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含量翻倍会发生什么?呼吸成了“自杀”,昆虫或成最后赢家

2022年12月07日22:47:04 科学 1933

你有没有想过当氧气含量突然翻倍会发生什么?高耸入云的植物?体型巨大的昆虫?永无止尽的火灾?到了那时,对于人类而言或许呼吸都成了自杀。

氧气含量翻倍会发生什么?呼吸成了“自杀”,昆虫或成最后赢家 - 天天要闻

地球氧气的“前世今生”

毫无疑问,氧气是地球上基本所有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若是没有了氧气,绝大多数物种都将会消亡。如今我们都清楚地知道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21%,但空气中的含氧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含氧量的变化也导致了许多物种的崛起和灭绝。

早在38亿年前,地球的含氧量远远无法和现在相比,那时候空气中的含氧量仅有0.02%。当时地球的主宰也是不需要氧气的厌氧生物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厌氧生物中出现了一个“叛徒”——蓝藻。

蓝藻会进行光合作用,并向外界放出氧气。对于很多绝大多数厌氧生物来说,这无疑是在放毒。在大量蓝藻的不断努力下,大量被释放出的氧元素与矿物质结合,又在十多亿年时间的打磨下被放出,地球空气中的含氧量从0.02%上升到了4%。虽然看着好像并不多,但这却是原来含氧量的足足两百倍。大量厌氧生物因无法适应环境而灭绝,好氧生物的时代来临。

氧气含量翻倍会发生什么?呼吸成了“自杀”,昆虫或成最后赢家 - 天天要闻

尽管有着蓝藻的“996”,但氧气的增加也并非无止境的。根据如今科学家的研究,地球含氧量的顶峰是在3亿年前的石炭纪,氧气浓度为35%。有许多人将这个时代称为“巨虫时代”。顾名思义,那个时代的主人是体型巨大的昆虫,展翅长达一米的蜻蜓、体长两米的蜈蚣、半米高的蜘蛛……想想便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在这之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便开始逐步走低,一直下降到如今的21%,也是我们人类觉得最舒服的氧气浓度。

随着空气中含氧量的不断变化,作为地球主宰的生物也在不断更迭着,那么,如果现在地球的含氧量突然翻倍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人类还能否保证自己在地球上主宰的地位呢?

氧气含量翻倍会发生什么?呼吸成了“自杀”,昆虫或成最后赢家 - 天天要闻

灾难?恩赐?——含氧量翻倍

每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没错,物种灭绝。不同的自然环境选择了那个时代不同的主宰者。就拿我们最常听说的恐龙举例,恐龙灭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陨石撞击?气候变迁?火山爆发?尽管争论不休,但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环境的剧烈改变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那当含氧量翻倍,从如今的21%一跃变成42%,甚至超过了地球含氧量的峰值时,物种灭绝也就是必然会发生的了。那时,会有无数生物因为无法适应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而死亡灭绝,对于我们人类而言也是如此。

虽然氧气是我们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人类能够适应的氧气浓度是有限制的。我们常常听说“高原反应”,这是我们人体由平常的生活环境骤然进入到海拔三千米的高原上,由于低压低氧环境所产生的不适应症状。

氧气含量翻倍会发生什么?呼吸成了“自杀”,昆虫或成最后赢家 - 天天要闻

与之相对的则是“低原反应”,又称“醉氧”或者“氧中毒”。这是人体从低氧环境突然回到高氧环境后由于身体不适应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疲倦、嗜睡、头昏等等,整个人如同喝醉了一般,所以被称为“醉氧”。

因此,含氧量翻倍对于人类而言绝非好事,甚至可能会引起人类的灭亡。虽然我们也许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维持自身生存,以期生物的自我进化可以适应这种富氧环境,但那也无疑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赌博。

虽然富氧环境会让许多生物濒临灭绝,但也不乏有一些生物可以从中受益,最典型的就是三亿年前的“巨虫时代”。或许翻倍的含氧量会又一次的让蜻蜓、蜈蚣等物种凭借庞大的体型成为地球的主宰,人类也许会从猎人的身份变成猎物。

氧气含量翻倍会发生什么?呼吸成了“自杀”,昆虫或成最后赢家 - 天天要闻

这时有人可能会感到不解,都是生物,昆虫可以适应富氧环境从而变得体型巨大,那作为更高等的人类,我们难道就不会变大,甚至变成巨人吗?

关于这一点,其实也不乏很多争论。最被人认同的则是,经过实验,昆虫的体内遍布着可以直接吸收氧气的气管,这代表着它们利用氧气的速率远远高出人类等脊椎动物。人类则需要血液循环来吸收氧气。所以,在氧气含量翻倍时,昆虫可以迅速适应从而变大,而人类则不可以。但也许在“巨虫时代”导致昆虫体型变大的原因并非只有氧气,还有如气压等其他条件,只是我们不曾发现。

氧气含量翻倍会发生什么?呼吸成了“自杀”,昆虫或成最后赢家 - 天天要闻

除了动物以外,植物也会有着难以想象的变化。凡是能够适应这种环境的植物,都将“旧貌换新颜”,从小草变为参天大树。而这些植物发达的根系也将深入地底,让我们铺建的公路等设施毁于一旦,高楼大厦逐渐倾塌,让城市逐步回归原始。

氧气浓度的上升也会导致臭氧层的破坏被修复,继而让臭氧层更厚。一旦这样,那么臭氧层隔绝紫外线的能力就会上升,许多细菌将会复苏增殖,对人类造成重大危害。不仅如此,空气中高浓度的含氧量也意味着火灾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有可能一点点火星就能燃起经久不熄的绵延大火。这样恐怖且不会熄灭的火灾甚至可以引起严重的温室效应

氧气含量翻倍会发生什么?呼吸成了“自杀”,昆虫或成最后赢家 - 天天要闻

人体自身的不适应、体型巨大的昆虫、被发达的植物根系摧毁的城市、细菌增殖、温室效应……一旦含氧量翻倍,等着我们的或许不是人类的进化,而是足以灭亡的灾难。

自古以来,我们人类最引以为傲的除了我们的智慧意外,就是我们对环境的改造能力。所有生物都顺应自然界的环境生存,唯有人类可以将自然改造成适合我们居住的环境。可尽管如此,人类或许是所有生物的霸主,却并非自然界的霸主。当自然环境突变,以人类如今的力量来看,我们并不占优,甚至只能苟延残喘。

无论人类多么强大,我们与自然的关系都是相互依存。即使有一天我们能够整体飞离地球,也没有人会希望我们留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家园。保护环境,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作者:九月授衣 校稿:川川

参考资料

张唯诚;回眸远古“巨虫时代”;科学24小时;2021.04.01

#头条创作挑战赛#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里的这种——看起来特别像“塑料袋”的水母!千万别碰!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域发现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触碰!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 天天要闻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通过其微博账号@nyouyou发布声明,打假网传简历。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请微博辟谣尽快清理相关信息。据了解,此类虚假简历最早于2023年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内容涉及对...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 天天要闻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李鑫 摄2025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当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国空间站上,航天员们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众对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总是充满好奇,比如,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不穿航天服进入...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 天天要闻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个头虽小却气势满满,身着酷炫银蓝拼色套装,“E人”属性拉满频频转头挥手……最近,一场人类和人形机器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起跑。在一群形态画风各异的“钢铁选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现场观众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涌现着“萌萌哒”“太可爱了”的评价。...
立即远离!外出遇到这种“塑料袋”别碰,有毒!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外出遇到这种“塑料袋”别碰,有毒!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近期各地进入升温通道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千万别捡!当地时间2024年3月2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半月湾,沙丘海滩上的蓝色水母。数百万奇异的蓝色水母被冲上太平洋海岸的海滩↑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
气象部门回应西安雷雨夜不明飞行物 - 天天要闻

气象部门回应西安雷雨夜不明飞行物

5月4日,“西安现不明飞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热榜:称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现条状不明物,多名网友拍到黑影疾速掠过夜空,有目击者称像龙一样盘旋,至少有“三条”。
西安现龙状不明飞行物?气象部门回应 - 天天要闻

西安现龙状不明飞行物?气象部门回应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5月4日,“西安现不明飞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热榜:称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现条状不明物,多名网友拍到黑影疾速掠过夜空,有目击者称不像是风筝和鸟类,“像龙一样围着盘旋,至少有三条。
刚刚,歌手周深紧急发声! - 天天要闻

刚刚,歌手周深紧急发声!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中央气象台18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5月3日20时至4日20时,新疆南部和东部、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东部、甘肃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新疆南部、内蒙
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难题的新方法 - 天天要闻

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难题的新方法

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分校的一位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挑战的新方法——求解高等多项式方程。多项式是涉及一个变量的幂方程,例如二次多项式:1+ 4x -- 3x2= 0 的这些方程式是数学和科学的基础,它们在数学和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