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2诺奖|中国科研工作者也开始了古DNA研究,未来或许能找到“华夏人”

2022年10月03日23:14:32 科学 1459

10月3日,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开奖。瑞典生物学家、进化遗传学专家斯万特·帕博,因为在“关于已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方面的贡献而最终获奖。他的研究成果,创立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古基因组学”,解释了人类为何独一无二。在他的影响下,中国科研工作者也开始了古DNA的研究,探索人类进化历程,未来,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个“华夏人”。

聚焦2022诺奖|中国科研工作者也开始了古DNA研究,未来或许能找到“华夏人” - 天天要闻

他创立的“古基因组学”是干啥的?

研究我们身上的DNA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人类一直对自己起源深深着迷。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与地球上此前的生物有什么关系?是什么让我们——智人——与其他古人类不同?

斯万特·帕博通过他的开创性研究,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对人类已经灭绝的亲戚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公开资料显示,帕博是第一个测出3万年前已经灭绝的古人类DNA序列的人。这门开创性研究催生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古基因组学。通过揭示现今人类和已灭绝人类的遗传差异,他的发现为人类探索自身的独特之处奠定了基础。

什么是古基因组学?这要回溯到一个概念,古人类学。在知乎“2022诺贝尔奖巡礼”中,知乎答主郭昊天这样解释道,古人类学有一个很长的英文名Paleoanthropology,很有哲学意味,是研究人从哪来,到哪去的一门学科,而加上了“基因”二字,研究的方向则更加细致,是研究我们身上的DNA从哪里来,到哪去的学科。

古基因组学采用分子生物学的证据,对过去人类的进化、历史、和重大变迁,进行推测。通过提取古代人类化石样本的DNA,然后重建他们的基因组信息,并从中分析出一些问题来。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传超在《古DNA实证中花源流史》中介绍,帕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古DNA研究以来,一直在为探索古DNA实验技术和建立古DNA研究标准而努力。随着分子克隆、PCR、二代测序技术、引物延伸捕获和液相杂交捕获等扩增和测序技术的不断涌现,古DNA研究已逐渐成为一个用途广泛、极有发展前景的领域。

他研究的“尼安德特人”和我们有啥关系?

有着共同祖先,现代人类还有他们的基因

知乎答主郭昊天表示,斯万特·帕博的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主要有这样几项:1997年,首次测序了尼安德特人的线粒体基因组。2002年,发现了FOXP2基因。这个一度被认为是“人之所以为人”最重要的,让我们有语言功能的基因。2010年,完成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测序草图。

这里的“尼安德特人”,很多人也许第一次听说。研究证据表明,解剖学上的现代人类——智人大约在30万年前首次出现在非洲,而我们最亲近的“亲戚”尼安德特人则在非洲以外发展,并在大约40万年前至3万年前居住在欧洲和西亚,之后便灭绝。大约7万年前,智人群体从非洲迁移到中东,并从那里迁徙散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因此,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在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共存了数万年,但是,对于我们与已灭绝的尼安德特人的关系,我们了解多少呢?

作为知名古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对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并在2010年发布了第一个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表明,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最近的共同祖先生活在大约80万年前。比较分析表明,比起居住在非洲的现代人类,欧洲或亚洲的现代人类的DNA与尼安德特人的DNA更相似。这意味着在数千年的共存过程中,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相互杂交。具有欧洲或亚洲血统的现代人类大约有1%-4%的基因组来自尼安德特人。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古人类?

探索人类进化历程,未来或许能找到“华夏人”

帕博的另一个震惊世人的成果是,发现了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古人类:丹尼索瓦人。帕博还发现,在大约7万年前从非洲迁徙出来之后,从这些现已灭绝的古人类到智人身上已经发生了基因转移。这种古老的基因流动对当今人类仍然具有生理意义,例如可以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对感染的反应。

一个具体的例子是在现在人类中存在的丹尼索瓦人的EPAS1基因,它赋予了个体在高海拔地区生存的优势,并且在当今生活在西藏的人中很常见;另一个例子是,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影响了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感染产生免疫反应的方式。

诺奖官方表示,帕博的发现使我们对人类的演化史有了全新的理解。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资源,能被科学界广泛使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演化和迁徙。由于斯万特·帕博的发现,我们得以了解,来自我们已灭绝的近亲物种的古基因序列,影响了当今人类的生理机能。

斯万特·帕博还有个著名弟子付巧妹,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付巧妹在德国马普学会莱比锡进化人类学研究所获演化遗传学博士学位,帕博正是她的导师。知乎答主李雷通过知乎“2022诺贝尔奖巡礼”介绍,一直以来,我们的古人类研究,要不就是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或者是丹尼索瓦人,对东亚、东南亚、美洲和澳洲土著人有基因贡献。现在付巧妹主导国内的古DNA研究,说不定能找到一个“华夏人”。

(来源:扬子晚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