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目前最快的人造物体是什么?并非火箭和宇宙飞船

2020年07月27日09:30:11 科学 1147

每当说到速度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率先想到高铁,飞机,火箭一类的物体,毕竟这些物体的速度都是极快的,其中又以火箭的速度为最快,毕竟火箭最小的速度都要达到7.9千米每秒,因为这是宇宙第一速度,若火箭不能达到这个速度,那么就不能离开地球。因此,为了成功将火箭送至太空,科学家们都会将其速度设定在7.9千米每秒以上,而且速度还是越快越好。

地球上,目前最快的人造物体是什么?并非火箭和宇宙飞船 - 天天要闻

既然火箭的速度如此之快,那么火箭是不是人造物体中速度最快的呢?事实并非如此!

实际上,人类曾创造出最快速度的物体,并非火箭或者宇宙飞船,而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个小物件,而这它就是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下水道井盖。相信很多人都会疑惑,下水道井盖不是被安放在地上的吗?就连移动都做不到,那么它是如何成为地球上人造物体中移动速度最快的物体呢?

地球上,目前最快的人造物体是什么?并非火箭和宇宙飞船 - 天天要闻

事实上,这件事还得从1957年的一次意外说起。

据了解,在1957年的时候,由于一位科研人员的计算错误,从而导致一个井盖突破了260倍音速,成为了地球上移动速度最快的人造物体,至于它最后去向了何方,一直以来都没人知道,因为它就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找不到任何痕迹,甚至有人认为它飞向了太空。

地球上,目前最快的人造物体是什么?并非火箭和宇宙飞船 - 天天要闻

据了解,这个井盖当时是美国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一个科学实验,其实验流程为挖出一个深度长达150米,直径为1.5米的深坑,然后将核爆装置放置于深坑底部。事实上,这个实验的目的至今成谜,没有人知道这些科学家们为何要做这样的实验?据说是为了收集核爆装置的相关数据,以用于科学研究。

地球上,目前最快的人造物体是什么?并非火箭和宇宙飞船 - 天天要闻

为了安全起见,在埋下核爆装置之后,科学家们还在洞口装了一个下水道井盖,这个井盖由钢板打造而成。这些科学家们认为,此次的核爆实验只会释放出一小部分的能量,对于如此巨大的深坑以及如此厚重的井盖来说,完全是能承受的起核爆带来的能量冲击。

地球上,目前最快的人造物体是什么?并非火箭和宇宙飞船 - 天天要闻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一位科研人员的计算失误,以助于核爆装置在起爆后,瞬间释放了超过他们原本计算的5万倍能量。如此巨大的能量,从深坑内瞬间爆发直冲井盖而去,而井盖也因此一飞冲天,一瞬间便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虽然说科学家们使用了高速相机来纪录,但是井盖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就连高速相机都难以捕捉。据科学家们估算,当时井盖的速度可能达到了每秒70多公里,相当于音速的206倍。

地球上,目前最快的人造物体是什么?并非火箭和宇宙飞船 - 天天要闻

至此,地球上最快的人造物体就诞生了。至于其最后到哪去了,有人认为它在高速移动中跑到太空去了;也有人认为其在高空中与大气层摩擦烧毁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西南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 - 天天要闻

西南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

中国台湾网5月22日讯 近日,西南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西南大学北碚校区东方红会议厅举行,在渝高校、科研院所涉台研究学者30余人参加。重庆市委台办主任冉华章、副主任刘建南,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黄杰等出席相关活动。西南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中国台湾网发) 黄杰表示,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对台工作,坚决贯...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从基因到生态,浅析生物多样性保护“冻龄”科技 - 天天要闻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从基因到生态,浅析生物多样性保护“冻龄”科技

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呼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创和美永续之路,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新进程。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到底有何关系?目前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哪些强有力的举措?在2025年国际生物...
云南南捧河保护区绿孔雀数量稳步增长 总数已逾50只 - 天天要闻

云南南捧河保护区绿孔雀数量稳步增长 总数已逾50只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临沧5月22日电(李斯琰)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的工作人员22日介绍,近日该局在保护区内拍摄到1只雌性绿孔雀带领3只雏鸟在林间觅食。近年来,绿孔雀数量稳步增长,截至目前,总数量逾50只。
项立刚:院士不应该到处参会!这是一种腐败! - 天天要闻

项立刚:院士不应该到处参会!这是一种腐败!

著名通信专家项总再次在做早饭的时候,炮轰了院士。项总在去参加一次高科技会议的时候,在会场看到了一些院士;他作为著名通信专家,经常参加一些一些高科技大会,经常发现有些院士参加。项总非常你不高兴地怒怼了这些院士,他说,作为院士还不是要来参加这些
最早标本追溯至1899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标本馆馆藏80余万号,海洋生物标本收藏量居亚洲首位 - 天天要闻

最早标本追溯至1899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标本馆馆藏80余万号,海洋生物标本收藏量居亚洲首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标本馆都是岛城市民争相打卡的地方。这座海洋生物标本收藏量居亚洲首位的标本馆,馆藏海洋生物标本总量达87.3万号,约占我国海洋生物标本总量的60%。本周六,该馆即将对市民开放。近日,半岛记者提前对该馆进行了探访。最早标本追溯至1899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南海院区的标本馆里,收藏着各种各...
中国攻克世界难题,突破核电技术! - 天天要闻

中国攻克世界难题,突破核电技术!

五角大楼的卫星刚扫过山东荣成的海岸线,华盛顿的将军们就集体失眠了——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正以750℃的蒸汽温度把美国同行甩出赛道!美国智库连夜发布报告承认“中国核电领先10-15年”,这哪是技术差距?分明是新时代的“能源版
早读|北方多地高温还将持续多久? - 天天要闻

早读|北方多地高温还将持续多久?

早上好!上观新闻『早读』来啦!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 农历四月廿五上海多云到阴,局部地区有短时小雨,22~18℃§今日关注三问北方高温天气※ 连日来,北方地区多地出现高温天气。才入夏不久,北方多地为什么高温持续?是否属于极端高温天气?带来哪些影响?记者21日采访了气象专家。一问:为何持续高温“近期北方地区受到...
四川宜宾市高县发生3.7级地震 - 天天要闻

四川宜宾市高县发生3.7级地震

【来源: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参数 速报参数: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5月22日0时50分在四川宜宾市高县发生3.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8.34度,东经104.5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