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国最大的沙漠到底有多深?如果将沙子全部挖起会有什么?这些问题是否困惑大家已久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一一解答。
地形复杂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众所周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面积约337600 平方千米,与日本的面积相差不大,它位于塔里木盆地腹地,占据了塔里木盆地的大部分地区。在维吾尔语中,“塔克拉玛干”的意思是,“进去出不来的地方”、“胡杨林之乡”。
塔克拉玛干沙漠
那么作为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究竟有多深呢?经有关地质学家探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深度并不均衡。
塔里木盆地四周是高原与山脉,盆地内部地形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的特点,同时中部盆地深处的沙层厚度高于盆地边缘。最浅处为5-10米,最深处可达300米,再考虑一下沙漠表层沙丘的高低落差,有些地方沙层厚度可达500米。
黄沙之下:资源与淡水
那在这亿万吨黄沙之下是什么东西呢?
首先被沙子覆盖的是硬质地表层,要知道在100万年前这个地方还是水草丰茂、风景宜人,只是后续的板块运动使这里日渐干旱,最终变为沙漠。
沙漠下的硬质地表层
同时我们还会发现古代文明的遗址,曾经这里不仅只有楼兰古国,更是有着精绝国、尼雅古国。这里一度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繁华、风景宜人,但伴随着炎热的气候,以及古人无序的开采水资源,最终使得这里的王朝覆灭。
楼兰古国遗址
其中尼雅遗址中出土了一块汉代织锦护臂,上面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字样。与我国的“五星红旗”对应,仿佛冥冥之中昭示着我国复兴的命运。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臂现藏于新疆博物馆
再往下就会是地下水,别看塔里木盆地里大部分是沙漠,其地下水含量很高。据探测,整个塔里木盆地的地下水储量为110~148亿立方米,大多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在流经塔里木盆地时都会不断下渗,汇聚在地表以下。
地下水
同时塔克拉玛干沙漠下还汇聚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塔里木盆地已探明石油储量超50亿吨,且探照率仅32%,天然气储量达5000亿立方米。
塔里木盆地也蕴藏有4.8亿吨的钾矿,钾元素对我国农业生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有大量金银铜铁矿及玉石矿藏,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塔里木盆地石油开采
尚未开发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那么既然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面蕴含着这么多宝贝,为什么不进行开发呢?
首先我们可以想到的是,这个地方位于沙漠地区,一方面沙尘暴天气会影响施工,另一方面沙漠的地质条件不稳定,甚至会出现流沙现象,因此开采难度较大。
沙尘暴天气影响施工
目前我国开发的地区,例如富满油田、柯克亚气田,都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在沙漠腹地的资源仍然无法实现大规模开采。
从顶层设计层面,我国将塔里木盆地的资源当作国家战略储备资源。毕竟在国际冲突日益激烈的当下,趁着还能进口,就尽量保存自己本就稀缺的资源,这才是明智之举。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资源开发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环境相对脆弱,盲目开发会给当地环境带来灭顶之灾。我国目前对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政策是“防治风沙、阻碍沙漠南移”。
相比于我国已经成功由沙漠变为绿地的毛乌素沙地以及库布齐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干旱的自然环境、巨大的蒸发量使我们暂时无法将沙漠完全消灭。
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环境脆弱
沙漠,也是自然环境的一种。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新疆乃至我国的生态系统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现有能做的就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对周围城镇的危害降到最低,让它不破坏周边人民的日常生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