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三号F星已具备在轨交付条件,即将投入业务试运行

2024年04月10日13:05:12 科学 1579

新京报讯 据“中国气象局”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8日,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风云三号F星(以下简称“F星”)在轨测试(第一阶段)总结评审会。专家组一致同意该星通过在轨测试第一阶段总结评审,具备在轨交付和投入业务试运行条件。

风云三号F星已具备在轨交付条件,即将投入业务试运行 - 天天要闻

风云三号F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首幅全球图像。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总结评审意见显示,卫星平台的轨道、姿态、数传信道、星上记录存储与回放等性能稳定可靠;紫外高光谱臭氧探测仪-天底、紫外高光谱臭氧探测仪-临边等10个遥感仪器在轨运行稳定可靠,卫星遥感数据定量化水平有显著提升,以上两方面测试项目的各项功能性指标均满足使用要求。

风云三号F星已具备在轨交付条件,即将投入业务试运行 - 天天要闻

风云三号F星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会议强调,要继续推进F星第二阶段在轨测试,为加快F星业务运行打好基础;要充分发挥F星综合应用效益,主动积极应用F星资料,提升F星在气象核心业务和多领域的应用质量及效益;要持续抓好风云气象卫星研制和应用全链条、正反向机制建设,聚焦地面系统搭建研制单位和用户单位之间合作桥梁,不断优化完善风云气象卫星评价反馈机制。

F星于2023年8月3日发射成功。在轨测试期间,F星已开展系列服务,包括在甘肃积石山地震中提供受灾地区震前震后100米超分图像服务产品、为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遥感监测提供微波雪深超分图像服务产品等。

编辑 刘梦婕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新华社记者刘祯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运动场座无虚席,热烈的氛围比骄阳更胜。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这里举行。万余名毕业生即将从这个被称作“离科学最近的地方”启程,奔赴各自的科学之路...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 天天要闻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7月6日,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聚焦前沿科学、产业趋势与政策创新,邀请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推动我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谢远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 天天要闻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体世界里,免疫系统就像是守护健康的“齐天大圣”,时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准打击敌人,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的“妖精”,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自我”与“非我”的识别。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妖怪们变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图蒙混过关。人体里也一样,各...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