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2022年07月05日01:18:17 科学 1013

此时此刻,全球科学界和天文学界都在迫切地等待7月12日这一天的到来,因为韦伯太空望远镜的首张彩色图像将在7月12日正式对外公布,现在已经是7月了,只有几天功夫了,很快就能见到由韦伯望远镜拍摄的首张彩图了。

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 天天要闻

在最近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宇航局科学任务理事会 (SMD) 副局长Thomas Zarbuchen公开透露:这将是有史以来最清晰的宇宙视图,以及系外行星光谱,视图非常漂亮,漂亮得让人流眼泪。

尽管韦伯望远镜的首张彩色图片还没有公之于众,但其实测试图早就已经出来了,Zarbuchen将韦伯望远镜测试图像与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SE)和斯皮策太空望远镜(SST)图像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 天天要闻

从图像就可以看得出来,韦伯望远镜(JWST),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SE)和斯皮策太空望远镜(SST)都对同一个遥远的星系进行了拍照,结果是韦伯望远镜(JWST)图像最为清晰,SST次之,WISE最差。

几个月前,韦伯望远镜(JWST)把镜头对准了距离地球约2000光年的大熊座方向(HD 84406),再次拍摄了一张测试图像,图像看起来非常清晰,这说明调试工作已经结束了,可以正式拍照了。

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 天天要闻


根据Zarbuchen的说法,韦伯望远镜(JWST)首张彩色图像将是有史以来超深场的宇宙图像,远远超过哈勃超深场图像,要知道哈勃超深场图像包括了位于天炉座方向的10000个星系,它们的年龄、颜色和距离各不相同。

哈勃超深场图像还显示了100多个最古老的星系,它们在图像中以深红色的颜色显示,也就是说这些星系已经在宇宙中存在了120亿多年,最古老的星系可以追溯至宇宙大爆炸后8亿年,历史可以说是非常古老。

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 天天要闻

而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超深场宇宙图像将会包括更多的星系,甚至有可能包括超过100000个星系,现在,天文学家正在继续收集JWST数据,用以生成有史以来最高清的宇宙图像。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是有史以来最强大、最复杂、最昂贵的望远镜,价值超过100亿美元,口径达到6.5米,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的5倍,它有着有史以来最复杂的镜子系统、最先进的遮阳板。

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 天天要闻


为了校对18片镀金的反光镜,NASA工程师们用了近3个月的时间,直到今年5月下旬,18片镀金反光镜的校对工作才宣告结束,开始测试对焦遥远的星系,于是才有了上述的几张测试图像。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运行在150万公里外的拉格朗日L2点,这是地球附近5个引力平衡点之一,很可惜,即便距离地球这么远了,也难逃被流星体袭击的命运,刚去拉格朗日L2点才几个月,就被一颗流星体击中了。

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 天天要闻


流星体击中了18片镀金反光镜中的一片,由于流星体只有2毫米左右,镀金反光镜并没有被击穿,但留下了一个约为2毫米的痕迹,导致完整的镜面受损,这片2毫米的痕迹多多少少会对图像造成一定影响。

这也是发射以来遭受最严重的一次损坏,之前也遭受过两次袭击,但是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尽管韦伯太空望远镜在设计之初就有考虑到流星体撞击的问题,但没想到这一次流星体撞击竟会让镜片损坏。

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 天天要闻


为什么一个直径只有2毫米的流星体会造成如此之大的损坏呢?这是因为流星体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有的流星体飞行速度超过7.9公里每秒,没错,是一秒飞行7.9公里,快得不可思议,是子弹速度的好多倍。

韦伯太空望远镜虽然跟地球是相对静止的,但是要以太阳作为参照物,韦伯太空望远镜则是以极快的速度在围绕着太阳飞行,速度达到了每秒29.78公里。

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 天天要闻


如果流星体是与韦伯望远镜相对飞行,相对速度有可能会超过30公里每秒,即便是极小的一颗流星体,也是一颗超级子弹,所以,韦伯太空望远镜镜面受损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另外,太空中的流星体非常多。

韦伯望远镜首张彩图7月12日公布!科学家透露:漂亮得让他流泪 - 天天要闻


有消息称,韦伯太空望远镜开始对太阳系内的三颗彗星进行观测,每颗彗星来自不同的彗星家族,一个是木星家族彗星-博雷利彗星,第二颗是一颗主带彗星-瑞德彗星,第三颗是“机会目标彗星”,例如星际来客“奥陌陌”。趣有料的科学内容请关注唯一的微信公众号:有趣探索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闻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今年的水稻插秧时节,在崇明区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一台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稻田里的“明星”。工作人员为插秧机装好秧盘后,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就能自动作业,将装载的秧苗持续插入稻田。临近稻田尽头,插秧机会自动掉头,在返程中继续插秧。几趟来回后,工...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 天天要闻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近日,关于杨幂论文的争议在学术界和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据报道,杨幂所提交的论文查重率异常低,仅为0.9%,且字数远远达不到发刊标准,这不禁让人对其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产生质疑。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论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这一发现更是加剧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为期53天的“嫦娥六号”任务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时20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六号”轨返组合体(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此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约5000千米处解锁分...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李兰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间的最美逆行人,70多岁高龄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后,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横在脸上,令人看了无比的心酸,无比的感动。如今,李兰娟院士和爱人郑树森院士创办的“树兰医疗”两次冲击港股IPO,合计估值约80亿。科
从开伞到落地 如何准确捕捉“嫦娥六号”图像? - 天天要闻

从开伞到落地 如何准确捕捉“嫦娥六号”图像?

今天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采用的是特殊的“打水漂”返回方式,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景象测量分队在着陆场布设多台小型无人测控设备,构建起了一道...
嫦娥六号,到家!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到家!

今天,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探测器已于本月初先后完成月球背面软着陆、采样、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等工作。欢迎回家致敬追梦的中国航天来源:央视新闻、央广网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AI技术厉害在哪?业内人士:将支持虚拟员工等未来智能产品创新 - 天天要闻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AI技术厉害在哪?业内人士:将支持虚拟员工等未来智能产品创新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记者注意到,在本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各获奖项目中,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相关联的项目明显增加,涉及多语种智能语音、智能车联网、智慧高速、超级计算等应用场景。其中,“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