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考古团队在寒武纪岩层中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这种被命名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仅长有三只眼睛,其多达26节的躯体结构更颠覆了科学界对生物体节演化时间的认知。这项发现为研究现代节肢动物起源提供了关键线索,也重新定义了人类对五亿年前海洋生态系统的理解。
2025年5月,由让-伯纳德·卡隆博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加拿大落基山脉的伯吉斯页岩层中,发现了十余具保存完整的节肢动物化石。这种体长约10厘米的生物属于放射齿目,其学名源自日本怪兽电影《摩斯拉》中的巨型飞蛾角色。尽管体型仅如人类手指,但这个诞生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的生物,却携带着两个惊人的进化特征。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头部区域的三眼结构——除了常规的左右复眼,额部中央还嵌有第三只单眼。科学家推测这种视觉系统能帮助捕食者精准定位猎物。但真正令研究者震惊的,是其躯干部位多达26节的细分结构。此前学界认为,如此复杂的体节分化要到更晚的地质时期才会出现,这一发现将生物体节化进程提前了数千万年。
通过显微ct扫描,研究团队还原了这种生物的生存模式:两侧成排的桨状附肢使其能在水中灵活游动,前端特化的钩爪状口器能快速捕获猎物。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格雷格·埃奇库姆指出,莫斯拉的鳃区结构虽与现代鲎类相似,但属于趋同演化的结果,二者并无直接亲缘关系。这种生物在5.2亿至4亿年前称霸海洋,目前全球已发现38种放射齿目生物。
卡隆博士强调,作为节肢动物进化树最早的分支,放射齿目保存着该物种群的原始特征。莫斯拉独特的身体构造表明,早期节肢动物已展现出惊人的多样性,其适应策略与现生远亲存在惊人相似性。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专家补充道,该物种打破了放射齿目生物传统认知中的统一体型模式,其狭长躯干与密集鳃片构成的全新身体架构,为研究生物形态分化提供了全新样本。
这项发表于《自然》子刊的研究不仅填补了寒武纪海洋生态系统的空白,更修正了生物体节演化的时间轴线。随着更多化石证据的出土,科学家有望揭开节肢动物在生命大爆发时期快速分化的奥秘。这个沉睡五亿年的三眼海怪,正为人类书写地球生命史提供着全新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