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实验中,科学家在机器人骨架上培养了活细胞

2022年07月13日18:21:12 科学 1934

在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实验中,科学家在机器人骨架上培养了活细胞 - 天天要闻

实验装置特写

虽然人类在培养人体细胞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目前人类对人体细胞的培养都是在细胞培养皿中进行,是一种典型的静态培养,这种培养人体细胞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像人体肌腱细胞这类的需要弯曲和伸展的“柔性组织”则无法在细胞培养皿中正常培养。

在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实验中,科学家在机器人骨架上培养了活细胞 - 天天要闻

针对静态环境下培养人体细胞的缺陷,牛津大学和机器人公司Devanthro组成的研究团队联合开展了一项最新的研究:在机器人骨骼中培养人体肌腱细胞并且培养成功的人体肌腱细胞可以被拉伸、按压和扭曲。相关研究的详细内容已于2022年5月26日发表在了Nature上,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科普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吧!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人体的肌腱

在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实验中,科学家在机器人骨架上培养了活细胞 - 天天要闻

肌腱是连接人体肌肉和骨骼的结缔组织,具有向各个方向伸展和弯曲的能力。

为什么培养人造肌腱细胞如此困难?

在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实验中,科学家在机器人骨架上培养了活细胞 - 天天要闻

容纳细胞材料构造的柔软透明装置

在过去几十年间,人们已经将人工培育的皮肤细胞、软骨组织等成功植入到了人体中,但是研究人员一直没有能攻克人造肌腱细胞培育的技术难题。这是因为在传统静态环境中培养的肌腱细胞不具备人体组织的灵活性,即使研究人员使用目前最先进的生物反应器,培养出来的人工肌腱细胞也无法模拟人体肌腱细胞的运动幅度和状态。

如何培育达到符合人体运动范围和幅度的肌腱细胞?

在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实验中,科学家在机器人骨架上培养了活细胞 - 天天要闻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设想使用外部刺激来培育肌腱细胞,因为根据先前的研究,对细胞进行不同程度的机械刺激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于是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机器人公司Devanthro制造了一个模仿人类肩膀及其动作的机器人骨架,并将人体细胞注入到基于机器人设计的一个全新的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培养,同时将这个生物反应器连接到了机器人骨架上,并且这个机器人骨架可以模拟人体肩关节的运动(当人类肌腱细胞自然生长时,会发生如拉伸、压缩和扭转的机械应力),因此类似的模拟运动有助于人工肌腱细胞的生长。

在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实验中,科学家在机器人骨架上培养了活细胞 - 天天要闻

人形手臂 ( Devanthro ) 的原始设计图

在经过两周左右的培养后,研究人员发现,新生物反应器中细胞的生长状况与传统的静态培养的细胞的生长状况相比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和变化,在机器人骨架中培养的肌腱细胞的增殖速度比在静态环境中培养的肌腱细胞的增殖速度快,并且表现出不同的基因表达

在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实验中,科学家在机器人骨架上培养了活细胞 - 天天要闻

显微镜下的人工培育的肌腱细胞

最后总结:

这项研究证明在机器人骨架上培养人类细胞是可行的。但是就目前的这个试验来说,研究人员还不能完全确定新培养的细胞是否达到了人体正常肌腱细胞的功能。接下来还有很多测试需要做,比如研究人员要研究哪些生物反应器材料最适合使用,哪些细胞类型对机械应力的适应最好,以及哪些机器人的运动方式对生长人体组织最有用等。

在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实验中,科学家在机器人骨架上培养了活细胞 - 天天要闻

完整的实验装置图

小编认为未来基于人形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将是未来人工培育细胞的重要形式,期待未来这项研究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

作者|康红

来源|郑州市第二届科普征文大赛投稿入选作品

声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号立场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美国科学家是否会参与研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方回应 - 天天要闻

美国科学家是否会参与研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方回应

据中国网,6月2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等介绍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法新社记者:美国法律禁止美国和中国开展太空领域合作,首先您对此有什么评论和看法?第二,美国科学家是否会参与研究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样本? 卞志刚:谢谢您的提问。在同美方开展航天领域合作交流上,...
嫦娥六号“回家”这一天还有特殊意义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回家”这一天还有特殊意义

2024年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等待点火起飞的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动画模拟画面)。画面中,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展开。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门给药 - 天天要闻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门给药

在住院医嘱审核中,我发现了几例米索前列醇片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例如,一位产妇在剖宫产后,尽管接受了缩宫素注射,子宫收缩仍然不佳,随后使用了0.4mg米索前列醇片肛门给药预防产后出血。这引发了我的思考:肛门给药米索前列醇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是否合理有效?米索前列醇,其为天然前列腺素E1的类似物,能够抑制胃酸的...
消防实验:车窗被炸飞10米远,降温喷雾使用不当会爆炸 - 天天要闻

消防实验:车窗被炸飞10米远,降温喷雾使用不当会爆炸

炎炎夏日,暑气逼人。“摇一摇、喷一喷,一秒降温、迅速制冷”的降温喷雾又开始流行,但6月28日大兴消防的一场实验揭示,降温喷雾在车内密闭空间使用时,如果遇到明火,会引发爆炸和起火。消防部门提醒,谨防“降温神器”变“伤人利器”!6月28日,北京最高气温36摄氏度,下午2点多,迎来一天中最热的时间。在北京市天交报...
鸟中“大熊猫”现身淮河蒙洼蓄洪库 - 天天要闻

鸟中“大熊猫”现身淮河蒙洼蓄洪库

大皖新闻讯6月27日早上6时许,阜南县摄影爱好者在淮河蒙洼蓄洪库,再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并且出现了青头潜鸭与二级保护动物水雉同框的精彩画面。
喜讯!马钢参与项目,获国家级奖项! - 天天要闻

喜讯!马钢参与项目,获国家级奖项!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马钢矿业罗河矿参与合作研究的“地下金属矿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据了解,罗河铁矿电机车无人驾驶系统研究作为该获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高带宽无线通信、电机车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