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后 土库曼斯坦的“地狱之门”开始缓慢关闭

2025年06月09日05:52:08 科学 1470

没有任何苏联书面记录,没有日志,没有官方钻探报告,也没有确认他们故意点燃了它 - 但无可争议的是,在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中,有一个约 100 英尺(约 30 米)深、226 英尺(69 米)宽的熊熊烈火坑,已经燃烧了大约 50 年。

54年后 土库曼斯坦的“地狱之门”开始缓慢关闭 - 天天要闻

达瓦扎天然气坑据信始建于1971年,当时一台苏联钻井机在钻探勘探井时钻穿了一个天然气层。为了防止有毒的甲烷气体泄漏,他们点燃了天然气层,希望几天后就能烧尽。

有趣的是:土库曼斯坦拥有世界第四大天然气储量,蕴藏着全球已知天然气储量的约 9%。

他们得到的却是土库曼斯坦最臭名昭著的旅游胜地——官方名称为“卡拉库姆之光”的诞生,以及该国最大的甲烷污染源——这场持续了半个世纪、温度高达 1832°F(1,000°C)的地狱之火——可能很快就会熄灭。

54年后 土库曼斯坦的“地狱之门”开始缓慢关闭 - 天天要闻

达瓦扎天然气坑直径近 300 英尺,深近 100 英尺,温度达 1800 华氏度

火山口的火焰在最猛烈的时候,像一座熊熊烈火,照亮了数英里外的夜空。如今,由于火势已减弱了三倍,火山口附近的火焰已难以辨认。

6月5日,在阿什哈巴德举行的国际科学与实践会议“碳氢化合物矿床开发中实施创新技术的环境方面”(TESC 2025)上,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公司的科学家宣布,之前无法阻挡的火坑终于开始熄灭。

土库曼斯坦国家天然气公司 (Turkmengaz) 重新启用了火山口附近先前停用的油井,并钻了几口新井,以便在甲烷原料到达火山口之前将其抽出。

土库曼斯坦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开展的甲烷预警与响应系统(MARS)项目通过卫星实时监测甲烷排放,并已确认结果:“大门”正在关闭。

54年后 土库曼斯坦的“地狱之门”开始缓慢关闭 - 天天要闻

达瓦扎天然气坑的韩国卫星照片

2013年,火山口的火焰强度和温度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著名的加拿大探险家乔治·库鲁尼斯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身穿全套热反射凯夫拉/诺梅克斯防护服、佩戴消防员自给式呼吸器(SCBA)供氧进入火山口的人。他潜入温度高达400摄氏度的火山口底部,采集了土壤样本。科学家后来在库鲁尼斯提供的焦土样本中发现了嗜极生物。

尽管达瓦扎天然气坑已燃烧了50多年,但它远非现存持续时间最长的“人为失误”火灾。1962年,宾夕法尼亚州森特勒利亚的一场意外垃圾火灾点燃了煤层,专家预计它还将燃烧250多年。在印度贾里亚,1916年左右的一场地下煤层火灾导致超过10万人撤离。预计它也将至少燃烧100到200年。

54年后 土库曼斯坦的“地狱之门”开始缓慢关闭 - 天天要闻

达瓦扎天然气坑与宾夕法尼亚州森特勒利亚、印度贾里亚和中国乌达煤田的其他火灾的对比

然而,真正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澳大利亚的温根山。虽然它并非人为,但却是地球上已知持续时间最长的持续燃烧之火,长达6000多年。你猜对了,又是一场煤层火灾,它每年在地下蔓延约1米,就像永不熄灭的烧烤炭一样。当地的瓦纳鲁阿人早在远古时代就曾谈论过这座山冒烟的情景。通过研究火焰沿途的灰烬层、岩石变色和热蚀变地层,科学家们认为至少有6000年的历史听起来还算准确。

回到土库曼斯坦,人们继续钻探更多的井,努力捕获天然气,减少甲烷排放,并最终一劳永逸地关闭这扇地狱之门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 天天要闻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7月2日武汉大学机器人学院成立大会在该校举行学院将从小米、宇树、乐聚、优必选等机器人、智能制造头部企业聘请10名产业教授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武大机器人学院执行院长肖晓晖教授在会上介绍,新成立的机器人学院2025年将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将依托武大
字节、快手、腾讯同时加入专利池 - 天天要闻

字节、快手、腾讯同时加入专利池

作者:黄莺2025年7月1日,总部位于美国的专利池管理机构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视频分发专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专利池的首个进展——首批被许可方和许可方名单,其中字节跳动、快手和腾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 天天要闻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什么项目值得争论70多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论证,前后历经七十余年,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前期工作迎来最新进展—— 宁夏中卫市自然资源局近日发布《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证前公示》(以下简称“公示”),公布了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拟选址位置、拟用地面积等信息。 黄河流域治理长期...
第41次南极考察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听4位科考队员讲 - 天天要闻

第41次南极考察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听4位科考队员讲

原标题: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队在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进发(弘扬科学家精神)一次卸货任务中,承担人员转运任务的“雪鹰301”直升机正在降落“雪龙2”号艉甲板。科考队员在海拔4000米的冰原上拔出手摇钻。科考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闻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盖房子,要从地球上运建材吗?长期留驻月球,饮用水也要地球“发货”、飞船“快递”吗?“不用!”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测实验室时,记者从科研人员口中听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统设备。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新华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新华社记者郭晨、班娟娟、姚远在安徽省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条孕育了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的“量子大街”。过去的10多年里,方圆几公里内,一个拥有中电信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代表性企业的量子产业集群在此崛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量子科...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