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预防:疫苗+筛查=双保险

4月8日,郑州市中医院妇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彭华杰做客《医生说》节目,和您一起聊聊宫颈癌预防。

1
什么是hpv?

hpv的中文名是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易感染人体表皮和黏膜鳞状上皮的病毒,它可存活于皮肤和黏膜上,感染部位包括口腔、咽喉、阴茎皮肤、外阴、肛门、阴道、宫颈和直肠。hpv已被发现有两百多种型别,根据致癌性的不同分为高危型别和低危型别。

已知的高危型包含hpv52/58/16/18/31/33/35/45等。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在女性中可能导致宫颈癌、肛门癌、阴道癌、外阴癌、口咽癌、癌前病变等。

低危型如hpv6和11,通常引发生殖器疣,极少致癌。

2
hpv与宫颈癌的关系

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中国女性约98%的宫颈癌由高危型hpv导致。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癌症。但感染hpv≠宫颈癌,实际上80%以上的hpv病毒可以在1-2年内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掉。少数女性由于无法消灭进入体内的hpv病毒,造成hpv持续感染,才有可能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其中有部分患者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宫颈癌,这一过程大约是5-10年。

3
hpv的传播途径

hpv感染是一件比我们想象中更普遍的事情。

性行为是感染hpv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hpv的感染还可通过母婴传播以及直接接触传播,如皮肤黏膜接触,手接触了hpv污染的物品后,在如厕、沐浴时可能将病毒带入生殖器官,或者是生殖器官接触到带有hpv污染的浴巾、内衣等也有可能被感染。但日常接触传染的机率极低,就算接触到了病毒也可能因自身的免疫力而清除,不应该为了避免感染而刻意不和家人接触。

4
男性会不会感染hpv?

hpv感染,其实并不是女性的“专利”。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近1/3男性感染了至少一种hpv,约1/5感染了一种或多种高风险/致癌性hpv。男性感染hpv后不仅可能会传播给性伴侣,还有患“疣”、患癌风险:男性感染低危型 hpv,可出现寻常疣、扁平疣、丝状疣等疾病,表现为皮肤出现各种黄豆大或更大的丘疹,表面粗糙,质地坚硬。男性感染高危型 hpv,可出现尖锐湿疣甚至形成阴茎癌等恶性肿瘤,并可合并出血及其他病原体感染等并发症。女性感染了之后男方需要常规检查吗?不需要,男方特殊的生理结构让检查结果容易假阴性,阴性也不代表没有感染,另外男方感染后更容易清除。高危的hpv感染时可使用避孕套,尽管不能保证完全避免交叉感染,仍起到很大的作用。

5
hpv感染后的症状

大多数感染者无症状,病毒是可能自行清除。

低危型 hpv 可能导致生殖器或肛门周围出现疣体。

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可能引发宫颈癌、肛门癌、口咽癌等。

6
如何进行hpv检测

宫颈癌筛查的第一阶梯即为hpv检测和细胞学检查,根据我国宫颈癌发病年龄特点,推荐筛查起始年龄为25--30岁(有性生活或已婚女性)。

1.25--29岁每3年一次细胞学检查;

2.30~64岁女性 ①.采用每5年一次tct及hpv联合筛查;②每3年一次细胞学检查;③每3--5年hpv 核酸单独检测;

3.65岁以上女性,如既往有充分的阴性筛查记录( 即10年内有每3年1次连续3次细胞学筛查阴性,或5年1次连续2次的hpv阴性,且最近一次筛查在5年内,筛查结果均正常) ,并且无 cin、hpv 持续感染,以及无因 hpv 相关疾病治疗史等高危因素,可终止筛查。对65岁以上,如从未接受过筛查、或65岁前10年无充分阴性筛查记录、或有临床指征者,仍应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检查前注意事项

1、避开月经期,以防增加感染风险。

2、检查前3天避免性生活。

3、检查前三天避免进行阴道上药或阴道冲洗,以防影响检查结果。

有些人说在月经干净第三天筛查才最准确,其实是没有这种说法的,现在的hpv筛查都是dna检查,是相当稳定的,只要不是在月经期都可以,哪怕稍微有点出血或者有阴道炎,检查结果也一般不受影响。

检查后注意事项

1、检查后患者要注意保持局部卫生清洁,防止诱发感染。

2、检查后要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如果出现疼痛、出血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

3、检查后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治疗和复查。

7
特殊人群宫颈癌筛查

1.25 岁以下高危女性的筛查—如存在多性伴侣、过早性生活史、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吸烟等高危因素,建议性生活开始后1年内进行筛查,并适当缩短查间隔。

2. 妊娠期女性宫颈癌筛查—是安全的。建议在孕前检查或者第一次产前检查时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3.子宫切除术后女性的宫颈癌筛查—因宫颈病变切除子宫的女性,建议每年进行联合筛查,若3次均阴性,延长至每3年一次,持续25年;因其他原因切除子宫的女性,若无可疑临床症状或体征,不推荐常规进行筛查。

4.预防性hpv疫苗接种后的筛查—同未接种人群。

8
如何治疗hpv感染

目前没有特效药物能直接清hpv。市面上抗hpv病毒的药物,都是通过改善人体局部或全身的免疫状态来抑制病毒繁殖,不是直接杀病毒的。 

 因此,hpv转阴主要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的提高,90%能自行清除。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口服中药提高机体免疫力。

生殖器疣可通过药物、冷冻、激光或手术去除。

宫颈癌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放疗或化疗。

宫颈疾病治疗三部曲:1、宫颈tct、hpv筛查;2、阴道镜下宫颈活检;3、宫颈锥切。

9
如何预防hpv感染

研究显示:中国女性hpv感染率按年龄呈“双峰” 分布:第一个高峰就在“17-24岁”,第二个高峰在“40-44岁”。在感染高峰到来之前,给到自己充足的保护,避免hpv病毒的侵害就尤为重要。

hpv疫苗是目前世界上极少能预防癌症的疫苗,能有效的预防高危型hpv感染,显著减少宫颈癌的发生,应鼓励适龄人群积极接种hpv疫苗。

10
hpv疫苗分类

目前,已上市的 hpv 疫苗有三种,分别是 2 价、4 价和 9 价,也有国产和进口之分。

“2价”疫苗主要预防hpv16、18型感染;

“4价”疫苗除了预防hpv16、18型外,对hpv6、11型也可预防;

“9价”疫苗能覆盖九种hpv病毒,分别为hpv16、18、6、11、31、33、45、52、58型。

没必要都去接种9价,16、18型和宫颈癌发病关系最密切,2价其实最具性价比。男性也可以接种疫苗,一般是4价和9价,但国内尚未开展,国外可以接种。

11
hpv疫苗接种年龄及注意事项

二价hpv疫苗适合于9-45岁的女性,涵盖hpv16型、18型;四价疫苗适合于20-45岁的女性,涵盖hpv6型、11型、16型、18型;九价原适用于16-26岁的女性,有新闻报道,九价hpv疫苗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使用人群扩大为9-45岁,涵盖hpv6型、11型、16型、18型、31型、33型、45型、52型、58型。9岁女性即可以开始接种,13~15岁女性在首次性行为前接种hpv疫苗的获益可最大化。无论是否存在hpv感染或细胞学异常,对适龄女性均推荐接种hpv疫苗(接种之前无需常规筛查hpv)

9-14岁:2剂,间隔6个月

15岁以上:3 剂,第2剂在第1剂后1-2个月,第3剂在第1剂后6个月。

研究表明,疫苗提供的保护可持续至少10年,长期效果仍在观察中。对未感染者效果显著,对已感染的型号无效。常见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发热等,通常轻微且短暂。严重副作用罕见,如过敏反应。

接种前咨询:有严重过敏史或健康状况特殊者应咨询医生。

接种后观察:建议接种后观察 15-30 分钟,以防过敏反应。

备孕期、妊娠期间应避免 hpv 疫苗接种。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hpv疫苗接种并不能取代宫颈癌筛查,如果因为打了疫苗就高枕无忧,不再做任何检查,仍有可能被宫颈癌击中,因为疫苗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hpv,疫苗不能治疗已有感染,疫苗的保护效果并非100%。接种hpv疫苗+定期宫颈癌筛查,双管齐下,才是预防宫颈癌的科学手段。即使已经感染了一种或多种hpv ,打疫苗仍然是有益的,疫苗仍能防止患者感染其他类型的hpv ,降低癌症风险!

12
日常生活中如何注意避免hpv感染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不焦虑、多运动。不熬夜,不吸烟饮酒、安全性行为、避免过早性行为、减少性伴侣数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随时抵御病毒的入侵,中医治疗增加抵抗力。


文字:程鹰

编辑:方翔
统筹: 岳翔、李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