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河究竟有多可怕?为何没有修建一座桥?桥:真的驾驭不了

2022年06月29日14:25:15 科学 1942

亚马逊河流有多可怕?

亚马逊河流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位于亚马逊雨林之中,雨林环境并不适合人类生存,只有当地土著能够在这里长期生存,外来人员在这里很难适应,甚至可以用“求生”来形容。

这是因为,雨林中潜伏着成千上万种动植物,这些动植物都具有伤人,甚至杀人的能力。

曾经有一档野外求生节目,邀请野外求生达人来这里生存7天,结果第二天就有一名队友宣布投降、退出节目,原因是因为雨林中的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夜晚的蚊子甚至能将人活吞。

亚马逊河究竟有多可怕?为何没有修建一座桥?桥:真的驾驭不了 - 天天要闻

要知道的是,热带的蚊子有些携带有传染性疾病,比如:疟疾登革热等,如果没有接受现代医学,仅凭人的抵抗能力,死亡率非常高。

除此之外,亚马逊河流之中还生活着猛兽,比如:美洲豹,它们擅长伏击作案,一旦发现猎物,就会发出致命攻击。

  • 这里还生活着沼泽之王“森蚺”,它们虽然没有利齿和尖爪,但强有力的肌肉力量足以绞杀成年人,体型超过3米以上的森蚺一旦缠绕人的身体,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很难解开。
  • 更不要说这里还生活着令人闻风丧胆的食人鱼,传说一头牛下水想要过河,刚一下河就被水中的食人鱼吞食到只剩下骨架。当然了,这种传闻其实有些夸张,食人鱼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
  • 对于男人来说,亚马逊河流中生活的“牙签鱼”,可谓是噩梦般的存在,牙签鱼喜欢寄生在鱼的鳃部,它们体型小而透明,在水中裸泳时,它们有可能顺着气味来到男性的生殖器官,然后钻入其中,令人痛不欲生。

亚马逊河究竟有多可怕?为何没有修建一座桥?桥:真的驾驭不了 - 天天要闻

更绝望的是,这里的环境都有可能致人死亡。亚马逊河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高温潮湿,动植物遗骸分解速度快,会形成瘴气,偶然闯入森林深处,可能会引起瘴气中毒。

亚马逊河究竟有多可怕?为何没有修建一座桥?桥:真的驾驭不了 - 天天要闻

为何没有一条桥梁敢跨越亚马逊河?

亚马逊河流是一条拥有15000多条支流的河流,年均净流量为6.93万亿立方米,排名世界第一;长江年均径流量只有9600亿立方米,只有亚马逊河流的1/6左右。

亚马逊河看似平平无奇,但暗藏风险,时至今日也没有一条桥梁敢跨越它,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类的因素,也有自然因素。

亚马逊河究竟有多可怕?为何没有修建一座桥?桥:真的驾驭不了 - 天天要闻

  • 频繁改道

亚马逊河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全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另一方面,亚马逊流域是一块低洼地,而亚马逊河在流经上游时,会携带大量的泥沙。

河流流入到平坦的地区后,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淀,非常容易导致亚马逊河改道。

亚马逊河究竟有多可怕?为何没有修建一座桥?桥:真的驾驭不了 - 天天要闻

当地土著甚至因为它频频改道,而放弃了建筑更结实的住宅,而是修建“高脚楼”,也就是用木桩凭空架起一个房子,一楼放杂物,二楼用来住人和生活。

如此一来,即便河流泛滥,也不会影响二楼的人生活,等到河流退去后,再回到一楼生活。

亚马逊河究竟有多可怕?为何没有修建一座桥?桥:真的驾驭不了 - 天天要闻

事实上,我国黄河在古代时也频频改道,但是黄河位于我国800毫米降水线以北,全年降水量较少,改道并不频繁。而亚马逊河流则非常容易改道,可能今年村庄还在距离河道2公里的地方,下一年村庄就位于河道正中央了。

频繁改道的河流,根本无法修建桥梁,毕竟桥梁是被人们使用的,而频频改道的河流会让斥巨资修建的桥梁失去作用,如同洪都拉斯的桥一样,飓风过后桥还在,河跑了。

亚马逊河究竟有多可怕?为何没有修建一座桥?桥:真的驾驭不了 - 天天要闻

当然了,河流改道有弊也有利,当地土著会利用河道淤泥种植农作物,这些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充当天然化肥,提高粮食产量。而当地经济落后,对于土著来说这些土壤就是宝贵的财富。

  • 河道变宽

纵观我国大小河流,河道的宽度相对比较固定,所以在修建大桥时,我们能够预估桥梁的长度。

但是亚马逊河流野性难驯,它不仅频频变道,还会变宽,去年只有10米长,但今年上游来水较多就可能变成40米。

这就意味着桥梁至少要准备好几倍的提前量,意味着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破坏更多的雨林环境,可谓是得不偿失。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的土质层较软,当地降水量又大,裸露的土壤很容易会被强降水以及洪水冲走,造成桥梁倒塌的风险,所以在这里修建桥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经济落后

只要有需求,就有解决方案,亚马逊河流修建桥梁的重重困难对于我国基建狂魔而言并不是难事。

毕竟,我国可是在沙漠中修建公路,在崇山峻岭之中修建高架桥,在海洋上修建了36千米的跨海大桥,每一项难度都堪比登天,但我国仍旧做到了。

亚马逊河究竟有多可怕?为何没有修建一座桥?桥:真的驾驭不了 - 天天要闻

真正阻拦亚马逊大河修建桥梁的原因,是当地经济条件落后,而修桥又需要大量的资金。

亚马逊在支流的内格罗河修建了一座大桥,而这座大桥共计花费了6.2亿美元,造价比预算整整高出了一倍,遭到媒体疯狂攻击。想要在亚马逊河流上修建一座大桥,花费也不会太低。

亚马逊河究竟有多可怕?为何没有修建一座桥?桥:真的驾驭不了 - 天天要闻

而且,亚马逊大河沿岸的热带雨林之中,人烟稀少,经济活动较少,修建大桥的利用率较低,在这里修建大桥是一项注定亏本的买卖。

更重要的是,当地河流四通八达,航运非常便利,人们可以依赖船只出行,而不是必须要通过大桥运输。

亚马逊河究竟有多可怕?为何没有修建一座桥?桥:真的驾驭不了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研究人员日前绘制出尼罗河一条现已干涸的支流地图,认为它可能帮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刊载。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区是自吉萨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间的一片沙漠。那里距离尼罗河有数十公里远,但发现了港口遗迹。埃及学家...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 天天要闻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5月2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举行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新闻发布会。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较禁捕前增加47种。长江鲟从禁捕前监测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出现范围扩大。新闻发布会现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表示...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国首届量子精密测量赋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会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正式亮相。该显微镜由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自主研制,这标志着我国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图片来源:国仪量子国...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 天天要闻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联合发布公报,宣布完成了业内首次对 μ 子进行“冷却”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实现世界首个 μ 子(渺子)加速器迈出了一大步。据介绍,研究团队在 J-PARC 中心使带一颗正电荷的正 μ 子减速到几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状态,并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闻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来“小满”节气,民谚有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进入“小满”节气,雨水丰盈,江河的水逐渐增多。根据广州市水文气象数据统计,5月20日广州市降暴雨,其中白云、花都、增城等区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点落在地面,溅起水花。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受强降雨影响,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 天天要闻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陆文杰)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类群,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关键性指标。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常州鸟类生境状况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翱翔在青山绿水间,野外鸟类记录不断刷新,珍稀鸟类频频亮相。它们用翅膀为生态环境投票,实名认证了常州生物多样性工作的丰硕成果。在5·22国际生物多样...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 天天要闻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埃隆·马斯克,这个科技界的狂人,他总是有着让人震惊的想法和计划。这不,他又在火星上动起了脑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么把人送上火星,还在想方设法要在那上面建个城市。图片来自网络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可是挺活跃的,他就在那儿说,未来30年,火星上肯定会有人类城市。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划重点:- ️  英国政府研究人员发现,防止 AI 聊天机器人发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应的保护措施可以被简单的技术绕过。-   通过测试,研究人员发现五个系统 “极易受到攻击”,甚至在没有有针对性地绕过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也能产生有害回应。-   安全防护可以通过 “相当简单” 的攻击绕过,例如指示系统以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