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上空出现神秘云团,不断膨胀极为壮观,这预示着什么?

2021年09月27日22:58:05 科学 1870

近日,在陕西渭南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大片神秘的云团,这些云团在天空中不断聚集、膨胀,看起来十分诡异又壮观。

对此,很多人都在担心,因为今年以来,异常天气现象出现的频率实在是太高了,眼看着2021年就快要结束了,真的是不希望再发生什么大事了,那么,这一次出现在陕西渭南上空的神秘云团,会是要地震的前兆吗?

陕西渭南上空出现神秘云团,不断膨胀极为壮观,这预示着什么? - 天天要闻

陕西渭南会出现大地震吗?

有人猜测,出现在陕西渭南上空的,可能是地震云,不过,事实上所谓的“地震云”,它其实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伪概念,因为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当天空中出现鱼鳞状、放射状、荚状、肋条状、絮状等云的时候,就是大地震的前兆。

而且这一次出现在陕西渭南上空的神秘云团,它是非常浓厚的,而且距离地面很近,而且看起来黑压压的一片,和所谓的“地震云”出现的时候,天空往往是晴朗的,云的颜色也是白色的截然不同,因此,可以说渭南上空的神秘云团,是和地震云无关的。

陕西渭南上空出现神秘云团,不断膨胀极为壮观,这预示着什么? - 天天要闻

那么,陕西有可能会发生大地震吗?在历史上,陕西渭南发生的特大地震,还是在1556年的时候,这场大地震也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历史之一,震级为8级,有姓名的死亡人数就达到了83万人,也是目前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大地震。

这场大地震是发生在明朝的嘉庆年间,之所以死亡人数如此高,一个是由于当时大地震到来的时候,正好是深夜,而且震中都是人口密集地区,再加上当时救灾、医疗等手段都不发达,地震结束之后,当地又发生了严重的瘟疫和饥荒,这才导致了如此高的死亡人数。

陕西渭南上空出现神秘云团,不断膨胀极为壮观,这预示着什么? - 天天要闻

从地理位置来看,陕西位于华北地震区上,从地震频率和地震强度来看,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特别是在明朝时期,陕西曾经多次发生过7级以上的大地震,因此,未来陕西会再次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至于何时会发生就好说了。

毕竟在明朝时期的多次大地震结束之后,过去的400多年时间里,陕西从地震的角度来说,还是比较太平的,而且多年来的监测结果也表明,陕西的地震带目前还是比较平静的,只要短期内不发生蹊跷板效应,基本上未来很长时间里,都还是安全的。

陕西渭南上空出现神秘云团,不断膨胀极为壮观,这预示着什么? - 天天要闻

那么,陕西渭南出现的神秘云团是什么呢?

最近一段时间,陕西一直都处于多雨的状态,因此,也有观点认为,这一次出现在陕西渭南的神秘云团,也可能是积雨云。

和“地震云”不同,积雨云是由科学依据的一种天气现象,它也被称作“雷暴云”,当它出现的时候,往往会在天空中形成浓厚的云团,看起来就好像是黑云压境一般,非常壮观。

陕西渭南上空出现神秘云团,不断膨胀极为壮观,这预示着什么? - 天天要闻

从照片的对比来看,陕西渭南上空的神秘云团,的确和积雨云很像,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里,陕西渭南地区一直都是连日来的降雨,而且还多次出现过中到大雨的情况,所以,天空中出现积雨云,也就没有那么奇怪了。

当然,在过去,入秋后的陕西,是并没有这么多雨的,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的原因,导致全球的气候都出现了异常,所以,陕西的降雨量也开始多了起来,特别是今年入夏以来,陕西更是降水惊人,这其实主要原因,也都与全球变暖有关。

陕西渭南上空出现神秘云团,不断膨胀极为壮观,这预示着什么? - 天天要闻

说起来,近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的降水量明显在增多,这也让一些研究者认为,我国降水带的北迁,可能会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而上一次我国北方出现类似的气候环境,还是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

当然,我国北方重回“盛唐西周”的气候环境,从大环境的角度来说,这并不算是一件好事,因为一个地方气候环境的改变,也意味着其他地方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如果未来我国北方地区真的变得温暖潮湿,这也意味着,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就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干旱天气,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陕西渭南上空出现神秘云团,不断膨胀极为壮观,这预示着什么? - 天天要闻

所以,虽然这一次陕西渭南地区出现的神秘云团,并不是所谓的“地震云”,陕西短期内也不会出现什么可怕的自然灾难,不过,这仍然在提醒着人类,要去保护环境了,早日阻止温室效应的持续,否则如果北方地区真的降水过多,同样会带来不小的问题。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肯尼亚古老森林中发现新的极度濒危鳉鱼物种 - 天天要闻

肯尼亚古老森林中发现新的极度濒危鳉鱼物种

《Zootaxa》杂志正式描述了一种新发现的鳉鱼,Nothobranchius sylvaticus 。这种鱼属于极度濒危物种,在 2017 年和 2018 年的实地考察中,研究人员在肯尼亚东南部的一片古老森林中采集了这种鱼的样本。
比邻星的剧烈耀斑可能危及附近行星上的生命 - 天天要闻

比邻星的剧烈耀斑可能危及附近行星上的生命

利用ALMA,天文学家发现比邻星经常产生高能毫米波长耀斑,这可能会显著改变或剥离其宜居带行星的大气层。比邻星距离我们仅四光年多一点,是我们最近的恒星邻居,也是一颗高度活跃的 M 矮星。艺术家对比邻星恒星耀斑的概念图。图片来源:NSF/AUI
数学家破解笛卡尔四圆定理 来自380年前的几何难题 - 天天要闻

数学家破解笛卡尔四圆定理 来自380年前的几何难题

莫纳什大学的数学家终于解决了一个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的古老几何难题,为哲学家和数学家勒内·笛卡尔最初提出的一个等式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人员利用受物理学启发的先进数学工具,通过找到任意数量切线圆的一般方程,扩展了笛卡尔四圆定理。左图为 3
绘制全球首张“全息图谱”,我国专家破解“沉默肿瘤”诊疗困局 - 天天要闻

绘制全球首张“全息图谱”,我国专家破解“沉默肿瘤”诊疗困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今天传来消息,该院院长虞先濬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长海医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历时五年研究,成功绘制全球首张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多组学全景图谱,并根据图谱突破性
黄河北岸的“科创三重奏”:滨州谱写培育新质生产力新篇章 - 天天要闻

黄河北岸的“科创三重奏”:滨州谱写培育新质生产力新篇章

黄河之畔,动能澎湃。山东省滨州市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锚定新质生产力培育,在生命健康、低空经济、产研融合等领域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近日,新黄河记者走进滨州市,深度探访愉悦生命科技馆、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及低空飞行服务中心,解码这座黄河流域城市如
三峡大学最新成果,亮相南极 - 天天要闻

三峡大学最新成果,亮相南极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4月3日,由三峡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联合研制的3.2米口径射电/毫米波望远镜“三峡南极眼”在湖北宜昌正式发布。该望远镜已成功部署于南极中山站,实现我国在南极中山站的首次射电天文观测!近年来,三峡大学主动对接国家极地战略重大需求,自2023年伊始与上海师范大学开展南极天文合作研究,历经两年的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