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高温警报!历史罕见热浪侵袭

2024年06月22日07:22:08 科学 1347


嘿,小伙伴们,你们感受到了吗?最近这天气,简直就是“热情”过头了!中国北方的朋友们,尤其是华北地区的小伙伴们,是不是觉得夏天提前“火”了起来?从6月开始,那温度计上的数字就像是坐上了云霄飞车,嗖嗖往上升,连家里的风扇都快成了电吹风模式!北京更是不一般,热出了新高度,1961年以来最热的六月,13.2个高温日,这记录破得让人直呼“服气”!

北方高温警报!历史罕见热浪侵袭 - 天天要闻

想知道这热浪是怎么来的吗?咱们得科普一下。原来啊,是大陆暖脊和干热气团组了个队,晴朗天气里它们就像开了挂,气温直线上升。再加上大气环流玩起了“不走寻常路”,高压系统变成了一个大大的“保温罩”,冷空气想来帮忙降降温,结果被拒之门外,这热乎劲儿,真是没谁了!

接下来的日子,高温可没打算“休假”。石家庄、济南、郑州的朋友们,准备好迎接“桑拿房”的日常考验吧。

北方高温警报!历史罕见热浪侵袭 - 天天要闻

乌鲁木齐的伙伴们,你们也要小心了,第一波高温可能正悄悄逼近。不过,哈尔滨的朋友倒是有点小幸运,冷涡的“制冷”效果让你们暂时逃过了这场“热”情的拥抱。

面对这火辣辣的天气,咱们可得有对策!首先,防暑降温是头号任务,出门前先看看天气预报,别跟太阳公公正面刚。多喝水,涂防晒,穿轻薄透气的衣服,户外活动挑早晚凉快的时候,咱得跟高温打场聪明的游击战

讲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咱们每个人都是这场气候变化的亲历者。面对极端天气,咱们得学会如何科学应对,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同时,也是在为这个地球贡献一份力量。分享这些小贴士,希望能帮到大家,让大家在炎热夏季也能保持一份清爽和宁静。

现在,我想对你说:你的每一次点赞、转发,不仅是对这篇文章的认可,更是对彼此之间温暖的传递。让我们在应对高温的日子里,不仅身体上保持凉爽,心灵上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陌生人的关怀和鼓励。让我们在社交网络上,共同构建一个温馨、互助的小圈子,用知识和爱心,为这个夏天增添一抹清凉的色彩。

记住,面对大自然的挑战,我们不孤单。你的每一次点击,都是对我们账号莫大的支持,也是对这份实用信息传播的助力。让我们一起,用行动和分享,为这个夏天带来更多的凉意和人情味吧!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迈向高端的新材料|从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转型升级之路 - 天天要闻

迈向高端的新材料|从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转型升级之路

新华社太原6月27日电(记者王劲玉)普通的玉米淀粉“摇身一变”,成为储能利器超级电容炭;随处可见的石灰石在科技的加持下成为纳米碳酸钙;坚硬的钢铁可以像纸张一样轻薄,徒手可撕开。在转型发展大潮中,传统原材料通过技术革新、应用创新,成为高端新材料,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
美国宇航局指示SpaceX在时机成熟时击落国际空间站 - 天天要闻

美国宇航局指示SpaceX在时机成熟时击落国际空间站

据美国宇航局称,SpaceX被指示从轨道上为国际空间站制造一艘拖船。为此,该公司将获得8.43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拖船的准备和发射费用。但一切都不会早于商业轨道站准备就绪,这可能晚于 2030 年。图片来源:NASA根据各种声明,俄罗斯最早可
月壤归来!外媒:中国再显太空实力 - 天天要闻

月壤归来!外媒:中国再显太空实力

嫦娥六号返回器25日携带月壤顺利着陆,实现人类历史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持续引发外媒的广泛关注。  《纽约时报》刊文称,中国成为首个从月球背面取回样品的国家。嫦娥六号任务的样品可能蕴藏着月球和地球起源的线索,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报道指出,此次任务携带的样品是由中国国家航...
大熊猫“鑫宝”和“云川”启程了 - 天天要闻

大熊猫“鑫宝”和“云川”启程了

今年2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美国圣迭戈动物园野生动植物联盟签署了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研究协议。中美双方经过充分准备,今天,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两只大熊猫“鑫宝”“云川”启程前往圣迭戈动物园,开启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续双方
托底腾飞、5米坠落!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极限挑战 - 天天要闻

托底腾飞、5米坠落!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极限挑战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据领克汽车官方发布,近日,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托底后高空坠落挑战。据悉,此次领克07EM-P携手中汽信科,根据真实场景设置超高难度挑战,先托底,后腾飞,再坠落,挑战时速50km/h正面应对托底测试、挑战行业首次托底+翻滚双重测试。托底:车速50km/h剐蹭底盘通过直径为150mm的刚性半球形壁障,领克...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 天天要闻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近日,四川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适应研究团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拍摄到一只金雕亚成体的捕食活动画面。画面中,一只金雕在旱獭、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动不动地观察着猎物的活动,一旦有身体肥硕滚圆、肉质细嫩的猎物从洞口跑出来,就会立刻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