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科学家获诺奖花絮:一直以为自己是同性恋,直到遇见一个女人

2022年10月04日01:30:16 科学 1135

瑞典科学家获诺奖花絮:一直以为自己是同性恋,直到遇见一个女人 - 天天要闻

尼安德特人已灭绝32000年了,不过今天,这些史前人类却让一位科学家获得了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他就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的所长,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

根据诺奖委员会的说法,帕博获奖是因为他对“已灭绝古人类的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其成就主要有:

首创从尼安德特人骨骼中提取、排序和分析古代DNA的方法

发现非洲以外的现代智人身上流淌着尼安德特人的血液

发现尚未被识别的丹尼索瓦人

有趣的是,帕博还有个花絮,他曾一直认为自己是同性恋,直到遇到一位具有男人气的女性灵长类学家,才陡然发现,自己原来是双性恋,两人因而愉快地结婚,生育了一子一女,不知道这是不是为他的科学研究带来了灵感和贡献。

帕博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尼安德特人,那么尼安德特人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可以给帕博带来诺贝尔奖呢?

瑞典科学家获诺奖花絮:一直以为自己是同性恋,直到遇见一个女人 - 天天要闻

地球生命35亿年前诞生,从一个单细胞不断分裂增殖,终于在约600万年前,现代人类的祖先抛弃自己的兄弟黑猩猩,独自演化,走上了地球生命的权力之巅,主宰一切。

230万年前,第一种被认为是人类的动物能人出现,会使用原始石器。

200万年前,人类祖先直立人出现,以采集、渔猎为生,会使用打制石器,会用火并保存火种。

大约在70万年前,一位直立人海德堡人生了两个孩子,一个演化为尼安德特人,一个演化成我们——现代智人。(这一点还有争议)

瑞典科学家获诺奖花絮:一直以为自己是同性恋,直到遇见一个女人 - 天天要闻

智人生活在非洲,尼安德特人一直生活在欧洲及亚洲部分地区,早期两者倒也相安无事,但一部分智人130000-100000年前走出非洲,进入近东地区,以及后来进入欧洲,冲突就不可避免。

当时的尼安德特人比我们智人祖先更强壮,体重男平均77.6公斤,女66.4公斤,但身高比我们低,男168/女156对智人的176/163,完全就是超重了,可以说非常强健,这一点从他们的肺活量9升(男),对我们的6升(男),也可以说是完全碾压。而且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男1640/女1460cc,也大大超过史前智人男女的平均水平1478cc。

看起来尼安德特人又壮又聪明还有力量,为什么会灭绝呢?

瑞典科学家获诺奖花絮:一直以为自己是同性恋,直到遇见一个女人 - 天天要闻

帕博的研究证实了此前的猜想,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有过基因交流,目前除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外,所有现代人身体中都有1%到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而我们东亚人更高,约2.3%到2.6%,超过了西亚和欧洲人的1.8%到2.4%。

既然有着基因交流,那就意味着发生了某种不可名状的接触,这些接触有可能是“自由恋爱”,也有可能是“强买强卖”。从智人习惯于灭绝一切的霸道作风来看,尼安德特人可能也是遭遇了不测。

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还有可能是尼安德特人生活范围较窄,一直近亲繁殖,导致人口规模一直比较小,他们和智人相遇时,可能只有10000到70000人,不到智人的十分之一。而智人则是迅猛增长,7万年前因印尼多巴湖超级火山爆发,开始走出非洲时,可能只剩2000到10000人,到1万年前就增加到了500万,而尼安德特人是在约32000年前灭绝的(遗骸标本,相关文化和石器遗迹最晚存在于22000年前),真的可能是此消彼长,竞争失败了。

还有就是尼安德特人实在太过生猛,喜欢和猛兽搏斗,专门猎杀大型猎物,然后自己人也经常发生暴力行为,导致死亡率高,79-94%的遗骸显示有严重创伤愈合的证据,80%以上的人在40岁之前就会死去。

另外就是尼安德特人的生育率很低,而婴儿死亡率却异常高,达到了43%。

瑞典科学家获诺奖花絮:一直以为自己是同性恋,直到遇见一个女人 - 天天要闻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分离后,还演化出一个姊妹人种丹尼索瓦人(暂定),这是帕博分析了西伯利亚南部阿尔泰山丹尼索瓦洞的遗骸DNA后发现的,丹尼索瓦人17%的基因来自尼安德特人。而在澳大利亚及附近的原住民、波利尼西亚人斐济人印度尼西亚东部人等现代人中,也有5%的丹尼索瓦人基因,说明丹尼索瓦人曾经南下与当地土著融合。

而东亚人身上也有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分别来自北方和南方,因而可能在多个时期和北下及南上的丹尼索瓦人有过混血。

所以看看,智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曾经在欧亚非澳四大洲的土地上,演绎过许许多多分离与融合、爱与恨、情与仇的生命大戏,最后以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谢幕,退出地球历史舞台告终,智人也终于除掉最后的兄弟姊妹,独自站到了地球生命演化的最高峰。

硝烟已经散去,历史已经过去,回过头去再看看我们一路走来的血雨腥风,不也是挺有意思的吗?而帕博的古基因学研究,就是两大分支之一,另一支是遗骸和遗迹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获得更丰富的知识,更好地走向未来。

比如,有趣的是,同样是帕博2020年的研究,就发现人类3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变异,成了新冠病毒的一个主要遗传风险。这个变异是6万年前从尼安德特人那里遗传下来的,让16%的欧洲人,50%的南亚人染上病毒后病情更容易恶化,需要呼吸机的风险增加了3倍,孟加拉国更高达63%,东亚、非洲、中东则几乎不存在。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