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向中国发邀请函,共建“行星核电站”,给月球基地“充电”

2024年03月06日15:45:17 科学 1164

俄罗斯向中国发邀请函,共建“行星核电站”,给月球基地“充电” - 天天要闻

去年俄罗斯航天器“月球25”号升空的失败似乎并没有重创俄罗斯探索太空的积极性,最近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总裁鲍里索夫再次向中国发出了合作邀请。

据环球网报道,5日俄国家航天集团总裁鲍里索夫在俄罗斯“世界青年联欢节”表示,俄方正在认真考虑在2033年至2035年左右,“与中国同行”一起在月球表面建设一座“核电站”,以便为月球基地输送电力。

鲍里索夫将这座不同寻常的核电站称为“月球行星发电厂”,号称是俄罗斯太空探索计划中“最具挑战性的项目”,因为这将是首次在“没有人类的环境中”,只依靠机器人自动建设一座核电站。

俄罗斯向中国发邀请函,共建“行星核电站”,给月球基地“充电” - 天天要闻

鲍里索夫

俄航天部门计划在未来3年内发射三架探月器,并在2030年制造出核动力太空拖船“宙斯”号,这艘飞船可以收集空间碎片、将大型物体从近地轨道运送到近月轨道。去年4月鲍里索夫曾表示,“宙斯”号预计将参与中俄月球基地建设中,之后两国将开展月球核电站计划的论证工作。

月球核电站的优势,也正如鲍里索夫所说,虽然月球也能被阳光照射,但仅靠太阳能板的发电量肯定解决不了未来月球基地的电力供应问题,而功率更大、体积更小的核反应堆无疑是给月球基地“充电”的最佳选择。

从鲍里索夫的表态来看,俄罗斯方面对核电站的主要“贡献”就是在核能领域的基础和积累,虽然苏联已经解体33年,但俄罗斯在热中子核反应堆等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鲍里索夫声称,“建造核反应堆的技术难题几乎被俄方解决,月球探测和自动化工作则与中国有关。”

俄罗斯向中国发邀请函,共建“行星核电站”,给月球基地“充电” - 天天要闻

月球基地概念图

中俄之所以分工如此明确,不是没有原因的。过去哪怕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军工、航天等领域仍是以“老大哥”的姿态看待中国,但俄罗斯毕竟不是当年能把加加林送入太空的苏联。

尤其是当我国嫦娥五号探月器已经携带月壤返回地球后,直到去年俄航天部门才进行了苏联解体后首次探月任务,结果探测器在降落时未能及时关闭推进系统,最终导致任务以失败告终。

正所谓“一步慢、步步慢”,这次探月任务的失败让俄罗斯不得不推迟了之后几次发射任务。之前俄媒就曾表示担忧说,中俄早在2021年就签署了有关建设月球科考站的谅解合作备忘录,但如今只有中国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自己的探月计划。

俄罗斯向中国发邀请函,共建“行星核电站”,给月球基地“充电” - 天天要闻

另一种中国月球基地想象图

与中国相比,俄罗斯的探月进展明显已经落后一步,去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已经公布了中国载人登月方案,计划在2030年进行首次载人登陆月球,并为后续建设月球科考站开展技术论证。

我国的官宣也令俄媒担忧俄航天部门能否及时追赶上中国的脚步,毕竟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中国航天员已经登上月球,而俄罗斯连探月航天器都没有搞定。

俄罗斯向中国发邀请函,共建“行星核电站”,给月球基地“充电” - 天天要闻

俄罗斯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场发射

不过,鲍里索夫最新表态足以证明,尽管俄罗斯在核能和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等方面仍有一定优势,但似乎也认清了在其他航天技术领域落后于中国的现实,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然了,中俄分工合作肯定是一个共赢的结果,毕竟哪怕是苏联已经解体30余年,那些技术遗产仍对中国航天工程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而俄罗斯也需要加入中国探月工程以确保自己不会在太空探索中掉队。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进口原木里竟爬出4只毒蜘蛛!海关紧急拦截,其中一种毒液可致人中毒 - 天天要闻

进口原木里竟爬出4只毒蜘蛛!海关紧急拦截,其中一种毒液可致人中毒

近日,广州海关所属佛山海关关员在对2批进口原木进行查验时,发现集装箱内壁附着不少蜘蛛网。经进一步检查,现场关员在集装箱内截获4只活体蜘蛛。经送技术机构鉴定,确认上述蜘蛛为1只阿根廷啡黄蜘蛛和3只库拉卡维寇蛛,均属于外来物种。其中库拉卡维寇蛛属于有毒蜘蛛,其毒液含有神经毒素,被咬伤后可能会引起局部红肿和全...
中国芯片设备进口狂潮背后:买得越多,卡得越紧? - 天天要闻

中国芯片设备进口狂潮背后:买得越多,卡得越紧?

最近跟朋友聊起芯片产业,有个数字让我惊掉下巴——2024年全球芯片设备卖了1171.4亿美元,光咱们中国就买走了495.5亿,占比超过四成!这相当于全球每卖出三台造芯片的机器,就有一台是运往中国内地的。但细想之下,这个数字既让人振奋,又让人
卡式炉爆炸,多人被严重烫伤!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卡式炉爆炸,多人被严重烫伤!紧急提醒

最近不少人外出露营卡式炉成了必备品但千万要注意使用安全!5月3日北京一起卡式炉爆炸事故7人受伤登上热搜引发关注据媒体报道,北京的陈先生与邻居两家人五一假期在野外烧烤时,刚购入一个月、仅使用过两次的卡式炉突然爆炸,导致7人不同程度受伤,部分伤
颜宁再次打假:科学家不需要“完美人设” | 新京报快评 - 天天要闻

颜宁再次打假:科学家不需要“完美人设” | 新京报快评

▲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图/颜宁微博截图知名科学家颜宁再次公开打假,打假的对象仍是假简历。据报道,5月4日,颜宁在其微博上发帖辟谣,“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并请微博节后尽快清理...
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多少可能? - 天天要闻

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多少可能?

原创 黄鑫 经济日报与大模型对话,生成一件大师风格画作;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规划路线,具身智能机器人可精准识别和抓取零部件……日前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集中展示了多项新技术新成果,生动展现了数字经济的澎湃活力,而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扮演着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