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结一下,康复锻炼过程中,前几年进步缓慢去年进步明显的原因

我是脑干出血患者,至今患病6年多,我从2018年到2023年上半年这段时间恢复的相当缓慢,用原地踏步来形容也不为过,几乎没啥进步,直到2023年下半年,确切来说还是2024年,进步又明显一点。

造成前几年进步缓慢,去年进步明显一点的原因大致就是这些因素造成的。

第一,前些年所定的目标,没结合自身情况来定,目标过高,总认为不要几年就能恢复好,而忽视了最主要的问题,偏瘫病的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确切的年限。

正因目标定的太高,以至于心里压力,思想包袱都大,过了一年又一年仍然离目标很远,对信心也是一种打击。

信心一旦逐渐消失,锻炼就没激情,锻炼没激情就是浑浑噩噩应付式的锻炼,应付式的锻炼很难进步,没进步就没信心,就形成了一个循环怪圈。

第二,为了实现那种脱离实际的目标,就得加大锻炼内容,加大锻炼的强度,尤其是那种自己规定的,看着挺自律的锻炼方法 :当天规定的任务,当天一定要完成的锻炼方法,而忽视了偏瘫病不稳定的问题。

像我那时,出现状态好的时间少,出现状态不好的时间多,状态好时,完成当天的任务都累,状态不好时完成当天的任务更累,以至于自己经常处于疲劳状态,越疲劳越不利于恢复。

第三,一成不变的锻炼模式,从年头到年尾,从年尾到年头,一年又一年都是一成不变的锻炼模式。长时间的这种锻炼模式,不但枯燥乏味,而且还会造成那种麻木不仁的锻炼,当锻炼没有激情哪里还会有进步。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学生读书一样,如果你还按初中一成不变的学习方法面对高中,如果成绩不错哪这种方法可行,如果成绩差了,那说明这方法不适应了,应该在原来的方法上改变方法了。康复锻炼也是如此。

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至今,我重新调整了康复锻炼思路,一,如果要定目标,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一点估计能完成或者接近的目标,比如,立定站只能站三分钟,目标就定为5-10分钟,这种目标几乎能实现或者接近,实现或者接近都能激发信心;二,每天的运动量,根据身体状况决定或者是随心随意锻炼;三,隔一段时间,重新调整一下锻炼方法方式,比如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点新的动作或者是变化一下原来的动作,比如自己是甩手后,再做双手抡圈,左右前后摆臂,换成甩一下手,双手抡一次圈,前后左右摆臂各一次,循环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