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2022年07月05日01:18:17 科学 1013

此时此刻,全球科学界和天文学界都在迫切地等待7月12日这一天的到来,因为韦伯太空望远镜的首张彩色图像将在7月12日正式对外公布,现在已经是7月了,只有几天功夫了,很快就能见到由韦伯望远镜拍摄的首张彩图了。

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 天天要闻

在最近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宇航局科学任务理事会 (SMD) 副局长Thomas Zarbuchen公开透露:这将是有史以来最清晰的宇宙视图,以及系外行星光谱,视图非常漂亮,漂亮得让人流眼泪。

尽管韦伯望远镜的首张彩色图片还没有公之于众,但其实测试图早就已经出来了,Zarbuchen将韦伯望远镜测试图像与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SE)和斯皮策太空望远镜(SST)图像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 天天要闻

从图像就可以看得出来,韦伯望远镜(JWST),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SE)和斯皮策太空望远镜(SST)都对同一个遥远的星系进行了拍照,结果是韦伯望远镜(JWST)图像最为清晰,SST次之,WISE最差。

几个月前,韦伯望远镜(JWST)把镜头对准了距离地球约2000光年的大熊座方向(HD 84406),再次拍摄了一张测试图像,图像看起来非常清晰,这说明调试工作已经结束了,可以正式拍照了。

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 天天要闻


根据Zarbuchen的说法,韦伯望远镜(JWST)首张彩色图像将是有史以来超深场的宇宙图像,远远超过哈勃超深场图像,要知道哈勃超深场图像包括了位于天炉座方向的10000个星系,它们的年龄、颜色和距离各不相同。

哈勃超深场图像还显示了100多个最古老的星系,它们在图像中以深红色的颜色显示,也就是说这些星系已经在宇宙中存在了120亿多年,最古老的星系可以追溯至宇宙大爆炸后8亿年,历史可以说是非常古老。

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 天天要闻

而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超深场宇宙图像将会包括更多的星系,甚至有可能包括超过100000个星系,现在,天文学家正在继续收集JWST数据,用以生成有史以来最高清的宇宙图像。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是有史以来最强大、最复杂、最昂贵的望远镜,价值超过100亿美元,口径达到6.5米,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的5倍,它有着有史以来最复杂的镜子系统、最先进的遮阳板。

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 天天要闻


为了校对18片镀金的反光镜,NASA工程师们用了近3个月的时间,直到今年5月下旬,18片镀金反光镜的校对工作才宣告结束,开始测试对焦遥远的星系,于是才有了上述的几张测试图像。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运行在150万公里外的拉格朗日L2点,这是地球附近5个引力平衡点之一,很可惜,即便距离地球这么远了,也难逃被流星体袭击的命运,刚去拉格朗日L2点才几个月,就被一颗流星体击中了。

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 天天要闻


流星体击中了18片镀金反光镜中的一片,由于流星体只有2毫米左右,镀金反光镜并没有被击穿,但留下了一个约为2毫米的痕迹,导致完整的镜面受损,这片2毫米的痕迹多多少少会对图像造成一定影响。

这也是发射以来遭受最严重的一次损坏,之前也遭受过两次袭击,但是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尽管韦伯太空望远镜在设计之初就有考虑到流星体撞击的问题,但没想到这一次流星体撞击竟会让镜片损坏。

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 天天要闻


为什么一个直径只有2毫米的流星体会造成如此之大的损坏呢?这是因为流星体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有的流星体飞行速度超过7.9公里每秒,没错,是一秒飞行7.9公里,快得不可思议,是子弹速度的好多倍。

韦伯太空望远镜虽然跟地球是相对静止的,但是要以太阳作为参照物,韦伯太空望远镜则是以极快的速度在围绕着太阳飞行,速度达到了每秒29.78公里。

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 天天要闻


如果流星体是与韦伯望远镜相对飞行,相对速度有可能会超过30公里每秒,即便是极小的一颗流星体,也是一颗超级子弹,所以,韦伯太空望远镜镜面受损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另外,太空中的流星体非常多。

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 天天要闻


有消息称,韦伯太空望远镜开始对太阳系内的三颗彗星进行观测,每颗彗星来自不同的彗星家族,一个是木星家族彗星-博雷利彗星,第二颗是一颗主带彗星-瑞德彗星,第三颗是“机会目标彗星”,例如星际来客“奥陌陌”。趣有料的科学内容请关注唯一的微信公众号:有趣探索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 天天要闻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体世界里,免疫系统就像是守护健康的“齐天大圣”,时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准打击敌人,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的“妖精”,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自我”与“非我”的识别。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妖怪们变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图蒙混过关。人体里也一样,各...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 天天要闻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保密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七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