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送别陆道培

2025年04月08日21:53:10 科学 1109

4月8日上午8时,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告别厅前,人们手执菊花,排起长队。

我国著名血液病学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

“拓路开疆,率先垂范树丰碑,山高水远星光永耀;呕心沥血,毕生求索济苍生,德厚流芳道范长存。”

挽联静默庄严,回顾了医者陆道培为中国血液病研究奋斗不息的一生。

1931年,陆道培出生于上海一个医学世家。日军侵略、山河破碎,深深印刻在他童年的记忆里。

17岁那年,陆道培以毕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南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时,母亲希望他回上海发展,他却坚持服从分配,北上进入中央人民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记者手记:送别陆道培 - 天天要闻

青年时期的陆道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供图)

“要服从祖国的需要。”陆道培的人生抉择,源于他儿时跟随家人四处逃难的经历,也造就了他与血液病研究一生难解的情结。

那是1964年1月的一天,年轻护士张秋兰罹患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血细胞几近枯竭。

彼时,这种疾病被视作绝症,医生们都束手无策。

陆道培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张秋兰有位同卵双胞胎妹妹,她们的基因完全匹配,移植骨髓或能重建造血系统。

然而,张秋兰的妹妹已怀有身孕,抽取骨髓是否危及胎儿?

陆道培充分进行可行性、安全性论证,抽取尽可能少的骨髓,避免对供者孕妇和胎儿健康产生影响,又足以挽救患者。

移植后,张秋兰的血象奇迹般回升,妹妹腹中的胎儿也安然无恙。这场手术,成为亚洲首例、世界第四例同基因骨髓移植的成功案例。

这一突破,不仅点亮无数血液病患者的希望,更如一颗“启明星”,宣告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的诞生。

“我是1981年由陆大夫完成的中国首例异基因骨髓移植患者,当时才20岁。”64岁的韩丽萍闻讯从河北石家庄专门赶来,“每次我打电话报平安他都特别高兴,我一定要好好活着。”

“父亲的人生字典里似乎没有‘难’字。”女儿陆佩华回忆,那时候连抽骨髓的针头都没有,可是父亲说,“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医学界面临设备匮乏、技术封锁的困境。陆道培的实验室只有一台显微镜和几支试管,连存放血样的盒子都是找北京的手艺人定制。

没有无菌层流室,他带人用砖头搭架子,自购鼓风机和过滤器,造出一间移植病房;抗排异药物短缺,他从胎盘中提取球蛋白调控免疫,震惊国际学界。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回忆,90年代初抗病毒药物种类少,陆老师和大家一起剥大蒜制作制剂,探索大蒜素抗病毒能力。

“他说医生最大的快乐,就是看着病人挣脱死神之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护理督导颜霞记得,陆老到晚年仍每日研读英文文献,还不忘叮嘱学生:“病魔没有双休日,所以我们也没有休息日。”

此刻,在百合蝴蝶兰的花海中,鲜红的党旗覆盖着这位安卧的老人。

陆道培的亲属、病人、有关单位代表等,缓缓走进告别厅,献上一朵朵菊花。

“后人总要胜过前人。”黄晓军难忘恩师的教诲:“只要还有呼吸就应该学习,这样才能帮助病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官方微信号的讣告下,网友的留言不断更新:

“陆院士让我作为当时亚洲年龄最大患者重获新生。”

“虽未谋面,深受其恩!”

“我庆幸自己成为院士创建的中华骨髓库的一名会员。”

……

从战火中求生的少年,到国际血液学界的泰斗,陆道培用毕生心血践行誓言:“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攻克血液病!”

“他的言传身教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勇敢追求理想、不断追求卓越……他的贡献永载史册,他的精神永存人间!”

读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讣告,记者的心中充满了光。(记者顾天成)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