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解决难题!东北师大公开发表“硬核”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2022年10月13日19:01:13 科学 1762

柔性可穿戴生物电子器件在个人健康管理、药物输送、运动监测和电子皮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日,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周明教授团队在柔性可穿戴生物电子器件领域取得了系列进展。

团队采用独特的“贴近皮肤穿戴”策略,率先提出“离心管中的柔性生物燃料电池(命名为iezTube)”的概念,解决了以往“穿戴在皮肤上”的汗液生物燃料电池在穿戴环境中,难以直接产生稳定电能的难题(图1)。

首次!解决难题!东北师大公开发表“硬核”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天天要闻

图1 离心管中的柔性生物燃料电池(iezTube)示意图

该成果以“离心管中的柔性生物燃料电池(iezTube):用于可穿戴绿色能量收集的完全独立的生物燃料电池(Flexible Biofuel Cell-In-A-Tube (iezTube): An Entirely Self-Contained Biofuel Cell for Wearable Green Bio-energy Harvesting)”为题,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周明为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王静娟为第一作者。

团队采用独特的多因素校正策略,首次设计了双功能全集成可穿戴汗液和伤口渗出液传感器,克服了利用一个全集成可穿戴传感器对两种表皮无创体液的可穿戴、动态和准确监测的工程挑战(图2)。

首次!解决难题!东北师大公开发表“硬核”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天天要闻

图2 双功能全集成可穿戴汗液和伤口渗出液传感器示意图

该成果以“一种用于汗液和伤口渗出液中多种标记物监测的双功能全集成可穿戴传感器(A Bifunctional Fully Integrated Wearable Tracker for Epidermal Sweat and Wound Exudate Multiple Biomarkers Monitoring)”为题,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微小(Small)》上发表。周明和薄祥洁副教授为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裴心怡为第一作者。

周明是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析测试中心主任、纳米生物传感分析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2015年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引进计划、2018年获吉林省青年科技奖。2022年1月起,周明受邀担任Wiley出版社旗下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电分析(Electroanalysis)》副主编(图3)。

首次!解决难题!东北师大公开发表“硬核”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天天要闻

图3 周明教授应邀担任Wiley出版社旗下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电分析(Electroanalysis)》副主编

周明团队一直致力于柔性可穿戴生物电子器件的设计、构筑与开发,近年在柔性可穿戴生物电子器件领域发表系列工作(Nano Energy, 2021, 86: 106061;ACS Sensors, 2021, 6(1): 275–284;Analytical Chemistry, 2022, 94(3): 1890-1900;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2, 14(7): 8664–8668)。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

延伸阅读: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学院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教学科研团队由具有国际视野、在学科领域有高知名度和学术影响拔尖人才和有学术竞争力的青年骨干教师组成,保证了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有多个省部级以上学科平台,如:动力电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有机功能分子设计与合成重点实验室,纳米生物传感分析高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锂离子电池工程实验室,吉林省胶体化学与分离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中学化学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基地等。

首次!解决难题!东北师大公开发表“硬核”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天天要闻

几十年来,学院在优质的人才队伍和高级别的学术平台支撑下,凝练出多个具有特色的优势学科方向:无机化学多酸研究为特色方向,已成为我国丰产元素多酸化学研究重要基地和著名国际多酸化学研究中心之一;物理化学专业以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为代表的功能材料研究为特色方向,坚持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领域实现多项专利成果转化,并开始与企业合作新产品研发;有机化学以杂环合成化学研究为特色方向,近年来在国际有影响力期刊发表一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并受邀在Chem. Rev.等顶级综述类杂志上介绍该领域工作。

欢迎关注"东北师范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关于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东北师范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官网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地球体温计发出警报:本世纪末或将失去80%冰川 - 天天要闻

地球体温计发出警报:本世纪末或将失去80%冰川

在尼泊尔语中,珠穆朗玛峰被称为“萨加玛塔峰”。近日,首届 “萨加玛塔对话”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落下帷幕。这场国际会议以 “气候变化、山地与人类的未来” 为主题,吸引了全球气候专家、政策制定者和环保组织代表,共同探讨山地生态系统在气候危机中的脆弱性及应对之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视频致辞中称,尼泊尔在...
雷军回应美的研究小米 - 天天要闻

雷军回应美的研究小米

5月19日,@雷军 发文回应美的方洪波谈小米,“美的是非常优秀的企业,我们两家相互学习,做更好的家电产品,共同推动产业发展。”此前,美的方洪波在接受采访时称:“小米总裁卢伟冰去年来过一趟美的,给我们演示了一个 PPT,他们有宏大的愿景,大致是三年时间手机销量要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十年内要成为世界前五;大家电是...
多地直冲40℃以上 这场大范围高温还要热多久?专家解读 - 天天要闻

多地直冲40℃以上 这场大范围高温还要热多久?专家解读

眼下,我国北方正在经历今年首场大范围高温过程,多地开启“烧烤模式”,局地气温直冲40℃以上,河南、河北多地突破当地5月同期最高气温纪录,北方冬小麦区可能出现2至4天的干热风天气。为何高温这么强?还要热多久? 河南河北多地热到破纪录 为何高温这么强? 昨天(5月18日)开始,北方今年首场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来袭,...
动物世界的恐怖:野牛和狼群的生存搏杀,难说谁是赢家|传奇 - 天天要闻

动物世界的恐怖:野牛和狼群的生存搏杀,难说谁是赢家|传奇

长白山余脉与松嫩平原交汇地。一侧是起伏连绵的山岭和茂密的森林,一侧是浩瀚的草原。这里居住着一群黑尾野牛和一个灰背狼群。牛王“钢锥”是母牛,它有一对锐利的犄角,故得此名。狼王是“灰背”。它经常带领狼群出其不意地猎杀野牛。狼牛之战,构成了这片原
天开“黑科技” 快速拉近与未来距离 - 天天要闻

天开“黑科技” 快速拉近与未来距离

企业是创新的主角。“2025天开论坛”发布的“天开善成”系列产品及服务,充分展示了企业的发展动能与潜力,更是天开园创新能量的集中迸发和创新生态的集中体现。论坛期间,多家科技企业携重磅成果亮相,展示了天开实力与天津这片科创发展沃土的美好前景。
如果龙这个物种真的存在,那么用科学角度看,它是怎么飞起来的 - 天天要闻

如果龙这个物种真的存在,那么用科学角度看,它是怎么飞起来的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龙是中国传统“生物”,一直以来在咱们心中都有特别重大意义,虽说西方也有龙这个概念,可它与咱们中国龙有着特别大差距,仅仅是外形方面,就完全是两个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