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爆炸相当于10颗原子弹,行星会爆炸吗?科学家给出答案

2021年10月02日19:58:05 科学 1318

一颗小行星,足以改变地球上的生命,恐龙的灭绝,很多人都觉得是小行星爆炸产生的后果,自然界中有很多让人担忧的事,比如地震、海啸、小行星撞击等,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灭顶之灾。

那么问题来了,行星速度每秒3万2千米,威力相当于10颗原子弹,若是发生爆炸,地球在没有预警的情况发生炸裂,陷入炽烈燃烧的灾难中,你会担心这种事发生吗?

行星爆炸相当于10颗原子弹,行星会爆炸吗?科学家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地质学家认为行星本身不会发生爆炸,但行星爆炸假说支持者却提出质疑,他们觉得行星有一种不安的倾向,随时有可能发生灾难性的爆炸,甚至还声称有证据在太阳系内发生过多次。

行星爆炸假说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期,德国数学教授约翰·提丢斯注意到我们的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有不同寻常之处。它们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似乎是有规律地排列的。每个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相当于其内侧邻居行星与太阳距离的两倍。

提丢斯不了解为何行星会这样分布。他仅仅注意到了这个现象—除了一个显著的例外: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极大的间隙,而且,根据这种分布模式,在那里本应有一颗行星存在。

提丢斯的观察、发现并没有在其他方面吸引多少人注意,直到1781年发生了一件事,使它成了人们严格审查的焦点。

行星爆炸相当于10颗原子弹,行星会爆炸吗?科学家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在那一年,又有天文学家发现了土星外的天王星,这次新的发现,让所有人感到惊讶,天王星作为第七颗行星,刚好在提丢斯预测的位置。

提丢斯的模式被人们接受,开始研究火星和木星之间的间隙,这个模式反映出天王星的位置,火星和木星之间的那颗行星又去了哪里。

当时欧洲天文学家进行搜寻,到了19世纪初期,就在那个位置,发现许多小行星,太阳系中的这片区域被人们称为小行星带

1972年,英国天文学家迈克尔·奥文登在《自然》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担忧: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颗行星发生了爆炸,曾想象这颗星球是巨大的气态巨行星,大小是地球的90倍。

行星爆炸相当于10颗原子弹,行星会爆炸吗?科学家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如果有一颗巨大的行星曾经存在于火星和木星之间,但它大约在一千六百万年前突然间“消散”了的话,那么目前行星的位置就说得通了。在消失事件之后,火星会缓慢地接近木星,尽管在它抵达最小引力作用的位置之前,还需要经过数百万年的时间。

然而,是什么让一颗行星如此快速地“消散”的呢?奥文登认为只有一种可能:它肯定爆炸了。他相信,行星的大部分肯定被木星吞噬掉了,而余下的部分则变成了小行星带。

在20世纪70年代末,一个以奥文登的假说为灵感、名为“氪星到底发生了什么”的展览在北美的天文馆巡回展出,但它并没有怎么打动天文学家。

行星爆炸相当于10颗原子弹,行星会爆炸吗?科学家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美国海军天文台的汤姆·范弗兰登,是一名声誉良好的天文学家,未曾远离过普遍观念,但行星自发爆炸的想法深深吸引着他。

在奥文登假说的影响下,他突然间急转方向,奔向了非正统科学。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的同事困惑地发现,他转变成了研究方向。

范弗兰登得出结论,除小行星带的存在之外,还有更多证据可以证明很久以前曾发生过行星爆炸。

事实上,他开始相信太阳系这片地方,布满了过去发生的爆炸和燃烧留下的伤口,太阳系种种奇怪之处突然间在他眼中有了全新的意义。

相反,范弗兰登主张,火星肯定原本是奥文登提出的爆炸的行星的一颗卫星。因此,当那颗行星爆炸时,冲击波以十足的力量袭击了火星面向它的半球,给它留下了无数的撞击坑,而反面则没有受损。

行星爆炸相当于10颗原子弹,行星会爆炸吗?科学家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接着,还有土星的卫星—土卫八不寻常的颜色差异问题。它的一半是暗色的,在仔细思考了奥文登灾变论的想象之后,范弗兰登得出结论,除小行星带的存在之外,还有更多证据可以证明很久以前曾发生过行星爆炸。

事实上,他开始相信太阳系这片地方,布满了过去发生的爆炸和燃烧留下的伤口,太阳系种种奇怪之处突然间在他眼中有了全新的意义。

行星爆炸相当于10颗原子弹,行星会爆炸吗?科学家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相反,范弗兰登主张,火星肯定原本是奥文登提出的爆炸的行星的一颗卫星。因此,当那颗行星爆炸时,冲击波以十足的力量袭击了火星面向它的半球,给它留下了无数的撞击坑,而反面则没有受损。

然而,范弗兰登却主张,爆炸的行星生成的冲击波造成土卫八半颗星球变黑,暗色的半球才成了如今的样子。由于土卫八自转极慢,卫星只有一面面对冲击波,他声称:“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土星其他卫星没有类似的颜色差异—它们都自转得足够快,能够被均匀地染黑。”

时间一年年地过去,对充满暴力的太阳系的过去,范弗兰登的想象变得更为周密复杂了。他得出结论,行星爆炸并非太阳系历史上的一次性事件,而是反复出现的特征。

行星爆炸相当于10颗原子弹,行星会爆炸吗?科学家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一个更有可能的猜想才进入人们的视野—说它有可能,是因为它没有包含任何不可能的物理原理,而并不是因为它从任何方面反映出了科学的正统思维。这就是“地质反应堆假说”。

一些行星的地核或许是由高放射性的元素铀构成的巨大球体,发挥着天然的核裂变反应堆,铀可以裂变,就可以释放中子。如果将这些铀集中在一起,一颗原子裂变就可以引发周围的原子裂变。

因此,想象跨度在五到十英里的一堆铀,在一颗行星内部裂变。在正常情况下,铀反应堆只释放能量,并不会爆炸。必须有什么把铀压缩成一个非常紧实的球体,使原子紧挨彼此,并使它们达到超临界质量,才能引发爆炸。

行星爆炸相当于10颗原子弹,行星会爆炸吗?科学家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地球上富含铀,它是自然界最重的金属。在行星形成过程中,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它或许会直接沉入地核并在那对的,如果确实有直径五英里、球形、高温的铀存在于地球的地核之中,那么我们的家园变成下一颗氪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但是,先不提地球可能会爆炸这回事—要是它已经爆炸过呢?在行星爆炸假说漫长的传奇故事中,这个想法构成了它最近、可能也是最轰动的进展。显然,爆炸不可能大到彻底毁掉地球的程度。

但它有可能大到足以留下某种令人震撼的证据,它如今就在大多数夜晚悬挂在我们的头顶:月亮。月球的起源对科学家来说是一个真正的谜,考虑到它是我们如此熟悉的天体,这件事或许看起来有些自相矛盾。你会认为他们到现在总该弄清月球来自何处了吧。

然而,对月球是如何形成的做出解释仍然极其困难。问题在于月球非常大—它太大了,以至于如果它碰巧飞过地球附近,地球的引力是无法捕获它的。

行星爆炸相当于10颗原子弹,行星会爆炸吗?科学家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月球岩石从化学上几乎与地球岩石一致,这就好像有一个巨型冰激凌挖勺从地球的地幔挖了一勺,然后把它放到了天上的运行轨道中一样。对科学家而言,挑战在于解释这个挖勺是怎样出现在那里的。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直到你离去,我才开始爱你 - 天天要闻

直到你离去,我才开始爱你

《黑镜》第七季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虽然第三集收到全网好评,但是让我最感触良多的是第五集《eulogy(悼念)》。还是一如既往的高概念,有一个穿越照片的技术,只要戴上装置,就可以通过一张老照片穿越进当时的场景,沉浸式回顾过去。
叶光富:在太空拍到了!这是我的家乡 - 天天要闻

叶光富:在太空拍到了!这是我的家乡

“大家能认出这是哪里吗?”5月24日,在“科学大讲堂·我们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动宣传活动现场,身着蓝色航天制服的叶光富手指大屏幕,向台下观众抛出悬念。
成都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项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报 - 天天要闻

成都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项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报

5月24日,本报从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该局近日通报全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问题隐患排查情况(三十四)。本报注意到,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报。通报信息显示——检查时间:2025.5.20;检查点位: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政道路三期);建设...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吗? - 天天要闻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吗?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河流有生与死,甚至也有权利。它请读者从这些方面思考河流,看看有什么能从对河流的重新想象中涌现。
近4000场奇趣活动!“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引爆科学热潮 - 天天要闻

近4000场奇趣活动!“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引爆科学热潮

龙虎网讯 (通讯员 徐阳 记者 丁玉珏)5月24日,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南京师范大学顺利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子建等国家科技尖兵,来自中科院南京分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学者、科技科普工作者代表齐...
“十万个为什么”科普IP发布,百位少年体验科幻盛宴 - 天天要闻

“十万个为什么”科普IP发布,百位少年体验科幻盛宴

5月24日,奉贤新城在水一方科幻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科普盛宴——“未来学院·科幻奇旅”十万个为什么探索实践活动。活动以“科幻+科普”为核心,通过沉浸式漫行、互动打卡、科技体验等形式,带领100名青少年在1公里的环线旅程中,感受科学魅力,点燃探索热情。活动中,在水一方科幻馆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共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