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先生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到,如果说这个世界是一个人形的生物制造出来的,他是不会相信的。但是这个世界的组合和运行,处处都显示出人工的痕迹,并不像自然形成的。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杨振宁先生认为的确是有超级力量创造了这个世界。
其实杨振宁先生的这段话也值得修正。所谓的人形,指的是五官四肢和一个躯干组成的这种形状,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这些人的形状。然而在历史上,这种形状的人只是诸多人形中的一种,人还有其他千奇百怪的长相。可能有的读者朋友认为老严在证明这些观点的时候,动辄提出《山海经》。当然《山海经》的确是距离我们能接触到的最近的书,也是描写上古社会最全面的书,所以提出来毫无问题。
而在其他书当中,和今天的人类外形大相径庭的人也并不罕见。司马迁是不相信上古时代的那些人类存在过的,然而他依然避免不了要写到上古那些在我们看来是异型的人类。比如他曾写到楚国的祖先鸟首人身,写到秦始皇墓里的长明灯是用鲛人的油做成的。这两种外形的人,在《山海经》当中都出现过。
在国外也有过大量异型人类的记载。人首蛇身的美杜莎,是一个邪恶的生物,出现在希腊神话里。在埃及神话中,还有牛头人身的巨大怪物。希腊神话中还有人头马身的生物,名叫雷米·马丁,而在《山海经》当中同样有这么一个生物,名叫英招。埃及神话里的狮身人面生物,到今天金字塔旁还有他们的塑像。
当然老严指出杨振宁先生的局限性,并不是否认他的观点。事实上他的观点也没有观点,因为他已经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大量的人工痕迹,但并没有指出创造这个世界的到底是谁。老严同样没有答案。也许整个世界都还没有找到答案。
当然,整个世界指的是今天地球这个世界,或者说地球上的人类眼界和思想能够达到的宽度。有资料能够表明,距今五六千年到一万年之间的阿努纳奇,他们是知道答案的。至少说知道其中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对人类来说已经是望尘莫及了。
阿努纳奇来自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苏美尔人管它叫尼比鲁星。这是一颗很任性的星球。太阳系的其他行星都是以太阳为中心绕行的,这颗星球虽然也围绕太阳飞行,但太阳并不在它运行轨迹的中心点。这颗星球的飞行轨迹是一个扁扁的椭圆形。此外,太阳系的其他行星都被侦察到了,我们都知道这些行星的具体样子,只有这颗尼比鲁星,虽然根据各种推演已经证明它的存在,但是至今人们依然没有找到它的踪迹,更不知道到底长什么样子。
月亮和地球之间,地球和太阳之间,太阳和他的各行星之间,各行星和自己的卫星之间,以及太阳系和它的相邻星系之间,互相都有力的作用。而正是这些复杂的力学关系,维持了宇宙的相对稳定。因此宇宙可能是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之中,大到整个宇宙、整个银河系,小到一粒尘埃、一个原子,互相之间都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相互作用。
所以有人曾经提出一个看起来很夸张和大胆的假设,认为宇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生物,每一个星球都是这个巨大生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就像我们每个人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一样,星球就是宇宙的分子。从视觉上来看,这个假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任何一样东西,当被无限放大之后,比如放大到分子甚至原子级别的时候,呈现出来的景象的确和宇宙结构很相似。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把眼前的东西无限放大,因此难以理解;其实有个途径很简单,看化学实验时用的分子结构图就知道了。
根据这种假说,宇宙事实上是一个循环结构。当把宇宙无限缩小之后,就会变成一个个体,至于这个个体的长相是不是人形,那不得而知,因为我们并没有掌握宇宙的全貌。而个体之间是虚空。当然如果把宇宙放大,每当放大到一定的级数,就会看到新的个体。而这些新的个体,内部的结构和宇宙的结构是差不多的,可以算作是一个小宇宙。宇宙的结构就这样循环下去,具体有多少级,那也不得而知。
而循环论证是中国文明的基本理论之一,早在几千年就已经有了。根据老严在本书的推算,这个理论产生于伏羲女娲时代,产生于阿努纳奇对宇宙的深刻认识。这里还有一个证据,虽然不是那么充分,但是老严相信总有一些读者喜欢采纳。那就是产生于上古时期的太极图,和银河系的表面正好吻合。如果太极图真的来源于银河系的结构,那可以确凿证明伏羲女娲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这足以说明,在地球上,当今人类科技并不是地球有过的最高度,在距今七八千年前,来自尼比鲁星的高等文明,我们今天望尘莫及。而且这不仅仅是推论,他们的很多高科技痕迹今天依然留在地球上。金字塔建设于上古时代,这是大家的共识,而且有科学依据的,而建设金字塔所用到的科技,对我们今天来说是一个尚未解开的谜团。当然更大的谜团是金字塔到底干什么用的,我们更是一无所知。
种种迹象表明,地球上不但有过高科技,而且我们所处的地球是被改造过的。甚至我们可能生活在某种神秘力量的监视之中,甚至掌控之中。而如果这些都能够被破解,对于地球来说进步是几何级的。在世界其他地方,纵然有金字塔,有巨石阵,有玛雅文明,有遍布各海域的水底城市,但是真正形成理论,并且有实际描述的,只有中华文明。
因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被大洪水毁灭的文明。而一本《山海经》可以让我们跨越大洪水这一道惊天障碍,比较全面地看到上古社会的真实情景。苏美尔泥版文书虽然有同样的作用,在没有中华文明中的这些文化这么系统和全面,可探究性并不高。
所以老严并不是从进化的角度,也不完全是从考古的角度,而是从古典记载、神话传说等角度来追溯中华文明,来探讨中华文明的源头。偏偏这条道路可以把整个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贯通,而且并没有牵强附会的地方,老严自己也曾经觉得是奇迹。
之所以作这个溯源,固然想解决中华文明到底从哪里来的问题,但更为关键的是,老严希望能提供一个社会发展弯道超车的机会,让我们能直面上古高等文明,研究其中的科学内涵,学习阿努纳奇的科学理论和实践。这条路肯定会被很多人怀疑,被很多人否定,被很多人认为老严的精神出了问题。但是老严坚信,走这条路,别说什么超英赶美,这是中国人引领地球走向宇宙的机会。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财富,如果我们不去使用,甚至粗暴否定,那是暴殄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