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省地质局_地质新闻】
今年以来,第二大队物化探勘查院(以下简称“物探院”)积极适应发展所需,业务领域已从传统的地勘行业向城市勘察、公路建设、铁路勘测、桥隧专项检测、环境灾害治理等领域拓展,1-8月份已完产值2000余万元,正以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人人尽责,构建物探发展新格局
2021年底,地勘事业单位改革为物探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原有色五队和原赣西北队物探资源和技术整合几个月后的实践证明,资源调配、技术革新的“双结合”产生了“1+1>2”的效果。
真正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形成新的发展亮点,关键要有创新意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物探院领导班子按照“经营+管理+技术”的模式,根据个人特长进行分工,切实做到管理不交叉、不重叠、全覆盖,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干劲和闯劲。在科学分析市场行情后,班子成员及时调整思路、寻找出路,提出了“1+1”发展思路(即物探找矿+工程物探),在坚守传统物探找矿领域的同时,聚焦工程安全保障、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为城市发展提供专业服务,促进延伸产业链不断拓展。
在全院上下共同发力下,今年前8个月该院已确认的合同产值达2500万元,已实施各类项目29个,其中超500万元项目有2个,形成了稳中求进的良好局面。
深耕市场,搭好互联互通“大舞台”
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精准对接项目是防范风险、提升口碑的有效途径。“所有项目必须自主经营,每个项目都要保证品质,既要锻炼队伍,还要见效益。”物探院领导班子在选择项目时,观点不谋而合。
经过前期积累,该院已熟悉掌握主动源声波探测技术、地震散射勘探技术、三分量频率谐振等多种物探新技术,已经熟练运用于工程物探、城市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
在开展的浙江乌溪江引水工程物探项目、景德镇陶溪川旅游景区物探项目等传统项目时,该院注重融入新手段新方法,促使项目完成更加有质量,得到新老业主的肯定。
今年,借大队和九江5个县级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契机,物探院把握主动,蹭热度、抢机遇,与相关业务部门紧密对接,承揽项目600余万元,融入县域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工程市场开始活跃。物探院“嗅”到商机,立即引进排水管道CCTV检测、QV检测、声纳探测技术,组织人员赴省外进行培训,有10人已取得排水管道检测及评估证书、企业作业证书,并且在一个月时间内顺利取得了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城镇排水管道检测资质。今年已先后承接相关业务十几个,开辟新领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主动声源PE管道探测仪器用于瑞昌市排水管网整治工程非金属管道探测
物探院在拓宽业务的同时,时刻牢记肩负的公益使命。年初,该院就成立了应急小组,专门为地方抗洪抢险、地灾应急、城市保障等提供技术支持。听闻永修县一水库库底发现管涌,技术人员便迅速赶赴现场,查明了三处管涌点和管涌通道。公益事业没有区域之分,今年6月,基于相关部门的信任,技术人员受邀到浙江衢州,对七里乡隧道内的大量涌水涌泥进行勘查,为抢险方案提供了可靠的物探依据。

技术人员在衢州隧道勘查项目进行作业
练好内功,助力服务水平再升级
技术人员因项目的历练而更加成熟和专业,项目因技术人员的参与而更加高质高效,他们彼此相得益彰。物探院现有正式职工17人,高级工程师7人、工程师6人,是一支名副其实专业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技术队伍。
物探院非常注重技术能力提升,紧跟国内固体矿产物探勘查技术、工程物探技术前沿,每年均组织骨干技术人员参加国内物探新技术交流会,为技能提升、业务扩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物探院曾在首届江西省地质勘查行业物探职业技能大赛中,一举获得个人第一名、团队第二名的好成绩……每一项荣誉的取得,都是对技术人员的最佳肯定。
“机会不是等来的,只要保持踔厉奋发的精气神,苦干实干的作风,物探事业的发展动力会更足!”展望未来,全院职工信心满怀。
(第二大队 喻亚飞 屈亚灿)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