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究竟是什么(3)

而让马克思·普朗克更加坚信光就是一种波的原因可能是,最著名的,博学家“托马斯·杨”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了。

而话外值得一提的是,托马斯·杨传奇的一生,传说其2岁就能阅读圣经,13岁就可以熟读希腊语拉丁语希伯来语意大利语和法语的书籍,并且后来发现了工程学中的“中弹性的概率”,以此拟制了死亡表格以帮助保险公司设置保费,并于1801年开始了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在现实的表现为,将两块紧挨着的石头投入静水之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水波纹相互作用的时候,波纹有时会变大,有时会相互抵消,这就是波的自然变化。

但随着马克思·普朗克提出紫外线灾难之后,出现一位敢于挑战传统的名人,他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最开始企图证明马克思·普朗克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尤其是马克思·普朗克1913年推荐爱因斯坦当选“普鲁士科学院”院长。

但后来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大,马克思·普朗克经常请求普鲁士科学院忽略爱因斯坦有时提出的无礼提议。

因为爱因斯坦进行物理推测时经常脱离目标,如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