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鳞痕是什么东西?让我来告诉你,就是它泄露了树木年龄的秘密

2022年12月25日23:43:09 科学 1371

在观察一棵树时,我们很容易被它雄伟的树干、多彩的叶片、美丽的花朵、奇特的果实或种子所吸引,从而忽视一些具体的细节,这是人之常情,毕竟有这么明显的特征你不看,难道先去看那些细枝末节吗?这可真是舍本逐末了。

但是有些时候,这个“末”却是有大用的。

现在正值深冬,我在观察悬铃木枝条的时候,除了它在风中摇荡的“球”和失去叶柄保护的冬芽外,实在没有什么可看的。正在怅怅出神间,忽然看到上面竟有一圈圈的螺纹,细细查看一番,这不是芽鳞痕么!

芽鳞痕是什么东西?让我来告诉你,就是它泄露了树木年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悬铃木枝条上一圈圈的“螺纹”就是芽鳞痕

芽鳞痕是什么东西?让我来告诉你,就是它泄露了树木年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芽鳞是包在芽的外面,起保护作用的鳞片状变态叶。芽鳞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叫作芽鳞痕,它常在茎的周围排列成环,一般顶芽的芽鳞痕比较明显,侧芽长成侧枝后芽鳞痕位于枝腋处不明显,侧枝上明显的芽鳞痕是侧枝的顶芽的芽鳞痕。

芽鳞痕是什么东西?让我来告诉你,就是它泄露了树木年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芽鳞痕示图

芽鳞痕因为无明显的节间,很密集,易于和叶痕区别,所以可以根据它来判断枝条的年龄和年生长量。顶芽每年春季展开一次,每次芽鳞脱落都会留下几圈痕迹,所以数一数这根枝条上芽鳞痕的数量,再加上1就是它的年龄了。

芽鳞痕是什么东西?让我来告诉你,就是它泄露了树木年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从上往下数共有2个芽鳞痕,再加上1,这根枝条的年龄是3年

芽鳞痕是什么东西?让我来告诉你,就是它泄露了树木年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很为这个发现而欣喜,决定要用这种方法来算一算这棵树的年龄。但这很快就遇到了困难,因为这样对一二年、三四年,甚至五六年生的枝条还是可以的,再大的枝条就很不明显或看不出来了,所以这种方法只能用来推算比较小的枝条的年龄。

芽鳞痕是什么东西?让我来告诉你,就是它泄露了树木年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这是一根5龄的枝条,上面的芽鳞痕已经不明显了

芽鳞痕是什么东西?让我来告诉你,就是它泄露了树木年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这引起了我对大树年龄判定的兴趣。

说到这个问题,很多人立刻会想到:数年轮啊!我曾经问过5个人这个问题,答案无一例外。

芽鳞痕是什么东西?让我来告诉你,就是它泄露了树木年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是啊,这是一个很直观的方法,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那就是想办法找到栽种这棵树的具体日期!这也应该是最精确的方法了。

数年轮其实也不是很精确的,先不说它要砍掉树木或使用探木钻而受到很大的限制,就是有些树木比如柑橘树以及一些热带地区的树木,它们的年轮有时一年长几圈,有时几年才长一圈,是“假年轮”;而且就是有“真年轮”的树木也会因受到虫害或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以这也只能用来估算。

芽鳞痕是什么东西?让我来告诉你,就是它泄露了树木年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树木中有很多“假年轮”情况出现

还有一种看起来很科学的方法,那就是“生长因子法”。将树木的直径乘以该品种树木的平均生长因子,从而得出树龄。

树木的生长因子是通过测量树木每年增长的直径宽度,计算得出的增长速度。因为不同树木的生长因子大小取决于树木生长的环境,比如森林里的树木长得比城市中的树木要快一些,所以这个方法也只能得到一个估算值,并不是十分准确。

这里要注意,树木的直径要取离地1.4米处的直径。

生物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透露着生命的密码,只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勤于思考的大脑,你就能洞察一切。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 天天要闻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上,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迈克尔·本顿)教授围绕“三叠纪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 天天要闻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地幔的垂直运动是导致地球表面发生大规模地质变化的驱动力之一。这些地幔上升流,有时被称为地幔柱,被认为在一些重大的地质转变(例如大陆漂移)中发挥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陆地下发现了一种类似、微妙却意义重大的现象。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闻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学家首次直接观察到在主要水下断层带释放构造应力过程中发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渐进式地震事件在穿过日本海岸附近易引发海啸的断层段时被追踪,该断层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缓冲作用,吸收了压力。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将这一现象比作一条断层线沿着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 天天要闻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流传。截图显示,名称为“倪四道”的用户称,团队预测8个月内,将会在一经纬度位置(位于广东)出现八级以上地震。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 天天要闻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来源:广西台新闻910】近期,阳朔县林业局工作人员通过桂林漓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安装的监测系统,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的身影。白颈长尾雉不仅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还是中国特有珍稀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