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2023年10月16日17:43:04 科学 1766

有钓友在金沙江边,钓起一种黄皮黑纹、外皮与老虎极为相似的鱼。

这种有着老虎限定皮肤的小家伙,在网上瞬间爆火起来。许多热心的网友和当地攀枝花市民纷纷猜测这个来历不明的网红鱼身份。

看着这种鱼似乎没有鳞片,很多人想到了同样无鳞的𫚔鱼鲶鱼等鱼类,两者一对比,不能说很像,只能说根本不一样。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明显与这些无鳞鱼不是一类的小家伙,刚想假冒虎哥的远房亲戚,就被到场的专家戳穿了身份,原来它们是长江特有的野生鱼,名为长薄鳅

带鳅字的你可能想到了泥鳅,长薄鳅作为个体最大的鳅科鱼类,可比泥鳅大多了。而且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

别想着吃,咱接着往下看。



底层活动最大鳅科

薄鳅头背部披黄底色,深褐色花纹的虎皮衣。腹部为淡黄褐色,背鳍基部及靠边缘的地方,有两列深褐色的斑纹。体色会随着周围环境发生轻微变化。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长薄鳅头侧扁而尖,有一只肥厚的大嘴唇,口裂呈马蹄形,嘴巴上下有3对须,分别为2对吻须,1对口角须。它的眼睛很小,眼睛下边有一根硬刺。眼睛前边是鼻孔,鼻孔分前后,前鼻孔呈管状,后鼻孔较大。

薄鳅的鳍,背鳍、臀鳍、胸腹鳍都短小,背鳍位于身体的后半部分。尾鳍是一个叉子状,尾柄高而粗壮。而且它并不是无鳞,而是鳞极细小,不易发现。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长薄鳅是我国所特有的鱼类,喜欢在温水底层活动,爱钻到泥土里。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至四川西部的长江中上游水域。

身穿一身虎皮,它们的性子也如虎一般勇猛,常常在水底砂砾或岩石缝隙间拉帮结伙,成群地欺负一些底层小鱼。作为不挑食的肉食性鱼类,小鱼、水生昆虫、虾、大型浮游动物都是它们的食物,一口一个小可爱吃得那叫一个爽。

遇到江河涨水的时候,它们喜欢逆流的感觉,小伙伴们集结着一起溯水上游。

吃的多,长得也快,作为鳅科鱼类中生长最快,个头最大的鱼,它们在长胖这条路上渐行渐远。一条鱼的体重大约重1.0到1.5公斤,一些超级胖墩能达到3公斤左右。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人工养殖的长薄鳅食用配合饲料后,生长速度更加迅速,一龄鱼的平均体重达60.3克,1到2龄就可以作为商品出售,长得慢的还在享受鱼生的食候,它们早早成了桌上的美味。

每年的5到7月,这些经历爱情摩擦后的长薄鳅们开始产卵,它们一般选择在水流急的地方产下一粒粒圆形的卵,随水飘流。卵具有粘性,最后粘附在石头上孵化。

提起长薄鳅的远方亲戚,最先想到的就是泥鳅,泥鳅又称鱼鳅、泥狗,生活在稻田、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依靠皮肤和肠子呼吸,食用藻类、浮游生物、水生昆虫,杂食为主。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泥狗有了,这沙鳅当然要有,沙鳅俗称沙坠,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与其他鳅极强的适应能力不同,它们需要干净的水质才能生长。吃的和泥鳅一样,吃藻类、水生生物等,杂食为主。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鳅科适应能力最强的当属条鳅,种类有115种,常见的有有侧带条鳅、武隆丽条鳅、南方条鳅似鲇高原鳅等。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由于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水文条件的改变,长薄鳅的产卵场受到破坏,加上人类大量捕捞,这种原先在长江中上游随处可见的鱼类,数量急剧减少。

如今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鱼类》中均被列为易危(VU)等级。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想尝点野味的还是收收心,鱼肉配牢饭可一点不美味。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种群现状及恢复

这条在攀枝花江段钓到的长薄鳅在多方讨论无果,最后出动专家才能辨别其真实身份。可见这种鱼如今的数量稀少到了令人心慌的程度。

谁能想到,在历史上,长江上游的干流和支流的水底,这种鱼曾经成群游过,用黄色的花纹连成一片灿烂的色彩。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长江干流中上游,长薄鳅的产量高达几十吨。到了九十年代末,产量急速下跌,只有十吨左右。

21世纪以后,长薄鳅的产量只有两三吨。这一急速的数量下降,敲响了这一物种资源的警钟。

长薄鳅数量的不断减少,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长江中上游水电站的建设,使得长江中的水域被分割开来,相互之间的阻断,对长薄鳅的洄游产生了阻碍。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其次是大量的捕捞,长薄鳅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是渔民捕鱼的首选,如果是可持续化的捕鱼倒还好。可是很多人为了谋取暴利,炸鱼捕鱼等非法捕鱼手段不但使这种鱼的数量减少,还造成水污染。

长薄鳅因为花纹独特,许多人喜欢将其养着观赏。观赏鱼这一市场打开,追求经济利益的人们,更是不顾生物资源能否持续发展,进行无限制的捕捞。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水土流水,水文条件变化,水质污染加剧,不但破坏长薄鳅的产卵场,还使得一些小鱼和浮游生物减少,使长薄鳅的食物减少,数量也随之减少。

野生长薄鳅的数量逐年减少,对多样化的生物资源产生巨大影响,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和保护该鱼种成了当务之急。

靠着自然繁育,已经不足以维持长薄鳅的数量稳定,这时人工繁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批科研人员临危受命,在2008年,成功培育了一小批人工繁殖的长薄鳅。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多地将连续多年对这些人工繁育的8到12厘米大小鱼苗,进行多年的持续放流,为长江流域日益减少的长薄鳅资源添砖加瓦。

另一项措施是实施禁渔政策,这是恢复长江流域的长薄鳅资源的基础且必要手段。只有禁止人类大肆捕捞,长薄鳅才能安定地进行自然繁衍。

在长江第一个三年禁渔期里,长薄鳅的数量开始逐渐恢复,从2002年到2004年,同期的长薄鳅产量增长了一倍。长薄鳅的平均体重也出现大幅度增长。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可见没有人类捕捞的岁月,长薄鳅的日子过得多么滋润。在当前实施的长江十年禁渔中,长薄鳅的数量还有望迎来新一波的高速增长期。

还有的方法就是进行人工养殖,通过培育肉质更好,口感更丰富的人工养殖鱼,推动了长薄鳅的商品化进程。可以有效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也减少了捕食野生鱼的欲望。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参考文献:

1.长薄鳅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2.长薄鳅:长江鳅王——长江里的珍稀濒危物种

3.百科:长薄鳅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证明:经常自拍,可解锁这3大硬核好处→ - 天天要闻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证明:经常自拍,可解锁这3大硬核好处→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会经常在朋友圈或社交平台上随手晒自拍照吗?说到自拍,在如今的时代,这已经是极为日常的一件事情了。作为一种记录的手段,任何事情都能成为我们自拍的理由,旅游留念、健身房打卡甚至只是平常出门散步,我们也可以自拍一张。
柳州发现3万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缩长眠,牙齿万年不腐 - 天天要闻

柳州发现3万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缩长眠,牙齿万年不腐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徐 来编辑|徐 来《——【·前言·】——》广西柳州凤岩遗址,又挖出一具3万年前古人骨骼。
纯国产!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3C6000系列芯片有多强 - 天天要闻

纯国产!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3C6000系列芯片有多强

长期以来,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深受西方技术的影响,学习和借鉴一直是发展的主旋律。然而,中国的科研团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从未停止自主研发的脚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期,西方媒体纷纷报道,中国在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领域均实现了重大突破
234亿元!科研投入创新高,蚂蚁AI再进化 - 天天要闻

234亿元!科研投入创新高,蚂蚁AI再进化

6月30日,蚂蚁集团发布的《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引发关注。从报告内容看,蚂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施三年后,进行了整体刷新,AI是一大关键词,聚焦场景包括医疗服务、理财服务等。技术始终是蚂蚁战略的底色,《报告》显示,蚂蚁2024年科研投入高达234.5亿元,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营收10%,巨额...
当自然邂逅科技:植物医生在央视“大国品牌”绽放东方美力 - 天天要闻

当自然邂逅科技:植物医生在央视“大国品牌”绽放东方美力

在美妆行业沉迷“概念营销”的当下,植物医生以一项硬核专利撕开竞争裂口,自2014年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携手共建“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十年砥砺前行,结下累累硕果,其核心成分石斛寡糖的发现,为肌肤抗衰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动物园的狼倒毙水塘边无人过问?相关方回应:已剖检属打架溺水,将制作标本 - 天天要闻

动物园的狼倒毙水塘边无人过问?相关方回应:已剖检属打架溺水,将制作标本

6月28日,有网友反映山西省太原动物园有一头狼死亡在水塘边无人处理。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动物园和园林局证实,已经过剖检确定这头狼是因为打架溺水死亡,园方会做成标本处理。>>>网友发视频游客询问动物园的狼为啥倒毙水塘边6月28日,网友发布时长21秒的现场视频显示,在动物园一处水塘边,一头狼疑似口部有血迹,尸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