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对于刚刚放弃美国高薪却毅然回国的著名科学家颜宁来说,再恰当不过。
众所周知,颜宁是全球生物科研界举足轻重的人物:30岁,成为清华大学教授;37岁,攻克50年不解的生物难题;2009年以来,单是发表的SCI论文就高达19篇……然而如此天才的人物,却多次落选中科院院士,在外界看来,这正是2017年颜宁“出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幕后真相。
不可否认,颜宁的“出走”一度震撼国内舆论场,而这也为她招致了不少口水、抹黑。但这位科学女神并不在意,并在5年后以实际行动打脸“抹黑者”。相关媒体报道,颜宁在11月的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回国协助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 瞬间,“颜宁回国”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话题,而其背后的故事也开始浮出水面。
1996年,颜宁在清华大学就读生物科学和技术系;本科毕业后,她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系取得了博士学位。2007年,30岁的颜宁学成后回到清华并组建了实验室,一度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此后六年时间,她一直致力于攻克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有两篇论文还被《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
2014年,颜宁团队一举打破了西方对科研话语权的垄断: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随后,她更是清晰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转运的分子基础,攻克了人类在该领域的50年不解难题。
尽管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但颜宁却始终与中科院院士的荣誉擦肩而过,最终她只获得了“中方科学家之星”的称号,而这一荣誉居然还是美国知名杂志给予的。面对这一结果,颜宁表示有所不服气,2017年她转身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抛来的橄榄枝,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第一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对于颜宁的“出走”无数国人表示难以理解,甚至不乏抹黑、口吐芬芳者,但对于她自身的科研事业而言,这无疑是个理智的选择,毕竟这些年美国科研环境确实吸引了一大批清华学子前赴后继,更何况在生物科研领域,老美多年都占据着主动权,比如大众所熟知的细胞重组、基因治疗、心之立方等前瞻科技,都是美方作为领头羊率先发现或研发成功。
外媒报道,类似某东上“心之立方”前沿科技早在10年前就已被哈佛医学院证实:可拓展暮年哺乳类机体生命周期,并且可对其皮肤、毛发等状态实现年轻化。很快,这一发现促使前者成为全球生物科学家们眼中的香饽饽,其中就包括近几年状态不俗的国内生命领域团队。
与哈佛不同,以中科院、中山大学、清北为代表的高校,直接将上述科技纳入到临床研究中来,而相关临床数据证实,通过对老化细胞进行干预,可减速人体或动物机体老化进程,同时对运动能力提升、睡眠改善也有积极正向促进。甚至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用上述前沿科技来保护宇航员免受太空辐射,修复DNA。
此外,从2017年起,包括李超人、股神巴菲特、马斯克等在内的国内外富豪明星不仅自己使用,还对类“心之立方”前沿科技投入千万美元布局。在超级大佬的引领下,此项科技更是一路火到京-东平台。
据某东大数据显示,以心之立方为代表的落地产物,目前已获得了超15万+高净值目标的追捧,因为居高不下的搜索热度,前者更是多次上演断货主升浪。而在他们背后,一个超过千亿的超级市场风口正加速崛起。
不可否认,上述前沿科技对生物领域的影响意义非凡,而国内生物研究的跟进突破,也改变了长期被美方“卡脖子”的局面。与此同时,作为生物学圈内举足轻重的人物,颜宁选择放弃普林斯顿大学的优渥待遇而回归祖国,对国人以及科学界信心的提振将是不可估量的。
面对媒体,颜宁坦言:她协助创建的深圳医学科学院,计划2025年建成,力争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显然,对于目前处于弱势中的中国生物医学科研,45岁颜宁的回归,这无疑是一个迟到的好消息。对此,不少网友兴奋调侃:颜宁回国“抢饭碗”来了!
2017年,为追求学术能力的提高,学到更为前沿的理论,颜宁宣布离开清华大学“出走美国”,当时很多人认为她有建设美利坚之嫌,甚至会一去不回。然而,如今学成后的颜宁宣布再次宣布回归祖国:协作创建深圳医学研究院。而曾经抹黑她的“键盘侠”,是否应该还她一声道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