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劫将至,冥冥之中会有警示:高人用异常的方式提醒世人避难?

2022年07月02日09:07:15 故事 1269

本文内容出自〔清〕李庆辰 :《醉茶志怪》。


大劫将至,冥冥之中会有警示:高人用异常的方式提醒世人避难? - 天天要闻


01


大劫难将至 冥冥之中早有安排


人能否躲开

清朝时期在 信都(今河北衡水一带)有个年轻的书生刘玉,有一天在朋友家喝酒喝到很晚,已有醉意,起身要回家。朋友要留他住一宿,他坚持要走,朋友看他执意要走,也就没再坚持。


刘玉大约走出离村庄五里路的时候,天已经二更时分。经过一座不知名的寺庙,只见寺庙大厅中灯火辉煌,猜想可能是僧人设坛祭祀,因此便进入庙中想找点水喝。


谁知刚一进庙,就被两个差役给捉住,说:“你来得正是时候,我们正要去找人呢?”说着他被带到一大殿。只见大殿的殿堂上坐着一位像是古代君王的王者,龙衮垂旒,气势威赫。

大殿的殿堂上坐着一位像是古代的君王,龙衮垂旒,气势威赫。


一看这阵势,刘玉赶忙跪在台阶下听候。王者说:“这次请你来,是让你帮助登记造册,你看到什么也不要害怕,这是明年秋天的事,与你无关。”刘玉赶紧点头答应。


下面的人送上笔砚,刘玉就坐到台阶上开始登记。这时只见大殿的东面,人头堆积如山,而且还在不断往上堆积。


只见数十人还在来回奔走,将人头从东运至西,就像蚂蚁一样。每运一次,都要向刘玉报告一次数目,看刘玉登记后才离去。


只见人来来往往,刘玉手一刻也不停地登记。一直忙到东方渐渐发白才算结束。


这时只见一个人,走上大殿,行礼后向王者报告说:“总数大约有一万。”说完后起身就向刘玉要取名册,并说:“你辛苦了!下去休息一下吧。”


刘玉伏在台阶下,心里还在害怕,渐渐的人声没有了,等睁眼四处一看,眼前什么都没有了,他怀疑自己是做梦。


等到第二年,果然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死了很多人。


在清朝光绪元年至四年(1875年—1878年)间,河南、山西、陕西、直隶、山东闹特大旱灾饥荒,史称“丁戊奇荒”。


大劫将至,冥冥之中会有警示:高人用异常的方式提醒世人避难? - 天天要闻


丁戊奇荒 1878年画


光绪三年(1877年),发生了清代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天津城里设粥厂济民,即“保生粥厂”。


城东隅立保生所女厂,是专门收养妇女的粥厂之一,其中居住着妇女及少数幼童共二千余人。十二月初四日清晨,保生所女厂突然发生大火,片刻之间烧毙二千二百余人。


那天天还未亮,很多人都听到有人叫名册,开始怀疑是官绅来送棉衣的。有人出来看,则不见其人,紧接着就发生了火灾。然而“点鬼簿”的说法,或许是有的。因此想起当年白起坑杀士卒,虽未目睹,而烧毙之人,其惨苦不忍看啊!


醉茶子说:大的劫难到来而玉石俱焚,凡是遭难的,没有一个人是枉死的。是知冥冥之中,必有具体管理安排这些事的人。(参考文献:〔清〕李庆辰 :《醉茶志怪》)


02

大难来临,

高人用异常的方式提醒世人避难!


古时候,有一个村庄叫高家庄子,村里人男耕女织,日子过得殷实丰厚。


一天,村里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用两个筐篓担一担土沿街叫卖,却乏人问津。


见无人买土,老人对村人说:“家有老母,断粮有几天了,家中没有什么东西,只得挑这担土换钱养母。”


村人从未听过卖土换钱的奇事,不禁哄笑起来,一人道:“老头,这土有什么稀奇?到处都是,谁会买啊?”


老人说:“此物看似平常,但厚德载物,可救人于大难,求求哪个好心人可怜可怜家中老母,买下这担土吧。”


老人说完,另一人道:“土能救人?谁信?老头不是骗我们吧?”又引来众人一阵嘲笑。


老人见无人买土,叹息道:“老汉我走街串巷,卖土送货(活)十几天,可惜至今无人要,可怜我那老母又要挨饿了。”


这时,一位高姓忠厚长者看见老人可怜的样子,心生悲悯,对老人说:“老人家,你的土我买了,给你三百钱,将土倒在庄外围子就行了,收拾收拾快回家吧,免得家中老母牵挂。”众人见状,皆笑他痴,一哄而散。


此时天色已晚,卖土老人将土围着高姓长者的房屋撒了一圈,对高姓长者说:“货(活)给你了。”然后就离开了。


是夜,地裂天崩,山呼海啸,暴雨如注,传说中北海和南海接了头。第二天,高姓长者出门一看,自己的房屋被土堤围着,堤外一片汪洋,邻居们已被洪水冲得荡然无存,只剩下他一家孤零零被土围着。


高姓长者明白了:原来是卖土老人救了他们全家!老人撒的土挡住了洪水。洪水退后,高姓长者领着全家迁走了。


卖土,是一件稀奇事,按道理应该能引起人们的警觉:是不是有生死攸关的大事发生啊?


但是人在沉迷中,本性迷失后是很可怕的事,只顾眼前,看不到未来,所以村子里的大多数人在喧笑声中丧失了性命。


而高姓长者凭借着他善良的本性,为卖土者的老母亲考虑买下了土,殊不知,这纯善的一念救了自己一家人。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善可救己。虽然救人的方式看上去不符合常理,但是能考验人心,唤醒人的善念与良知。


假如村人事先知道善举能够挽救他们,他们一定会帮助卖土老人。可是历史已经过去了,是不能重来的,村人也就没有再次选择的机会了,他们的教训只能留待后人去评说与借鉴。


历史告诉我们。大难来临之前,都会有异常的方式提醒世人躲过灾难。


03

发动机自动熄火,原来是老天在救他一命


每次出远门,常常都要看见车子与车子撞得面目全非,交通警察在量马路,交通阻塞,车队大排长龙,救护车呜呜地叫。


触目惊心的车祸令光华一上车,就得跟驾驶员说:“开慢些,安全第一。”


这一天,住在五权路经营食品业的张东海先生,跑来告诉光华一件令他心惊胆裂的车祸。


他说,冥冥中好像有很多警兆,事后想想,觉得奇妙。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他曾经连续几天心神不宁,喝茶被呛到,走路也扭到,这种现象。


据他自己说,从出生活到现在,根本就未曾有,也就是做事样样不顺,连自己也莫名其妙。


张东海先生骑摩托车很多年,对摩托车性能非常了解。就在心神不宁的那天,他骑摩托车经过复兴路的交叉口,适遇红灯,他将车子停在斑马线的界限上。


此时,左边也停了一部摩托车,一位年轻人威风凛凛的,他们一同等待亮起绿灯,而后通过。


黄灯一亮,年轻人加足油门,冲了出去,张东海也加足油门。


但,张东海的摩托车不知何故自动熄火。他说,五年来从未发生这种现象。


正在此时,轰然一声大响,一辆卡车把年轻人的摩托车压碎在巨轮之下,年轻人的头颅飞到张东海的脚前,血肉横飞,肢体不全,顿时一片人声喧哗,四面八方涌到这里。


怔在当地的张东海先生,下车检查机件,竟然发现摩托车完好如初,同时又自动的发动起来,这真是奇怪呵!


他想,假如摩托车不出其不意的熄火,近在咫尺的车祸,掉下头颅的人,也有他的一份,愈想冷汗愈流。


从此,他再也不敢骑快车,也不敢抢黄灯了。


张东海先生说,他有宗教上的信仰,以前根本啥也不信。同时他也偷偷的化名济困救贫,参加了实际的慈善工作,没有想到感应如此迅速。


他说,这一次摩托车无缘无故的熄火,使他体验到“车祸的为什么”、“报应之说”、“生命的可贵”,更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也许读者会认为,这不过是偶发的巧合而已。


是的,我们可以认为这的确是巧合,不过,五年来摩托车第一次自动熄火,就救了他的性命,事先又有许多警兆,这的确是巧中之巧。


除了感应外,光华仍然呼吁:科学时代的老虎就是汽车摩托车,其噬人之多,更甚古代,为了防止无辜生命之伤亡,人人宜遵守交通规则。


只是一个熄火,就救了张先生一命。


说是巧合,也确实是。但这巧合来得也非偶然,而是张先生匿名行善所积阴德促成。


改变,不是一夜之间就让你从一个乞丐变成了一方富豪。


而是说,在日积月累的日子里,通过改变我们的错误的观念,让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人生从而走向对的路。


一次又一次正确的选择,看似只是小小的改变,但最终,改变了我们人生的轨迹。善念、善语、善念就是这样。


或许一下子,你看不到奇迹,但当你坚定不移去做,甚至到了今生的终极时刻,再回首你会感谢自己。


希望每一个读者,都会在人生的终点微笑回首——这一生:善的一生,吉祥的一生,幸福的一生。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