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2023年12月10日21:04:07 科学 1814

千年鸟道”突然变成猛禽“坟场”,保护区里惊现大量被人拧下的脑袋、剪断的翅膀,很显然,在被人发现之前,这里发生了无数令人震惊的“惨案”。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猛禽“坟场”

今年10月底,爱鸟人士在拍摄候鸟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场景:一片海岛上,遍地是被捕鸟网杀死的猛禽,有的头部被拧下,有的翅膀被剪断,有的腹部被剖开,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这片海岛正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烟台鸟岛。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据统计,这次被盗猎的猛禽有白尾海雕白腹海雕灰面鵟鹰红隼白眉鹰等,其中白尾海雕和白腹海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灰面鵟鹰和红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眉鹰是国际濒危物种。

这些猛禽都是在春季从南方飞往北方的途中,在鸟岛上停歇,却遭到了盗猎者的残酷杀戮。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盗猎者使用的就是粘鸟网,粘鸟网的网线很细,网眼很小,很难被鸟类发现,一旦撞到网上,翅膀和爪子会立刻被网线缠绕,越挣扎缠得越紧,最后要么被勒死,要么因为无法挣脱而饿死。

而在这里,这些鸟死得更惨。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盗猎者会定期来“收割”,把鸟从网上解下来之后,就地拧下脑袋、割断翅膀,开膛破肚做好处理,批量卖给非法售卖野味的餐厅。

对于这些被捕的候鸟来说,除了被吃的干干净净外,还有另外一种稍微体面些的死法,至少有个全尸,那就是充当宠物或商品,贩卖给玩鹰隼的人。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烟台蓬莱一带的“鹰把式”在全国都很出名,驯鹰固然是一种传统文化,但其中能得到国家正式许可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一些爱好者私下赏玩,却不在乎自己得到一只鹰的背后,有多少鹰在捕猎、运输、贩卖的过程中惨死。

甚至于自己明明无法提供能健康驯养鹰隼的生活条件,却还要把猛禽关在肮脏窄小的笼子里,吃不新鲜的肉,连翅膀都无法张开。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10月27日猛禽“坟场”被曝光之后两天,当地森林公安部门已经立案3起,刑拘2人,希望后续能有个好结果。

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盗猎者会集中在这里狩猎鸟类?这个地方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同的猛禽和候鸟?这都是因为,山东长岛正好位于全球候鸟迁徙的一条通道上。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在候鸟迁徙通道上偷猎有多残忍?

每年春秋两季,全球数百亿的候鸟都会进行迁徙,它们沿着海岸线、河流、山脉、湖泊等地形特征,或者利用风向、地磁、恒星等自然导航,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迁徙路径,而这些路径就是鸟类迁徙通道。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鸟类迁徙通道的数量和分布,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有关,目前已知的鸟类迁徙通道有八条,其中有3条直接穿过我国。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它们迁徙的时间短则几天,长则三个多月,比如每年从北京飞往南非的雨燕,就需要横跨1.2万公里的路途,花费三个多月才能到达。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不少候鸟迁徙时会跨越海洋,途中非常需要停留休息,如果休息的地方很少,那它们在迁徙过程中的伤亡数量会大大增加,侥幸到达陆地之后,很多鸟都会累到无法动弹。

可能有人会说,为啥不能绕开海洋,走其他更加安全的路呢?可事实是,海峡地形基本绕不过去,就算是有别的路,它们依然会选择最直接的横穿大海。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墨西哥湾是一条天然的跨海大桥,连接着尤卡坦半岛和海湾北部的两岸。每年,成千上万的候鸟都选择这条最短的路线,飞越湾面,赶往温暖的南方或富饶的北方。

如果走弯路,就要沿着海湾西岸绕一大圈,多飞好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这样一来,不仅会错过最佳的落脚点,还会耗尽宝贵的体力,而且路上还有无数潜伏的敌人,随时可能遭到袭击。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许多小鸟刚一接近海岸线就落了下来,静静地伏在草丛甚至海堤上休息,很多原本生活在森林、沼泽等环境的陆栖型鸟类,会在自己完全不适应的人类活动区域休息,失去了往常的警惕和敏感,听任身边人来车往,因为它们实在是没有更多的体力多飞几步了。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平日里少见且隐匿的候鸟,在这时就会成为观鸟活动中备受推崇的明星。然而,那些不幸消失在途中的旅行者却无法在这里展现了。

还算幸运的是,航船和钻井平台可以成为茫茫大海上的救命稻草。尽管不是真的陆地,但好歹能让精疲力尽的鸟歇歇脚,免于掉进大海。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迁徙路线的海上,船歇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据估计,每年地中海上的春季迁徙期间,大约有400万只候鸟在船上休息。这些候鸟本应在岛屿上休息、进食、躲避恶劣天气,只是迁徙路上的岛屿比船只稀少多了,而且更加危险。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我国的渤海湾是东北亚的鸟类南北迁徙重要的跨海通道,一些渤海小岛便成为了迁徙候鸟的落脚点,其中一些岛屿,却是十分的凶险。

比如辽东半岛的西南侧的大连“蛇岛”,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却栖息了两万多条黑眉蝮蛇,这些蛇主要的食物来源,正是每年春秋两季过境歇脚的候鸟。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世界上许多候鸟迁徙路上都有类似的蛇岛,算是一种并不罕见的自然现象。但人类在迁徙节点上的截杀比这要更加耸人听闻。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千年鸟道上的饿截杀

全球每年有数十亿只候鸟进行洲际迁徙,8条迁徙路线中有3条经过中国。

进入秋天,成群结队的候鸟从西伯利亚、内蒙古草原、华北平原等地起飞,经东、中、西三路飞往南部地区越冬。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湖南、江西等地形成了极窄“迁徙通道”,成了从中部路线南迁候鸟必经的“千年鸟道”。每年秋天,大量南迁候鸟集群飞越,在这里形成“百万候鸟过山坳”奇观 。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然而,这些地区大规模捕杀候鸟行为,使得“千年鸟道”成了候鸟“葬身之地”。每到9、10月份,偷猎者会在夜里找个山头,用柴火或是轮胎燃起熊熊大火,火光瞬间照亮整个山谷,大量鸟儿循着光找来,而偷猎者只需要静待它们自投罗网。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志愿者拆除非法鸟网

但烧火的方式毕竟太危险,一不注意很可能就引发山火,于是射程更远的大功率LED灯被大量开始运用。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偷猎者在山头架起大灯,然后挖洞,在洞口覆盖植被,自己则在洞内遮风避雨。凌晨时分,整个山头一百多盏灯同时亮起,蓝光直射天空,一场杀戮残忍展开。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据暗访的记者透露,有的偷猎者一晚上就可以打到超过1吨的鸟,还有的村落,一年可以捕获150吨以上的候鸟。

每次杀戮结束后,扛着蛇皮麻袋的“收鸟人”就会出现,双方进行简单的交涉后迅速达成交易。接下来,这些候鸟就会出现在各大餐厅甚至是远在广东等地的高级餐厅。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随着千年鸟道的曝光,引起了各方关注,偷猎者也逐渐销声匿迹,但近期长岛候鸟被截杀的情况似乎又有了卷土重来之势。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如果候鸟真的消失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在鸟类迁徙通道上偷猎,是对鸟类的残忍,也是对自然的破坏。在鸟类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已经面临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如食物的匮乏、天气的变化、捕食者的威胁、人类的干扰等,这些都会影响鸟类的迁徙成功率和生存率。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如果再加上人为的盗猎,鸟类的生存就会更加艰难,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

据统计,全球有40%的鸟类种类正在减少,有13%的鸟类种类处于濒危状态,有2%的鸟类种类已经灭绝。非法捕猎是导致鸟类数量下降和种类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在鸟类迁徙通道上偷猎,不仅会对鸟类造成伤害,也会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例如,很多植物靠鸟类传播种子、清除害虫,鸟类的减少会导致植物的减少,植物的减少会导致土壤的退化,土壤的退化会导致水源的减少,水源的减少会导致农业的困难,农业的困难会导致粮食的短缺,粮食的短缺会导致人类的饥饿,人类的饥饿会导致社会的动荡,社会的动荡会导致战争的爆发,战争的爆发会导致人类的灭亡。

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也说明了鸟类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盗猎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除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偷猎行为还会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鸟类是一种高度敏感的生物,而鸟类的迁徙,可以为人类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和预警,例如,鸟类的迁徙,可以为人类提供一些关于流感病毒的信息,如病毒的来源、传播途径、感染范围、变异情况等。

如果鸟类被大量捕杀或消失,人类就会失去这些信息和预警,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潜在的问题和危机,从而陷入被动和危险的境地。

海岛成猛禽“坟场”?山东这处国家级保护区,遍地是被拧下的头! - 天天要闻

综上所述,这种偷猎行为,对整体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失,是一种极其不理智和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和社会的谴责,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和警惕,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鸟类,保护自然,保护人类。

参考资料:

千年鸟道变"死亡之路" 一夜间消灭鸟超1吨(图)——半岛网

鸟之殇,候鸟迁徙道路上的大屠杀——纪录片

反盗猎热点丨多方“努力”缔造出猛禽“坟场”——反盗猎重案组

这里满地竖起鸟网,他们知道猛禽会如期而至——博物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热热热!40℃成片出现!超30个国家级气象站,突破极值 - 天天要闻

热热热!40℃成片出现!超30个国家级气象站,突破极值

据“中央气象台”微博消息,6月11日,河北、天津有超过30个国家站气温突破6月中旬最高气温极值,河北安平、安国、武强,天津静海破6月最高气温极值。未来三天,北方的高温还将持续,应该还会有更多地区打破纪录。据“河北天气”微博消息,今天午后1点,河北省中南部“热红”“热黑”了,40℃已成片出现。中央气象台:继续发...
嫦娥月背“挖宝”,含金量有多高? - 天天要闻

嫦娥月背“挖宝”,含金量有多高?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预选着陆点着陆,顺利完成月壤与月岩采样任务。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并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踏上回家的路。嫦娥六号首次月背“挖宝”的壮举令世界瞩目,
锦州本周天气多变“高温蒸煮”模式开启 - 天天要闻

锦州本周天气多变“高温蒸煮”模式开启

记者从市气象部门了解到本周我市天气多变前期晴间多云为主气温居高不下后期冷空气带来降雨气温小幅下调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本周我市晴间多云天气为主,气温持续高位运行,周五到周日将有一次冷空气活动,降水会让高温得以缓解,最高气温在25 ℃—31 ℃,最低气温在19 ℃—20 ℃,南风为主,风力3—5级。气象部门提醒...
科普日历 | 端午安康,心有所忆 - 天天要闻

科普日历 | 端午安康,心有所忆

五月五,过端午。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和民俗风情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一个节日都凝聚着群体共同的情感与想象,也保留着群体的记忆。
冷空气要来了!北方极端高温即将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温! - 天天要闻

冷空气要来了!北方极端高温即将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温!

引言今年的夏季,无疑是火热的一年。不同于往年南方梅雨季的凉爽,今年南方气温明显偏高,而北方则是高温持续,炎热难耐。这种南北温差异常明显的天气,其实背后有着许多复杂的原因。本文将就今年夏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以及后期气温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嫦娥六号秀大脚,再次打脸阿波罗?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秀大脚,再次打脸阿波罗?

嫦娥六号成功完成了月球背面钻探取样工作,启程返回地球。似乎故事到这儿就已经告一段落,可没成想,嫦娥传回来的一张“大脚丫子”照片再次引发热烈讨论,有许多朋友据此质疑阿波罗登月涉嫌造假。嫦娥六号发回月球背面挖土照片在嫦娥六号全景相机拍摄的影像中,我们明显看到着陆器支撑腿把月球表面砸出了一个坑,嫦娥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