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过了70岁要少散步,多做4件事,许多老年人不重视

老刘刚过71岁生日,身体还算硬朗。朋友们都说,人老了多走路能锻炼身体,于是他和几位老友经常相约户外健走。起初,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有益健康的好事,但时间一长,老刘却发现自己走着走着就大喘气,身体并没有变得更健康。家人担心他身体出问题,赶紧让他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走路锻炼不能瞎走,否则得不偿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70岁后,走路锻炼好处多,但需注意科学方法

美国心脏协会曾发布一项针对70岁以上老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多走500步,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浙江省疾控中心对5005人进行的100天健走体测数据显示,参与者平均BMI下降了0.47千克/平方米,体脂肪率下降0.7%,体重有所减轻,血压控制也有所改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以自己为例,坚持每天走7000-8000步,保持了良好的健康状态。他还建议老年人每天坚持走6000-7000步,速度稍快,微微出汗为宜。《柳叶刀-公共卫生》的研究也指出,60岁以上老人每天最佳步数为6000-8000步,能有效降低死亡风险。

70岁后走路,牢记“五不”原则,安全又健康

老年人运动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热身活动不可少,运动后不可立刻蹲卧休息,要根据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量,特殊气候环境下避免户外运动,进餐前后1小时避免剧烈运动,适量补充水分,身体不适别勉强。具体来说:

• 不要上来直接走。老年人关节、骨骼、肌肉协调性较差,运动前最好先热身,把身体热起来,活动开各个关节,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 走路不能着急。老人走路切忌攀比,要以自身身体条件为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量和步速。一般走路时气息微喘但不影响说话为宜。运动过程中要监测心率变化,如有心慌胸闷、疼痛等不适,须立即停止运动,严重时需及时就医。

• 走路不能贪多。老人走路不是越多越好。对于身体条件较好的老人,每天健步走半小时到1小时,走5000-6000步即可。具体要根据自身感受,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 走路不能太早。秋冬季早晚温差大,过早锻炼可能诱发疾病。建议等太阳出来后1小时再运动,可选择在上午八九点后或下午四五点太阳落山前外出活动半小时至一小时。

• 走路不能单着。老人运动最好有家人或朋友陪同,尽量选择安全舒适的环境,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更忌单独活动。

60岁后想长寿,除了运动,这四件事也很关键

人过60岁,进入长寿关键期,如果不注意养护,身体机能会加速下降,疾病也容易频发。专家提醒,60岁后要多做以下四件事:

• 多吃新鲜饭菜。随着年龄增长,肠胃机能变差,饮食不均衡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左晓霞建议,除了肉食,还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坚果全谷物等,保证食物多样性。

• 多晒晒太阳。晒太阳不仅能促进维生素D生成,提高骨骼健康,还能帮助老年人保持正常节律,提高睡眠质量。

• 多关注身体变化。60岁后是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高发期。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医院王建业教授提醒,老人要注重身体变化,定期体检,如有指标异常,及时筛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 多参加业余活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团队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社会活动越多,长寿几率越大。建议多社交、参加集体活动,这有助于降低心理问题,促进身心健康。

老年人晚年想要过得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很关键。除了运动,保持健康的饮食、作息习惯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一环。合理安排自己的晚年时间,健康、快乐地生活才是长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