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机运行和颗粒流运动相互作用的力学特性:风能与沙尘环境之间的关系

2024年05月20日15:11:28 科学 5483

封面文章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英文版(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scpma)2024年第4期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出版了兰州理工大学李仁年教授团队南方科技大学(投稿时为上海交通大学)李晔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文章题为:,同期出版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晓静教授撰写的点评文章:。


风力机运行和颗粒流运动相互作用的力学特性:风能与沙尘环境之间的关系 - 天天要闻

内陆风电的发展

中国陆上风电项目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1]。据统计,我国可开发的陆上风资源高达253gw(基于10 m高度测量结果)[2]。到2010年,西北地区已经建立了大约160个不同规模的风电场,总装机容量达到5000 mw[1]。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风力机逐步向大型化发展,风电场的规模不断扩大[3]。到2023年,中国陆上风电装机容量新增了58.2 gw,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其装机容量占比分别为33.47%、15.24%、11.34%[4]。然而,随着可开发的平坦地形日益减少,风电选址逐渐转移到沙漠、戈壁等复杂地形。这些地区蕴含的风能资源约占全国陆上风资源的70%[5]

西部风沙现状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植被覆盖度低,存在大面积的沙漠,如巴丹吉林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这种气候条件使得我国西北地区常受沙尘暴的影响。长期以来,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使得西北地区风沙灾害日益严重,荒漠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剧。近年来,通过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防沙固沙措施的实施,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尽管如此,西北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大、程度深、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

风力机在风沙中的挑战


如上所述,虽然资源丰富,但沙尘天气和复杂地形的局部环流会对大气边界层的湍流特性产生影响,进而增加风力机轮毂高度处风速预测的难度[6]。一方面来说,风力机易受大气和地形湍流的影响,其气动性能表现出强非定常特征,这对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准确预估产生一定的挑战[7]。从另一方面来说,风力机运行对沙尘输运的影响逐渐成为风能领域的研究热点。风力机尾流是一种复杂的三维多尺度湍流,沙尘环境中风力机的运行涉及颗粒与湍流相互作用的两相流问题,其中包括离散相颗粒的弥散行为和反之对流体相湍流的调制。然而,由于风力机尾流的复杂性,目前仍缺少系统的研究。因此,尽管风力机在风沙中的运行仍有一定的挑战,但其运行也有望对风沙的环境治理有所益处。“十四五”期间是我国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时期,防沙治沙工作面领着严峻的挑战,推进风能建设正在成为西北地区防沙治沙的重要战略之一[8]

本文的发现

本文通过在大涡模拟中采用致动线模型施加体积力实现了风力机与沙尘流场的相互耦合,系统地分析了不同粒径的沙尘颗粒在风力机尾流中的聚集和沉降等输运特征(图1)。结果发现,风力机运行显著改变了沙尘颗粒的运动轨迹(图2),在风力机叶尖处形成了“环状分布”(图3);同时,风力机对沙尘输运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促使沙尘颗粒提前发生沉降。这预示着风电场的建设可能会对沙尘暴的防治产生积极影响。这个成果提供了风力机运行对阻沙降尘的关键证据,为进一步认识风沙灾害的形成演化规律及抑制机理打下了基础。同时,不仅对内陆风沙和风电的关系作出了贡献,也对海上风电和盐雾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风力机运行和颗粒流运动相互作用的力学特性:风能与沙尘环境之间的关系 - 天天要闻

图1 总体建模

叶尖位置入射

风轮内部入射

图2 颗粒轨迹

图3 x/d=1截面处颗粒浓度分布:(a) 10μm, (b) 50μm, (c) 100μm, (d) 150μm

本项目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2yfb42021以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2166014以及52276197支持。

【参考文献】

[1]  han j, mol a p j, lu y, et al. onshore wind power development in china: challenges behind a successful story[j]. energy policy, 2009, 37(8): 2941-2951.

[2]  yang z. the third nationwide assessment of wind resources. annual report of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1), 2004, 49.

[3]  kirkegaard j k, rudolph d p, nyborg s, et al. tackling grand challenges in wind energy through a socio-technical perspective. nature energy, 2023, 8(7): 655-664.

[4]  gwec.gwec global wind report 2023[r]. bonn, germany. 2023

[5]  梁恩培, 马高生, 李晔等. 沙尘环境对风力机关键零部件力学特性影响综述.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 天文学, 2023, 53(3): 234701.

[6]   liu b, ma x, guo j, et al. estimating hub-height wind speed based on a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implications for wind energy assessment.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23, 23(5): 3181-3193.

[7]  王同光, 田琳琳, 钟伟等. 风能利用中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展: 入流和尾流特性.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22, 40(4): 22-50.

[8]  冯起, 白光祖, 李宗省, 等.加快构建西北地区生态保护新格局.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 37(10): 1457-1470.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白蚁“全军出击”了 ,漫天飞舞!6招制敌方法送上 - 天天要闻

白蚁“全军出击”了 ,漫天飞舞!6招制敌方法送上

据“上海疾控”微信公号消息,近日,申城天气潮湿闷热,白蚁集中出飞冲击纱窗,漫天飞舞!上海白蚁,毫无疑问地冲上热搜。  小伙伴纷纷表示:到处乱飞,还在地上爬,翅膀黏在一起,啊啊啊啊啊啊,好吓人啊!   路灯下的白蚁飞舞,更是明目张胆“放飞自我”   就算纱窗挡着进不来,那些神通广大的白蚁还会从缝隙里钻...
菩提子真假难辨?学会这几招,轻松鉴别真伪! - 天天要闻

菩提子真假难辨?学会这几招,轻松鉴别真伪!

开篇:菩提子的魅力与困惑在文玩圈中,菩提子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已成为无数文玩爱好者的心头好。那一颗颗光滑圆润的菩提子,不仅寓意着智慧与清净,更是承载了玩家们的情感与寄托。然而,随着市场的繁荣,菩提子的真伪问题也日益凸显,让许多
北方高温将持续至14日 石家庄或追平观测史最长连续40℃日数纪录 - 天天要闻

北方高温将持续至14日 石家庄或追平观测史最长连续40℃日数纪录

11日,高温继续“炙烤”着北方大地,河北、北京中南部、天津、山西中南部、陕西中部、河南、山东、安徽北部及新疆沿天山一带出现35~39℃高温天气,河北中南部、天津南部、河南北部及新疆吐鲁番等局地40~43.4℃,出现40℃以上的高温范围较前一日有所扩大,石家庄41.2℃成为今年继海口后第二个突破40℃的省会城市,6个国家...
人类的基因,可以被「申请专利」吗? - 天天要闻

人类的基因,可以被「申请专利」吗?

Hello 大家好,今天的文字来自 B 站主页「微基因の人类观察社」社员杰夫!相信不少人都听过「人类基因组计划」——毕竟这可是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人类科学史上的三大工程之一,我们中国也曾参与其中 1% 的基因组测序工作
热热热!40℃成片出现!超30个国家级气象站,突破极值 - 天天要闻

热热热!40℃成片出现!超30个国家级气象站,突破极值

据“中央气象台”微博消息,6月11日,河北、天津有超过30个国家站气温突破6月中旬最高气温极值,河北安平、安国、武强,天津静海破6月最高气温极值。未来三天,北方的高温还将持续,应该还会有更多地区打破纪录。据“河北天气”微博消息,今天午后1点,河北省中南部“热红”“热黑”了,40℃已成片出现。中央气象台:继续发...
嫦娥月背“挖宝”,含金量有多高? - 天天要闻

嫦娥月背“挖宝”,含金量有多高?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预选着陆点着陆,顺利完成月壤与月岩采样任务。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并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踏上回家的路。嫦娥六号首次月背“挖宝”的壮举令世界瞩目,
锦州本周天气多变“高温蒸煮”模式开启 - 天天要闻

锦州本周天气多变“高温蒸煮”模式开启

记者从市气象部门了解到本周我市天气多变前期晴间多云为主气温居高不下后期冷空气带来降雨气温小幅下调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本周我市晴间多云天气为主,气温持续高位运行,周五到周日将有一次冷空气活动,降水会让高温得以缓解,最高气温在25 ℃—31 ℃,最低气温在19 ℃—20 ℃,南风为主,风力3—5级。气象部门提醒...
科普日历 | 端午安康,心有所忆 - 天天要闻

科普日历 | 端午安康,心有所忆

五月五,过端午。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和民俗风情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一个节日都凝聚着群体共同的情感与想象,也保留着群体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