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东方红》开局的事业:半个多世纪后,我国卫星超八百颗

2024年04月30日00:41:25 科学 6224

1970年4月24日,浩瀚星空奏响“东方红”——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由此拉开。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今年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仍在飞行。中国卫星加速组网的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也在加快布局“湾区星”。跨越半个多世纪,星空探索正结出累累硕果。

据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去年底发布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在轨运行卫星达到668颗。另据ucs卫星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我国在2023年共成功发射203颗卫星。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在轨运行卫星至少达到871颗。

开局布曲

“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并全国播放“东方红”

心有航天梦,手可摘星辰。“东方红一号”从研制到成功发射,一路尽显航天精神。

一曲《东方红》开局的事业:半个多世纪后,我国卫星超八百颗 - 天天要闻

“东方红一号”卫星。新华社发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58年,毛泽东发出了号召。为响应号召,中国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了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工程。

在“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过程中,航天队伍面临诸多困难,不仅要解决卫星本身的一系列新技术,而且所用的材料、元器件、仪器和验证试验的技术设备都需要从零起步。1967年12月,国防科委组织召开“东方红一号”卫星方案论证协调会,确定了“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的十二字卫星总体技术方案。也正是在这一年,钱学森亲自点将,让38岁的孙家栋担任“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随后,中国科学院便开始了人造卫星的规划工作。

一曲《东方红》开局的事业:半个多世纪后,我国卫星超八百颗 - 天天要闻

制造“东方红一号”卫星主要结构件的端面仿形车床。新华社发

1968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担任首任院长。“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正式进入一个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有领导的快速发展期。

在科研人员攻克的各项技术难题中,有一项令人印象深刻:让卫星在轨道上奏响《东方红》,全中国人民都能通过收音机听到这首来自太空的乐曲。

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介绍,科研人员制作了专门的乐音装置,用电子乐音的方式模拟出《东方红》乐曲,并让乐音装置在40秒内播送乐曲的前8个小节,用接下来20秒进行遥测信号的传递。

不过,一开始试验时,从乐音装置里传出的声音让在场的人们始料不及:乐曲变调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组成员刘承熙经过冷静分析,决定请乐音专家来帮助解决这个难题。他专门跑到上海找到国光口琴厂的老师傅,老师傅告诉他要加上谐波,加上去声音就抑扬顿挫了,就比较好听了。

解决了变调的问题,怎么才能让地面上的人听到呢?“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成员胡其正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研制小组想到了“接力传递”的方法,将卫星播放的乐曲,通过地面接收站进行解码后,发送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再经过电台的广播,各种型号的收音机都能够完整接收。

1970年4月24日晚9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0时整,国防科委指挥所报告卫星入轨。一时间,“东方红一号”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传遍神州大地,响彻五洲寰宇。

一曲《东方红》开局的事业:半个多世纪后,我国卫星超八百颗 - 天天要闻

“东方红一号”乐音装置。新华社发

孙家栋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那个激动的心情确实没办法说,你可以想象那个时候中国的条件,能把第一颗卫星弄到天上去,确实是一个螺丝钉都是中国自己搞的。真是感觉扬眉吐气。”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历史性、开创性、奠基性事件,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影响性。将4月24日作为“中国航天日”,最具代表性和纪念性。

一曲《东方红》开局的事业:半个多世纪后,我国卫星超八百颗 - 天天要闻

孙家栋正在观察分析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情况。新华社供图

星辰闪烁

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布局“湾区星”

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仍在飞行。中国卫星加速组网的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也在加快布局“湾区星”。那么,如今星空中的“湾区星”含量有多少?

澳科一号

代号:星空中站岗的“前沿哨兵”

简介: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首颗科学卫星,是全球首颗低纬度地球磁场与空间环境探测卫星,也是我国地球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能够精确测量自然界的磁场信号,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地磁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磁场导航、空间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撑。现已与18个国际著名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研究协议,将共享观测到数据等。科学家团队正在计划布局“澳科二号”卫星,将与“澳科一号”配合,连成星座。

事迹:今年3月,精准监测与捕捉近日地磁暴中的地球磁场强烈的时空变化与相关的太阳耀斑,这是国内首次真正观测到地磁暴中的地球磁场巨变。

技能:精准预报或将发生的灾难性事件

工龄:1年(2023年发射)

一曲《东方红》开局的事业:半个多世纪后,我国卫星超八百颗 - 天天要闻

受访者供图。

韶关一号

代号:政府治理的“好帮手”

简介:新一代高分辨光学遥感卫星,由韶关市人民政府与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时空大数据挖掘、物联网、5g、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可在自然资源、生态环保、应急管理、农业、林业、水利等多个领域开展业务化应用

技能:监测

事迹:耕地“非农化”监测、违法违规建筑监测、污染源监测、农作物种植结构监测、森林蓄积与碳汇变化监测、森林火灾监测、河湖“四乱”监测等。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提供科技支撑,做到“动态监测、全面感知、科学管控”。当前,韶关市林业、自然资源、水务等部门已经有了在日常业务领域中引入卫星遥感技术的意向。

工龄:2年(2022年发射)

一曲《东方红》开局的事业:半个多世纪后,我国卫星超八百颗 - 天天要闻

佛山一号

代号:航天新技术的试验员

简介:全球首颗100公斤0.5米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由季华实验室设计研制。目前,佛山一号达到了预期效果,它的意义在于技术示范

技能:验证航天遥感与微纳卫星对地观测技术

事迹:区别于其他商业卫星,“佛山一号”卫星的相机在同样的质量和成像要求下,达到了重量最低、体积最小、成本最低的最优解组合,让卫星发射成本下降了5至10倍,成果在该卫星成功应用,为我国航天遥感与微纳卫星对地观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高分辨率、轻型化、低成本的技术手段。在国土资源调查、环境保护、防灾减灾、资源开发利用、功能区划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工龄:3年(2021年发射)

一曲《东方红》开局的事业:半个多世纪后,我国卫星超八百颗 - 天天要闻

受访者供图

亚太6d卫星

代号:星空中的数据传输大师

简介:是“深圳星”,是世界上首颗为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定制的高通量卫星,由亚太星通运营服务。

技能:卫星通信保障

事迹:航天员返回的东风着陆场没有网络信号覆盖,卫星通信是着陆现场唯一的通信手段,卫星为回收现场提供通信保障,确保载人飞船落地后现场指挥和搜救工作顺利开展,已多次为神舟飞船系列、国家重大事件、重点任务和关键时刻提供卫星通信服务保障工作。目前正在执行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任务的通信保障。

工龄:4年(2020年发射)

一曲《东方红》开局的事业:半个多世纪后,我国卫星超八百颗 - 天天要闻

受访者供图

微景一号02星

代号:星空中的“摄影师”

简介:是广东首颗国际商业遥感卫星,由深圳东方红研制,是一颗15kg的微纳光学遥感卫星,星上搭载了一台视频相机,可实现面阵成像、滑动成像、推帧成像和视频成像,具备光学遥感业务能力,拍摄任务包括城市乡村、港口、机场等大型设施,冰川、湖泊、海洋、沙漠、火山等地形地貌以及城市夜光、星空等

技能:摄影成像

事迹:2022年10月,该卫星传回大量遥感数据,青海盐池、北极冰川、希韦卢奇火山、非洲之眼的高清图片惊艳全球。此外,还致力于实现对突发事件的自动发现和预警,对环境监测、教育、农业普查、火灾监测和城市规划等发挥作用。

工龄:5年(2019年发射)

一曲《东方红》开局的事业:半个多世纪后,我国卫星超八百颗 - 天天要闻

深圳东方红供图

天琴一号

代号:探索科学空白之域的排头兵

简介:是我国首颗由国家立项面向未来引力波空间探测的技术试验卫星,由中山大学罗俊团队主导研制。其成功发射意味着中国酝酿近20年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方案距离实现迈出了重要一步

技能:探测引力波

事迹:引力波探测将可能带动激光、材料、光学、工程、计算机等诸多学科前沿的发展。“天琴一号”身负三大科学任务包括对空间惯性传感器进行在轨验证、对微牛级可变推力的微推力器进行在轨验证、对无拖曳控制技术进行在轨验证。此外,“天琴一号”也将对高精度激光干涉测量技术、高精度质心控制技术、高稳定性温度控制技术等引力波空间探测共性关键技术开展在轨验证。

工龄:5年(2019年发射)

一曲《东方红》开局的事业:半个多世纪后,我国卫星超八百颗 - 天天要闻

“珠海一号”卫星星座

代号:狙击山火的侦察队

简介:我国首个由民营上市企业发射并运营的商业遥感微纳卫星星座。整个星座由分布在不同轨道的34颗卫星组成,包括视频卫星、高光谱卫星、雷达卫星、高分光学卫星和红外卫星。计划在三年内发射完成,整个星座对特定地区,将实现每天不低于8次的重返次数

技能:监测山火、农作物估产、矿山治理

事迹:2022年重庆山火,山火散点多发,屡扑不灭,“珠海一号”卫星星座发挥重要作用。利用“珠海一号”高光谱影像对重庆山火过火区域进行提取,基于火灾前后燃烧面积指数差异,精准锁定中心点坐标以及对过火面积有效分析。这是“珠海一号”卫星大数据日常应用场景之一

工龄:7年(2017年发射)

一曲《东方红》开局的事业:半个多世纪后,我国卫星超八百颗 - 天天要闻

《逐梦空天 聚星筑链》系列报道

总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监制:陶然 王佳 田霜月

策划:陈实 付可 关健明

执行策划:欧阳云蔚 杨红辉 江英 周全 金国华

统筹:李芷琪 潘莹瑜

采写:南都记者 李芷琪 潘莹瑜 实习生 甘晓琳

设计:刘妍妍 何欣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研究人员日前绘制出尼罗河一条现已干涸的支流地图,认为它可能帮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刊载。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区是自吉萨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间的一片沙漠。那里距离尼罗河有数十公里远,但发现了港口遗迹。埃及学家...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 天天要闻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5月2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举行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新闻发布会。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较禁捕前增加47种。长江鲟从禁捕前监测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出现范围扩大。新闻发布会现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表示...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国首届量子精密测量赋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会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正式亮相。该显微镜由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自主研制,这标志着我国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图片来源:国仪量子国...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 天天要闻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联合发布公报,宣布完成了业内首次对 μ 子进行“冷却”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实现世界首个 μ 子(渺子)加速器迈出了一大步。据介绍,研究团队在 J-PARC 中心使带一颗正电荷的正 μ 子减速到几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状态,并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闻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来“小满”节气,民谚有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进入“小满”节气,雨水丰盈,江河的水逐渐增多。根据广州市水文气象数据统计,5月20日广州市降暴雨,其中白云、花都、增城等区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点落在地面,溅起水花。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受强降雨影响,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 天天要闻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陆文杰)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类群,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关键性指标。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常州鸟类生境状况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翱翔在青山绿水间,野外鸟类记录不断刷新,珍稀鸟类频频亮相。它们用翅膀为生态环境投票,实名认证了常州生物多样性工作的丰硕成果。在5·22国际生物多样...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 天天要闻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埃隆·马斯克,这个科技界的狂人,他总是有着让人震惊的想法和计划。这不,他又在火星上动起了脑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么把人送上火星,还在想方设法要在那上面建个城市。图片来自网络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可是挺活跃的,他就在那儿说,未来30年,火星上肯定会有人类城市。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划重点:- ️  英国政府研究人员发现,防止 AI 聊天机器人发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应的保护措施可以被简单的技术绕过。-   通过测试,研究人员发现五个系统 “极易受到攻击”,甚至在没有有针对性地绕过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也能产生有害回应。-   安全防护可以通过 “相当简单” 的攻击绕过,例如指示系统以 “当然,...
聚智聚力 14位院士专家齐聚长沙助推南华大学高质量发展 - 天天要闻

聚智聚力 14位院士专家齐聚长沙助推南华大学高质量发展

华声在线5月20日讯(通讯员 夏文辉 记者 卢小伟)5月20日上午,南华大学高质量发展战略咨询会在长沙召开。14位院士专家齐聚一堂,为推动南华大学高质量发展问诊把脉,为加快推动南华大学“双一流”建设贡献新思路、新方案。 曹正平 摄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沈岩、高福、贺福初、顾宁、陈晔光、骆清铭,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
脑洞大开的神经科知识记忆方法,知识点‘顺’间记住 - 天天要闻

脑洞大开的神经科知识记忆方法,知识点‘顺’间记住

最近复习考试时,搜集到一些很有趣的神经科知识点记忆口诀,我整理了一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为你枯燥的学习带来一丝乐趣和便利。如果你的知识库中也藏着类似的秘密武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一起丰富这个神经科知识的记忆宝库~Wallenberg综合征——钱医生教三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