睡,便没有叫醒他。环视室内,见新添了棋盘、琵琶。他知道杨于畏平时不会玩这些东西,现在要这些干什么?

薛生又翻阅书桌上的书稿,翻到了少女所抄录的宫词。看那字形,端庄娟秀,好像是一个女子的手迹,心里更疑惑了。

这时,杨于畏醒了,薛生便指着琵琶和棋盘问:“这些东西是哪里来的?”杨于畏说:“我自己买的,我想学一学。”

薛生拿起诗卷,又问:“那么,这个呢?”杨于畏说:“向一个朋友借的。”薛生反复翻阅,见最后一页上注有一行小字:“某月某日连琐书。”

薛生笑着说:“这明明是一个女郎的小名,你何必这样欺哄我呢!”杨于畏非常尴尬,红着脸好半天答不上话来。

薛生见他这样,盘问得更紧了。杨于畏吞吞吐吐,就是不肯说实话。薛生以不还诗卷要挟他,杨于畏无奈,只好把实情告诉了他。

薛生要求见连琐一面,杨于畏就把连琐嘱咐他的话说了。薛生听说。更加仰慕,苦苦要求见一见这位多才多艺的女子。杨于畏不得已,勉强答应了。

夜里,连琐来了,杨于畏就把薛生要求见她的意思说了。连琐听了很生气·说:“我以前跟你说甚么来,你偏偏喋喋不休向人泄露秘密。”

杨于畏为自己辩解,说自己实在没有办法。连琐难过地说:“不必再说了,我和你的缘分已经完了!”杨于畏百般安慰解释,连琐皱着眉头总不高兴,站起来说:“我还是避一避好。”说罢,顾自走了。

第二天,薛生又来了,杨于畏便把连琐不愿相见的话说了出来,薛生以为是杨于畏故意推托,心里很不高兴。

当晚,薛生邀请了两位同窗好友,来到杨于畏的住处,他们说说笑笑,吵吵闹闹,终夜喧哗,故意捣乱。杨于畏虽然很不高兴,但也对他们没有办法。

三人一连喧闹了几夜,终没有见到连琐,便打算走了。哪知喧嚣声刚刚平息下来,就听墙外传来吟诗的声音。三人侧耳细听,那音调凄凉哀婉,使人悲痛欲绝。

薛生正聚精会神地倾听,内中一个武生王某,拾起一块石头向墙外扔去,大声叫道:“装模作样不出来见我们,又念的是甚么好诗,悲悲切切的,活活地把人闷死!”吟诵声顿时停止了。

薛生等费了几夜工夫,好不容易才听到连琐的声音,不料被王生这一闹,又把连琐吓跑了,大家纷纷埋怨他。杨于畏更是怒形于色,痛责王生。

次日,这伙人非常扫兴地走了。到了夜里,杨于畏独自坐在书房里,希望连琐能再来。他眼巴巴地等到天亮,结果连个影子也没有看到。

过了两天,连琐忽然来了,哭着说:“你招来了一些坏朋友,差点吓煞我。”杨于畏惶恐万分,慌忙向她赔礼道歉,请她原谅。

不料连琐马上走到门外,回头说:“我说过,我们的缘分已经完了,就从此分别吧!”杨于畏急忙挽留连琐,不让她走,可是眼睛一眨,就不见人影了。

从此一个多月不见连琐再来。杨于畏日夜想念她,吃不下,睡不好,消瘦得成了一把骨头。他深深地埋怨自己当初没有听从连琐的叮嘱。

一天深夜,杨于畏正一个人在书房里喝闷酒,忽见连琐掀开门帘进来,不由大喜,忙站起来迎上去说:“你原谅我了吗?”连琐没有说话,眼泪却刷刷地落了下来。

杨于畏急忙问她为什么哭。连琐张了张嘴,想说又忍住了。过了一会,才说:“我赌气别你而去,现在有了急事又来找你,实在有点不好意思开口。”

杨于畏再三追问,连琐才说:“不知从哪里来了个肮脏小吏,硬逼我给他作妾。你想,我是清白人家的后裔,岂肯屈从一个鬼吏?但我一个弱女子怎能抗拒得了他?你如念及我们过去的情分,总不会袖手旁观吧!”

杨于畏听罢,气得要死,但考虑到阴阳相隔,不能为连琐出力,又非常着急。连琐说:“这没有关系,来夜你早点睡觉,我邀你在梦中来帮助我就行了。”

于是二人又坐下来再叙衷肠,直到东方发白。连琐临走,嘱咐杨于畏白天不要睡觉,留待夜里梦中相会,杨于畏连连称“是”。

第二天傍晚,杨于畏饮了几杯酒,趁着醉眼蒙胧,上床和衣而卧。

迷迷糊糊中,忽见连琐来了,交给他一把佩刀。然后拉着他的手就走。

两人来到一座院中,刚关上门要说话,忽听外面有人用石头砸门。连琐惊慌地说:“仇人来了!”

杨于畏大怒,开门冲了出去。只见一个人戴一顶红帽子,穿一身青布衣服,嘴巴周围长着象刺猬一样的胡子。杨于畏指着那家伙,愤怒地斥责他。

那家伙立即竖眉瞪眼,开口谩骂,语言醒龊,凶狠无理。杨于畏怒不可遏,举起佩刀向那家伙冲去。那家伙拾起石子就投杨于畏。

石子一颗接着一颗,犹如急风骤雨向杨于畏袭来。杨于畏东躲西闪,避不胜避,手腕上早被一石击中,佩刀落在地上。

正在这危急关头,远远看见一个人,腰悬弓箭,出来打猎。杨于畏细辨那人,正是那天夜里投石头的王生,便大声向他呼救。

王生听到呼救声,急忙张弓搭箭,一箭射在那恶吏大腿上;再一箭,正中咽喉,那恶吏便一命呜呼了。

杨于畏大喜,走过去向王生道谢。王生问他为何与恶吏搏斗,杨于畏便把原由告诉了他。

王生听了,心里很是喜欢,以为可以赎上次投石之罪。便和杨于畏一起来到连琐的住室。连琐见了王生,又怕又羞,远远地站着,不说一句话。

王生看见桌上一个盒子里有一把小刀,虽然只有尺把长,但却用金玉装饰,取出一看,净光雪亮,可以照见人影,便连连称好,爱不释手。

王生见连琐害怕,便放下刀走了。杨于畏也告辞连琐出来。到了墙跟前,便越墙而过,不料一失手跌下墙来,

杨于畏吓了一跳,惊醒过来,原来是一个梦。这时候,田野里已是一片鸡啼声,他忽觉得手腕痛得厉害,天亮了一看,只见皮肉都红肿了。

到了中午,王生来了。他坐定以后,便说自己昨天夜里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杨于畏问:“你梦见射倒一个恶吏了吗?”王生说:“你怎么知道的?”杨于畏把手伸给他看,并将自己昨夜之梦详细叙述了一遍。

王生回忆梦中连琐的容貌,恨不得能立刻见她一面。他认为自己对连琐有功,就向杨于畏提出了这个要求。杨于畏答应了。

到了夜里,连琐来向杨于畏道谢。杨于畏把功劳归于王生,接着把王生的要求说了。连琐听了,说:“王生相助,我感恩不尽,但他是一个雄赳赳的武夫,我见了他,实在有点害怕。”

停了一会,连琐又说:“他不是爱我的佩刀吗?那刀是我父亲出使南粤时买的,因我喜爱,便给了我。我用金线和明珠装饰,死时,父亲用以殉葬。现在我愿割爱相赠,他看见刀就如看见我一般。”

次日,杨于畏便把连琐的意思告诉了王生。王生听了,非常高兴。

到了夜里,连琐果然带了刀来,说:“请嘱咐王生,请他爱惜此物。要知道,这刀是海外奇宝,不是中华之物。”

从此,两人往来如初。这样过了几个月,一天夜里,连琐在灯下看着杨于畏只是笑,脸上红红的,似乎有话要说,就是升不出口。

杨于畏抱住她问了好几次,连琐才红着脸,羞羞答答地说:“久蒙眷恋,我受了生人气的熏陶,每天吃烟火食,白骨已有还生之意。但须你的精血,才可以复活。”

杨于畏高兴地说:“只因你自己不肯,我还有什么舍不得的?”连琐说:“只是同房之后,你要生二十多天大病,但不要紧,有药物可以医治。”

次日,天色将曙,连琐起床后,对杨于畏说:“我不来了。你要记牢,过一百天,看到我坟上有青鸟鸣于树头,便赶快挖开坟墓。”出门后,又回过头来叮嘱:“千万不要忘了,整整一百天,不可早也不可迟。”

过了十多天,杨于畏果真病了,腹部胀痛得要命。家人急忙为他延医服药,病情渐渐好转,再过了十二天,他的病就好了。

转眼已到了百日之期,杨于畏便叫家人们拿了锄头铁锹等工具到连琐坟前等待。

等到太阳将落山的时候,果然看见有两只青鸟在树上鸣叫。杨于畏大喜,命家人赶快挖坟。

家人们连忙砍去坟上的荆棘杂草,挖开坟墓,只见棺木已经腐朽了,而连琐的面容却象活着的一样。

杨于畏俯身摸摸连琐的身上,感到有点微温,就赶紧给她蒙上衣裳,叫家人抬回家去。

杨于畏把连琐放到暖烘烘的屋子里,不多一会,就听见她有了轻微的呼吸声,喂她汤水,也慢慢地能够咽下去了。

到了半夜,连琐便醒了过来。后来,便与杨于畏做了夫妻。她经常对杨于畏说:“二十多年来,我好象做了一个梦。”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