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快评|高空飞行中机舱内出现小鸟,它从哪来?

2022年06月30日19:52:02 科学 1749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6月28日下午,东航一架客机正在高空飞行。突然,机舱内出现一只小鸟,飞来飞去。一名乘客告诉记者,小鸟疑似麻雀,它在机舱内飞了不到5分钟,就被机组人员抓住。6月30日,东航客服人员回复极目新闻记者称,此事正在调查,后续将发布情况通报。(据6月30日极目新闻)

极目快评|高空飞行中机舱内出现小鸟,它从哪来? - 天天要闻

高空飞行中的客机机舱内,出现一只小鸟(图源:视频截图)

飞机客舱内出现麻雀,挺让人意外的。飞行时,机舱是密闭的空间,麻雀不可能飞进来。如果说是客机地面停靠时,舱门打开,它误入是有可能的。但是,为什么麻雀在飞行途中才出现,被发现前它在哪?有网友猜测是人带上去的,这个可能性不能排除。

客舱出现麻雀,资深机长表示,不会对飞行安全有任何影响。因为驾驶舱有门,它飞不进去,不会干扰驾驶员操作,更不谈它会乱飞误触按钮了。如果是飞机与麻雀在飞行中相遇,那才有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

机长的解释让网友很放心,变得欢乐起来,都来调侃一下:“做核酸检测了吗?”“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去哪?”“创造了麻雀界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单次飞行距离的三项记录”“下飞机后举目无亲怎么办?”“把机票钱补一下!”

小东西古灵精怪的,乘客能在高空的飞机中与它相遇,算是一个缘分吧!很多爱鸟之人,都希望机组人员没有伤害它,下飞机后带到安全的地方放生。麻雀在大多数地方都会很好地生存下去,不管是此次航班的终点站成都,还是经停的合肥,它都能生活得很好。

有个网友说:这只麻雀到了别的城市,就要异地恋了。看来这个网友是个资深的鸟类爱好者。的确,麻雀是一夫一妻制,在鸟类中还是模范夫妻,一起抚育后代,而且它们似乎总是处在繁殖期,以保证种群的稳定与强大。也就是说,它们的一生,很辛苦,很忙碌。

麻雀长得不好看,就是“长了麻子的雀”,原来的名声不太好,偷吃稻谷小麦等粮食,再加上是“集群作战”,让农民损失惨重、不堪其扰。它曾经有一段时间,还与“苍蝇、蚊子、老鼠”一起,被列为“四害”,是要消灭的对象。后来有科学家给它们“平反”,因为大多数时候,它们吃的是昆虫,是保护庄稼的。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麻雀虽小,也是益鸟。目前,麻雀被列入“三有”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它受法律保护,不能随意捕猎。

也就是说,如果这只麻雀是误入机舱,机组人员抓住后,也不能伤害它,应该作放生处理。如果说,它是被乘客带入机舱的,是当作宠物养或作别的什么用途,那肯定违反相关规定。

既然这只麻雀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东航也不妨就此作个说明,告之大家它的后续,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量子力学如此诡异,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 - 天天要闻

量子力学如此诡异,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

量子力学,这门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物理学分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实验结果,颠覆了人们对物质世界传统认知的局限。量子力学中的叠加态和纠缠态等现象,以其超越日常经验的诡异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仅如此,这些现象在哲学层面也引发了深远的思考,
明天,人工增雨! - 天天要闻

明天,人工增雨!

经历了连续几天的高温终于雨要来啦~就在刚刚徐州气象发布人工增雨作业公告将于6月21日上午到6月21日夜间择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具体情况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来源丨徐州发布、徐州气象一审丨苹果二审丨李璇三审丨仝勋监制丨刘砾总监制丨鲁晓波“无线睢宁”商务合作:13815355808(微信同号)点和扩散一下...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 - 天天要闻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作者:刘泽排版:点点起点钠电关注到,6月19日,湖北虹润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申报的“湖北虹润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获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批复。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
武大博士毕业生高晟俊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独 - 天天要闻

武大博士毕业生高晟俊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独

6月20日,武汉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在九一二操场举行。值得注意的是,仪式前,测绘学院博士毕业生高晟俊获得了学校专门为其定制的学位服,在校徽下绣上他的武大学号。 高晟俊。图/武汉大学微博 同日,高晟俊告诉九派新闻,他今年35岁,即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延续科考生活。 他对极地测绘的兴趣源于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
人这辈子,最顶级的认知:要有“祛魅”思维 - 天天要闻

人这辈子,最顶级的认知:要有“祛魅”思维

01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词,祛魅。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拿学历来说,有人提出了一个观点,要对学历祛魅。意思是,我们要正确看待学历,而不能认为学
拥抱“科学的春天” 大湾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闻

拥抱“科学的春天” 大湾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

伴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各界的热词,一个新的“科学春天”正在到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着力迈向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创科已然成为最重要的赋能者之一。在“机遇湾区”走访活动中,创科也成为政产学研都无法绕开的一个关键词。
植物如何抵抗和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机制 - 天天要闻

植物如何抵抗和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机制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孙自法)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适应的,长期以来颇受学界关注和持续开展研究。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科研团队和美国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发现,尽管气候变暖导致植物生长季节延长,但植物仍能保持叶片生长和衰老时间的稳定平...
为你喝彩|风云岁月:张鹏与中国气象卫星的精准探索 - 天天要闻

为你喝彩|风云岁月:张鹏与中国气象卫星的精准探索

自1970年国家开始上马风云卫星工程,至2023年风云三号07星的辉煌升空,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已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50多年来,风云气象卫星不仅见证了中国气象预报技术的飞跃,也从早期的粗略预测逐步迈向了今日的精准预报。这一变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