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专稿 | 神秘飞行物留下“连环坑”,是谁“坑了”月球?

2022年06月29日20:06:20 科学 1777

读特专稿 | 神秘飞行物留下“连环坑”,是谁“坑了”月球? - 天天要闻

6月23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照相机(LROC)官网发布文章称,项目团队科学家在月球影像中发现了两个大坑,可能与此前神秘的太空飞行物相关。这引发了国际深空探测学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月球表面的坑洞不计其数,为什么这两个大坑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它们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读特专稿 | 神秘飞行物留下“连环坑”,是谁“坑了”月球? - 天天要闻

两张影像图,捕捉“连环坑”

今年早些时候,众多国内外通讯社和网络媒体报道,北京时间2022年3月4日20点25分,一个来历不明、重约3吨的飞行物以每小时9290公里的速度冲撞上月球背面的赫茨普龙环形山。但由于撞击点是在月球背面,而且当时没有任何月球卫星在撞击点的上空,人们没能第一时间获得这次撞击的准确位置和状况。

近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比分析撞击事件发生前后的两张高分辨率影像,分别是LROC在2月28日和5月21日过境赫茨普龙环形山时所拍摄,不仅确认了这次撞击事件,而且还意外发现,这个身份不明的飞行物撞击形成了两个连环撞击坑,东边直径18米的撞击坑部分叠加在西边直径16米的撞击坑上

读特专稿 | 神秘飞行物留下“连环坑”,是谁“坑了”月球? - 天天要闻

2月28日和5月21日拍摄的高分辨率影像揭示了神秘飞行物在月球背面(北纬5.226°, 东经234.486°)的归宿。图源:NASA/GSFC/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是谁“坑了”月球?

造成这两个“连环坑”的飞行物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7年前,有以下几个猜测。

1

近地小行星?

首先,这个飞行物早在2015年3月14日就被美国卡塔琳娜巡天系统首次发现。被发现时,它的位置很高,离地球比较远,被认为是一颗近地小行星,并赋予编号WE0913A。然而,一位巴西天文学家在分析了这个物体的飞行轨迹后发现,该物体是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运行,而不是在环绕太阳的轨道上。因此判断它可能不是天然小行星,而是人造太空垃圾。

2

SpaceX火箭残骸?

巧合的是,2015年2月11日,埃隆·马斯克的SpaceX航天公司曾使用猎鹰9号运载火箭为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发射了深空环境观测卫星DSCOVR。这个飞行物的发现是在DSCOVR发射的一个月后,并且DSCOVR曾于2015年2月13日穿越月-地空间。

据此,美国天文学家比尔·格瑞(Bill Gray)推测,这个飞行物应该是猎鹰9号运载火箭的残骸。今年1月21日,格瑞在天文网站ProjectPluto上预报,这个猎鹰9号火箭残骸将在3月4日撞击月球。那将是大型人造太空垃圾第一次无意中坠落月球,因而立即引起了天文与深空探测学界的高度关注。

读特专稿 | 神秘飞行物留下“连环坑”,是谁“坑了”月球? - 天天要闻

运载DSCOVR的猎鹰9号火箭。图源:SpaceX

由于飞行物的数据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对格瑞的预报进行检查验算。美国航天局的一位专家在核对了相关的轨道数据后指出,DSCOVR与月球的距离太远,它的运载火箭残骸无法到达这个飞行物所在的高度,从而推翻了该飞行物是猎鹰9号火箭残骸的推论。

3

嫦娥五号运载火箭残骸?

猎鹰9号的猜测被推翻后,格瑞便往前追溯更早的航天发射任务,他找到了2014年10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嫦娥五号T1试验器的任务,并认为这个飞行物极有可能是执行那一次任务的长征三号丙火箭末级推进器的残骸。

对此,我国航天界否认了他的这一推测。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明确表示,根据中方的监测,嫦娥5号任务相关火箭的末级已坠入地球大气层,并完全烧毁。专门从事监测卫星和空间垃圾任务的美国空间部队太空控制中队18SPC公开的追踪数据也显示,执行CE-5T1任务的长征三号丙火箭的末级(国际代号2014-065B)已经于2015年重返大气层。

读特专稿 | 神秘飞行物留下“连环坑”,是谁“坑了”月球? - 天天要闻

长征三号丙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T1任务,图源:新华社

两个大坑有何神秘之处?

这个坠落月球的飞行物迄今仍然扑朔迷离,而它撞击月球表面所形成的“连环坑”又给它添加了新的神秘色彩。

为什么说两个大坑具有神秘色彩?事实上,火箭残骸坠落月球不足为奇,早在阿波罗年代就发生过多次,运载美国阿波罗13号、14号、15号等火箭的残骸都曾坠落到月球表面。不同的是,通常火箭残骸形成的都是单一的撞击坑,这是因为火箭箭体一头是发动机,另一头是燃料罐,燃料耗尽后便是空的,只有发动机一头是重的,因此残骸坠落一般只会出现一个撞击坑。这个飞行物却撞出了两个坑,表明它很可能是一个两头重的家伙。这一发现将使科学家离揭开飞行物的真实身份更近一步。

读特专稿 | 神秘飞行物留下“连环坑”,是谁“坑了”月球? - 天天要闻

读特专稿 | 神秘飞行物留下“连环坑”,是谁“坑了”月球? - 天天要闻

新形成的连体双撞击坑与阿波罗运载火箭残骸坠落月表形成的单体撞击坑形成鲜明对照。图源:NASA/GSFC/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读特+新闻

美方称太空一火箭残骸来自中方探月任务,外交部回应

2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一枚火箭残骸预计会在3月4日撞上月球背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分析认为,该残骸可能来自中国于2014年为执行探月任务发射的运载火箭推进器。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汪文斌表示,中方注意到近期关于此事的专家分析和媒体报道。根据中方的监测,嫦娥五号任务相关火箭的末级已安全坠入地球大气层并完全烧毁。中方始终基于国际法发展航天事业,切实维护外空活动的长期可持续性,我们愿就此同各方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研究人员日前绘制出尼罗河一条现已干涸的支流地图,认为它可能帮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刊载。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区是自吉萨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间的一片沙漠。那里距离尼罗河有数十公里远,但发现了港口遗迹。埃及学家...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 天天要闻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5月2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举行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新闻发布会。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较禁捕前增加47种。长江鲟从禁捕前监测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出现范围扩大。新闻发布会现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表示...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国首届量子精密测量赋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会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正式亮相。该显微镜由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自主研制,这标志着我国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图片来源:国仪量子国...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 天天要闻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联合发布公报,宣布完成了业内首次对 μ 子进行“冷却”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实现世界首个 μ 子(渺子)加速器迈出了一大步。据介绍,研究团队在 J-PARC 中心使带一颗正电荷的正 μ 子减速到几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状态,并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闻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来“小满”节气,民谚有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进入“小满”节气,雨水丰盈,江河的水逐渐增多。根据广州市水文气象数据统计,5月20日广州市降暴雨,其中白云、花都、增城等区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点落在地面,溅起水花。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受强降雨影响,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 天天要闻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陆文杰)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类群,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关键性指标。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常州鸟类生境状况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翱翔在青山绿水间,野外鸟类记录不断刷新,珍稀鸟类频频亮相。它们用翅膀为生态环境投票,实名认证了常州生物多样性工作的丰硕成果。在5·22国际生物多样...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 天天要闻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埃隆·马斯克,这个科技界的狂人,他总是有着让人震惊的想法和计划。这不,他又在火星上动起了脑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么把人送上火星,还在想方设法要在那上面建个城市。图片来自网络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可是挺活跃的,他就在那儿说,未来30年,火星上肯定会有人类城市。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划重点:- ️  英国政府研究人员发现,防止 AI 聊天机器人发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应的保护措施可以被简单的技术绕过。-   通过测试,研究人员发现五个系统 “极易受到攻击”,甚至在没有有针对性地绕过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也能产生有害回应。-   安全防护可以通过 “相当简单” 的攻击绕过,例如指示系统以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