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给外星发了个电报,如今沦为“垃圾场”

2023年12月13日23:31:16 科学 1961

说到射电望远镜,可能很多朋友第一时间联想到位于我国贵州省的500米口径的“天眼”望远镜,或者把射电望远镜和“锅”联想到一块去。事实上,很多射电望远镜都是这样的设计,包括当前世界上最大口径的500米天眼射电望远镜、世界上第二大“天眼”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看起来都像一口巨大的“锅”。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给外星发了个电报,如今沦为“垃圾场” - 天天要闻

现在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是位于我国贵州的“天眼”射电望远镜,而在我们的“天眼”射电望远镜出现之前,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眼”。美国的“天眼”曾经“统治”了相关领域几十年,科学家还曾经用那个射电望远镜给外星人发了个电报。很遗憾,曾经最大的“天眼”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现在已经彻底沦为了“垃圾场”。这是什么情况?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给外星发了个电报,如今沦为“垃圾场” - 天天要闻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

位于美国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也是一台固定式射电望远镜,虽然在口径方面不如我们的500米“天眼”望远镜,但是它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眼”。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给外星发了个电报,如今沦为“垃圾场” - 天天要闻

在1963年建成投入使用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口径达到305米,是当时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而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主镜盘上方接近150米高的地方,有一个重达900吨的科学设备平台。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给外星发了个电报,如今沦为“垃圾场” - 天天要闻

当来自宇宙深处的信号传到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镜面时,像大锅的抛物状镜面就会把这些信号反射到那个900吨的馈源平台,然后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将各种不可见的信号展现出来。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给外星发了个电报,如今沦为“垃圾场” - 天天要闻

在建成服役的半个多世纪内,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取得了很多成绩,在在射电天文学和雷达天文学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给外星发了个电报,如今沦为“垃圾场” - 天天要闻

例如,早在1967年,科学家就发现了一个发出周期性脉冲信号的天体,当时天文学家任务它可能是一颗白矮星。但是在1968年,科学家利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对蟹状星云中心进行观测时,发现一颗脉冲星发出33毫秒间隔脉冲,这样的脉冲速度相当惊人,不可能是白矮星发出的。随后在1982年,科学家利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又发现了一颗脉冲星PSR 1937+21,这颗脉冲星脉冲间隔仅为1.6毫秒,这是当时观测到最快的脉冲频率,也是世界上第一颗被发现的“毫秒脉冲星”。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给外星发了个电报,如今沦为“垃圾场” - 天天要闻

脉冲星的发现,让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名声大噪。在1974年,天文学家泰勒赫尔斯曾经利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了围绕另一颗恒星旋转的脉冲星PSR 1913+16,在对这一颗脉冲星进行长达几年的观测后,获得了这一颗脉冲星20年的轨道周期值,还间接地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这两位天文学家也因此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最大的骄傲之一。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给外星发了个电报,如今沦为“垃圾场” - 天天要闻

在1974年,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进行了升级改造,变得更加强大了。为了庆祝阿雷西博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完成改造,当时科学家心血来潮,利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给所谓的外星人发送了一组电报,目的地是距离地球25000光年的球状星团M13。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给外星发了个电报,如今沦为“垃圾场” - 天天要闻

这一组被称为阿雷西博信息的电报由1679个二进制数字组成,包括很多信息,例如人类的外形、太阳系的组成情况,DNA的双螺旋形状、核苷酸化学式以及用二进制表示的1-10十个数字。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给外星发了个电报,如今沦为“垃圾场” - 天天要闻

当时科学家准备发射这一组电报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因为这一组电报涉及到很多关于人类、关于太阳系的信息,如果被所谓的外星文明截获,那可能就会发现地球、发现人类的存在。所以很多人都担心,这一组电报可能会导致地球暴露在高级文明面前。不过,虽然很多人反对,但是这一组电报还是发送出去了。至今,这一组电报已经传到距离地球差不多50光年远的宇宙深处了。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给外星发了个电报,如今沦为“垃圾场” - 天天要闻

服役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曾经遭到了很多自然灾害,包括飓风、地震等,不过,在这些自然灾害面前,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依旧安然无恙,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因为在这期间,科学家也多次对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进行维护、维修。一直到2017年,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开始出现问题了。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给外星发了个电报,如今沦为“垃圾场” - 天天要闻

在2017年9月四级飓风玛利亚过境波多黎各,给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当时射电望远镜长达29米的430兆赫兹天线发生断裂并掉到主镜盘上,砸坏了差不多30块铝板,不过对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影响不是很大。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给外星发了个电报,如今沦为“垃圾场” - 天天要闻

虽然扛过了很多自然灾害,但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还是没逃过被淘汰的命运。因为在2020年8月和2020年11月,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有2根钢缆断裂,随后在2020年11月19日,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主管单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阿雷西博望远镜将退役,并打算用可控的方式对其进行拆除。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给外星发了个电报,如今沦为“垃圾场” - 天天要闻

就在全世界科学家都联名请求美国取消拆除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决定之时,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在2020年12月1日上午突然倒塌了,重达900吨的馈源平台砸到了反射镜面,望远镜直接报废,彻底变成了垃圾场。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给外星发了个电报,如今沦为“垃圾场” - 天天要闻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轰然坍塌,确实是人类天文学界的一大损失。虽然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产物,年久失修,但是在倒塌之前,科学家还是可以利用这一台射电望远镜观测宇宙的。随着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退役,科学家就失去了美国这一个巨大的“天眼”了。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大熊猫“鑫宝”和“云川”启程了 - 天天要闻

大熊猫“鑫宝”和“云川”启程了

今年2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美国圣迭戈动物园野生动植物联盟签署了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研究协议。中美双方经过充分准备,今天,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两只大熊猫“鑫宝”“云川”启程前往圣迭戈动物园,开启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续双方
托底腾飞、5米坠落!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极限挑战 - 天天要闻

托底腾飞、5米坠落!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极限挑战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据领克汽车官方发布,近日,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托底后高空坠落挑战。据悉,此次领克07EM-P携手中汽信科,根据真实场景设置超高难度挑战,先托底,后腾飞,再坠落,挑战时速50km/h正面应对托底测试、挑战行业首次托底+翻滚双重测试。托底:车速50km/h剐蹭底盘通过直径为150mm的刚性半球形壁障,领克...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 天天要闻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近日,四川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适应研究团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拍摄到一只金雕亚成体的捕食活动画面。画面中,一只金雕在旱獭、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动不动地观察着猎物的活动,一旦有身体肥硕滚圆、肉质细嫩的猎物从洞口跑出来,就会立刻出击...
瞰“飞碟” - 天天要闻

瞰“飞碟”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青岛崂山区张村河沿岸的科苑经六路以东、新宏路以北、科苑纬四路以南合围区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飞碟”虚拟现实创享中心正向竣工冲刺。6月25日,虚拟现实创享中心的两个穹顶已安装到位,记者用无人机在高空俯拍,画面十分壮观。目前,项目建设处于收尾阶段。据了解,青岛虚拟现实创享中心整体设计以“平...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闻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今年的水稻插秧时节,在崇明区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一台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稻田里的“明星”。工作人员为插秧机装好秧盘后,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就能自动作业,将装载的秧苗持续插入稻田。临近稻田尽头,插秧机会自动掉头,在返程中继续插秧。几趟来回后,工...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 天天要闻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近日,关于杨幂论文的争议在学术界和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据报道,杨幂所提交的论文查重率异常低,仅为0.9%,且字数远远达不到发刊标准,这不禁让人对其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产生质疑。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论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这一发现更是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