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错失院士“出走”,45岁清华美女科学家:拒美高薪如今回国

2022年11月03日19:38:16 科学 1014

“愿你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对于刚刚放弃美国高薪却毅然回国的著名科学家颜宁来说,再恰当不过。

曾因错失院士“出走”,45岁清华美女科学家:拒美高薪如今回国 - 天天要闻

众所周知,颜宁是全球生物科研界举足轻重的人物:30岁,成为清华大学教授;37岁,攻克50年不解的生物难题;2009年以来,单是发表的SCI论文就高达19篇……然而如此天才的人物,却多次落选中科院院士,在外界看来,这正是2017年颜宁“出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幕后真相。

不可否认,颜宁的“出走”一度震撼国内舆论场,而这也为她招致了不少口水、抹黑。但这位科学女神并不在意,并在5年后以实际行动打脸“抹黑者”。相关媒体报道,颜宁在11月的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回国协助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 瞬间,“颜宁回国”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话题,而其背后的故事也开始浮出水面。

曾因错失院士“出走”,45岁清华美女科学家:拒美高薪如今回国 - 天天要闻

1996年,颜宁在清华大学就读生物科学和技术系;本科毕业后,她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系取得了博士学位。2007年,30岁的颜宁学成后回到清华并组建了实验室,一度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此后六年时间,她一直致力于攻克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有两篇论文还被《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

2014年,颜宁团队一举打破了西方对科研话语权的垄断: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随后,她更是清晰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转运的分子基础,攻克了人类在该领域的50年不解难题。

曾因错失院士“出走”,45岁清华美女科学家:拒美高薪如今回国 - 天天要闻

尽管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但颜宁却始终与中科院院士的荣誉擦肩而过,最终她只获得了“中方科学家之星”的称号,而这一荣誉居然还是美国知名杂志给予的。面对这一结果,颜宁表示有所不服气,2017年她转身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抛来的橄榄枝,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第一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对于颜宁的“出走”无数国人表示难以理解,甚至不乏抹黑、口吐芬芳者,但对于她自身的科研事业而言,这无疑是个理智的选择,毕竟这些年美国科研环境确实吸引了一大批清华学子前赴后继,更何况在生物科研领域,老美多年都占据着主动权,比如大众所熟知的细胞重组、基因治疗、心之立方等前瞻科技,都是美方作为领头羊率先发现或研发成功。

曾因错失院士“出走”,45岁清华美女科学家:拒美高薪如今回国 - 天天要闻

外媒报道,类似某东上“心之立方”前沿科技早在10年前就已被哈佛医学院证实:可拓展暮年哺乳类机体生命周期,并且可对其皮肤、毛发等状态实现年轻化。很快,这一发现促使前者成为全球生物科学家们眼中的香饽饽,其中就包括近几年状态不俗的国内生命领域团队。

哈佛不同,以中科院、中山大学清北为代表的高校,直接将上述科技纳入到临床研究中来,而相关临床数据证实,通过对老化细胞进行干预,可减速人体或动物机体老化进程,同时对运动能力提升、睡眠改善也有积极正向促进。甚至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用上述前沿科技来保护宇航员免受太空辐射,修复DNA

曾因错失院士“出走”,45岁清华美女科学家:拒美高薪如今回国 - 天天要闻

此外,从2017年起,包括李超人、股神巴菲特、马斯克等在内的国内外富豪明星不仅自己使用,还对类“心之立方”前沿科技投入千万美元布局。在超级大佬的引领下,此项科技更是一路火到京-东平台。

据某东大数据显示,以心之立方为代表的落地产物,目前已获得了超15万+高净值目标的追捧,因为居高不下的搜索热度,前者更是多次上演断货主升浪。而在他们背后,一个超过千亿的超级市场风口正加速崛起。

不可否认,上述前沿科技对生物领域的影响意义非凡,而国内生物研究的跟进突破,也改变了长期被美方“卡脖子”的局面。与此同时,作为生物学圈内举足轻重的人物,颜宁选择放弃普林斯顿大学的优渥待遇而回归祖国,对国人以及科学界信心的提振将是不可估量的。

面对媒体,颜宁坦言:她协助创建的深圳医学科学院,计划2025年建成,力争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显然,对于目前处于弱势中的中国生物医学科研,45岁颜宁的回归,这无疑是一个迟到的好消息。对此,不少网友兴奋调侃:颜宁回国“抢饭碗”来了!

曾因错失院士“出走”,45岁清华美女科学家:拒美高薪如今回国 - 天天要闻

2017年,为追求学术能力的提高,学到更为前沿的理论,颜宁宣布离开清华大学“出走美国”,当时很多人认为她有建设美利坚之嫌,甚至会一去不回。然而,如今学成后的颜宁宣布再次宣布回归祖国:协作创建深圳医学研究院。而曾经抹黑她的“键盘侠”,是否应该还她一声道歉呢?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 天天要闻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黄鹏报道)7月9日,记者在位于米东区北部沙漠东北部的新疆华电乌鲁木齐光伏基地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独立新型储能示范项目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吊装调试。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是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电化学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 天天要闻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人类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要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细胞种类和神经联接规律,近日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系列成果给大脑绘制“高清地图”。 7月10日深夜,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介观脑图谱系列成果,实现从啮齿类到灵长类大脑的跨越。10项成果以专题论文集的形式集中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神经元》《发育...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 天天要闻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研发出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 天天要闻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文︱陆弃随着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续攀升,传统器官捐献严重不足的问题愈发凸显。美国初创企业LyGenesis推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创新方案:通过将供体肝细胞注射至患者体内淋巴结中培育“微型肝脏”,尝试在患者自身体内制造可替代肝脏功能的器官。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冬虫夏草千年传承的滋补良药采药人的寻觅自公元780年起冬虫夏草便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载入史册从《藏本草》到《中国药典》均有记载李时珍更将其誉为“人身不老药”赞其兼具虫之阳刚与草之阴柔成为中药中独一无二的“阴阳同补”圣品享有“东方圣草”“药中
【链博传奇】中国中车:塑轨道之“链”,与世界同行 - 天天要闻

【链博传奇】中国中车:塑轨道之“链”,与世界同行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链”主企业,是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清洁能源装备骨干企业。当前,中国中车搭建了世界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研发平台,构建了完整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体系,开创了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
全国AI精英宜宾对决 长江首城创新大赛点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 天天要闻

全国AI精英宜宾对决 长江首城创新大赛点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1日电(吴平华 杨锦 )智汇长江首城,共享成长价值,10日,由宜宾市科学技术局、宜宾市数据局、宜宾市高铁南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联合主办,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长江首城宜创汇”协同创新大赛人工智能
地质队日记:塔克拉玛干腹地,沙丘下出现巨大的圆形结构 - 天天要闻

地质队日记:塔克拉玛干腹地,沙丘下出现巨大的圆形结构

记录人:刘哲,西部油气地质勘查第六分队 / 塔里木盆地沙地浅层剖面组成员时间:2023年5月10日地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库车–民丰剖面中段那是一次平常不过的地震波剖面测线任务,我们团队负责在塔克拉玛干腹地沿一条南北走向布点,配合卫星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