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和意识是一回事吗,看看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都说了什么?

2020年07月23日03:30:05 科学 1387

昨天,我们讲到了灵魂,似乎在我们看不到的维度里,真的有灵魂存在,科学家似乎也用特制的生物电成像相机,捕捉到了它们的神秘身影……随着科学研究的一步步深入,或许某一天能够解开这个困扰人们数千年的终极谜题。今天我们来聊聊意识,意识会不会就是困扰我们几千年的终极答案呢,灵魂有21克的说法,但是你知道吗,意识也是有重量的,科学家一直都试图解开其中的无穷奥秘。

灵魂和意识是一回事吗,看看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都说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在如今的21世纪,与人类思维最为接近的人造产物,可以说是就是我们目前所使用的互联网了吧,在大约十年前就有一位数学家提出构想,利用单个电子的重量,来估算现今因特网电子的重量:某一天,他将一份电子文档拷贝进电子阅读器,奇迹般发现电子阅读器的重量发生了极其微弱的变化,这让他感到非常的惊奇,会不会人脑中的思维(意识)也会随着我们阅历的增长而增长呢?

灵魂和意识是一回事吗,看看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都说了什么? - 天天要闻

我们都知道大脑的思考,来源于神经元突触的电信号与化学的反应,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大胆的猜测,这些流转于我们大脑之中的电子,甚至是我们身体之中的生物电,也是有重量的呢,即便这种重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它们仍旧存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的存储容量大约是一千万亿字节,大概有900TB这样子,可见大脑结构的复杂,来源于单细胞生物演化的可能性几乎已经完全接近于零。

灵魂和意识是一回事吗,看看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都说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大脑结构的复杂程度堪称逆天,纵然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仍旧无法造出一个拥有完整功能的大脑,这不禁让人更加觉得生命的伟大……或许今天的我们,早已被自己“无所不能”的幻想所迷惑,殊不知世界之大、宇宙之大,在人类文明诞生的过程中,我们只不过是真理的发现者罢了。

灵魂和意识是一回事吗,看看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都说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在拥有好奇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谦卑,物质世界里,我们唯一不会受到物理约束的可能就是我们自身的意识了吧,虽然对于现代科学来讲,意识的成因仍旧是许多假说与推测。这个命题让人既失落又兴奋,就算是普通人,也可以让自己的记忆,自由穿梭于过去、现在与未来,不受时间的束缚,也不会受到空间的限制。

灵魂和意识是一回事吗,看看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都说了什么? - 天天要闻

你的意识既可以回到儿时的秋千与田野,也可以专注于当下或者是去构想美好的未来,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无形的意识却表现的就像是在量子态下的物质,你的记忆,想法,念头叠加在一起,既不矛盾也不冲突……大脑之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经过编制或者编程的神经细胞微管,这种微管结构会源源不断地产生量子态的意识流,当生命存在时,意识通过微管产生的意识流,与物质躯体发生交流,而当生物躯体死亡,微管结构不再能够产生意识流,但真正的意识却并未消失。

灵魂和意识是一回事吗,看看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都说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冥冥之中似乎和玄之又玄的灵魂对应上了,当身体停止呼吸,心脏不再跳动,我们不过是结束了一段旅程,而下一段旅程即将开始。真正的意识并未消失,而是以量子态继续存在于宇宙之中,如果将人类比作收音机,那么神经微管的结构就是收音机的天线,意识流就是无线电信号,通过天线接收而产生,而发射无线电波也就是意识的源头,而这个源头可能就是伟大的造物主!

灵魂和意识是一回事吗,看看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都说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宇宙之大,单纯用数字与数据是无法让人产生切身的震撼的,但每个人抬头仰望星空之际,都会被星空的深邃、宇宙的浩渺深深的吸引,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与星辰一样的古老,而我们的思维与意识却是如此的新鲜与智能。须弥芥子,一切物质都来源于宇宙,又组成了宇宙。

灵魂和意识是一回事吗,看看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都说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只要你用心去观察,都会见到整个宇宙的分型,如此瑰丽磅礴,我们既是宇宙也是星辰,不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去往何方,我相信,你的心胸都会像星辰大海一样广阔,而你的思维,也会如同星辰一般,璀璨耀眼!欢迎在评论区一起探讨,喜欢这篇文章,还请帮忙转发分享、点赞收藏,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动力,我们明晚,再会!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闻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今年的水稻插秧时节,在崇明区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一台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稻田里的“明星”。工作人员为插秧机装好秧盘后,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就能自动作业,将装载的秧苗持续插入稻田。临近稻田尽头,插秧机会自动掉头,在返程中继续插秧。几趟来回后,工...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 天天要闻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近日,关于杨幂论文的争议在学术界和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据报道,杨幂所提交的论文查重率异常低,仅为0.9%,且字数远远达不到发刊标准,这不禁让人对其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产生质疑。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论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这一发现更是加剧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为期53天的“嫦娥六号”任务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时20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六号”轨返组合体(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此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约5000千米处解锁分...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李兰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间的最美逆行人,70多岁高龄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后,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横在脸上,令人看了无比的心酸,无比的感动。如今,李兰娟院士和爱人郑树森院士创办的“树兰医疗”两次冲击港股IPO,合计估值约80亿。科
从开伞到落地 如何准确捕捉“嫦娥六号”图像? - 天天要闻

从开伞到落地 如何准确捕捉“嫦娥六号”图像?

今天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采用的是特殊的“打水漂”返回方式,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景象测量分队在着陆场布设多台小型无人测控设备,构建起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