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了,看脚就知道?脚部若有这3种变化,提醒你该降糖了

在生活的舞台上,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然而,有一种悄无声息的 “健康杀手” 正潜伏在许多人的身边,那就是糖尿病。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徐先生的故事,从他的经历中,探寻糖尿病与健康之间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联系。

徐先生今年 63 岁,本该是享受悠闲退休生活的年纪,却被糖尿病困扰了长达六年之久。六年前,当徐先生第一次得知自己患上糖尿病时,他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只要按时吃药,就能轻松控制好血糖,饮食上也无需太过克制。于是,他依旧像往常一样,该吃啥吃啥,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可最近几个月,徐先生的身体开始发出了异样的信号。他的脚踝时不时地出现刺痛感,就像有无数根小针在轻轻扎他,同时还伴随着麻木感,尤其是在晚上休息的时候,这种感觉愈发明显。一开始,徐先生只当是自己长时间站立或坐着,累着了,休息休息就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刺痛和麻木感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甚至逐渐蔓延到了小腿部位。这下,徐先生开始有些坐不住了,心里隐隐有种不安的感觉。

在家人的陪伴下,徐先生来到了医院。一进诊室,医生就热情地接待了他们,随后便开始详细询问徐先生的病史。当了解到徐先生患有六年糖尿病史,以及近期出现的腿脚麻木症状后,医生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医生深知,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这样的症状,很可能是并发症找上门了。

紧接着,医生为徐先生安排了一系列全面而细致的检查。首先是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结果显示,徐先生的血糖水平高达 12.7mmol/L,HbA1c 水平也达到了 8.2%,均远远高于正常范围。这就像是一个红色警报,表明徐先生的血糖控制情况非常不理想。

接下来是足部神经功能检查,医生通过专业的仪器和手法,对徐先生的足部神经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徐先生的足部感觉神经反应变得迟钝,这可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典型表现。想象一下,我们的神经就像一条条电话线,负责传递各种感觉信号。而糖尿病就像一个 “破坏者”,让这些 “电话线” 出现了故障,导致信号传递不畅,所以徐先生才会感觉到麻木和刺痛。

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也揭示了问题。屏幕上显示,徐先生的下肢动脉有轻度狭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这就好比道路变窄了,车辆通行不顺畅,下肢的血液供应自然也就受到了影响。而这,正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迹象。

最后,足部 X 光检查显示徐先生的足部骨骼结构正常,没有明显的骨折关节炎。这虽然是个好消息,但结合前面的检查结果,医生还是得出了明确的诊断:徐先生患上了糖尿病足

医生耐心地向徐先生解释,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与他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密切相关。这其中涉及到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简单来说,就是高血糖就像一个 “捣乱分子”,既破坏了神经的正常功能,又影响了血管的健康,导致脚部的感觉和血液循环都出现了问题。医生还特别强调,必须要严格控制血糖,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定期监测足部健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听了医生的一番话,徐先生如梦初醒,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对糖尿病的轻视是多么错误。从那以后,他开始认真遵循医生的建议,调整日常的饮食习惯。以前爱吃的甜食和油腻食物,现在都只能忍痛割爱了。他还会定期监测血糖,每天按时吃药,不敢有丝毫懈怠。慢慢地,徐先生的血糖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腿脚的麻木感也逐渐减轻了。

相信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要控制血糖,但却不知道当血糖升高时,身体会出现一些隐匿的症状。就像徐先生,一开始根本没想到自己的脚会成为血糖升高的 “报警器”。那么,为什么血糖高了,腿脚部会出现刺痛、麻木的症状呢?

医生提醒:血糖高了,看脚就知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这是一种慢性疾病,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 “敌人”,在长年累月中逐渐侵蚀着我们的健康。血糖过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而部分人群血糖升高时,最先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就在脚部。所以,糖尿病患者关注自身脚部的变化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咱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

高血糖环境损害神经系统

高血糖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导致脚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血糖水平控制不好,就会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而神经系统对高血糖非常敏感,过高的血糖就像一个 “破坏分子”,会使神经系统的代谢出现异常。这就好比工厂里的生产线出了故障,导致神经纤维肿胀、变性,最终造成病变。

当神经受损后,患者的感觉就会减退。由于周围神经病变主要影响的是远端肢体感觉,通常首先会影响下肢,尤其是脚部。所以,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往往容易感觉到脚部麻木、刺痛等不适。除此之外,当神经病变是自主神经病变或急性神经疼痛病变时,还会出现皮肤干燥、脚部肿胀、肌无力、剧烈疼痛等症状。想象一下,脚部就像一个失去了 “信号接收器” 的区域,各种感觉变得迟钝,甚至还会出现异常的疼痛,这该是多么难受啊。

高血糖环境损害血管系统

高血糖不仅会影响神经系统,还会对血管系统下手,特别是微血管。长期的高血糖会让血管壁变厚,血管弹性降低,就像一根老化的水管,变得又硬又脆,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这样一来,流向脚部的血液量就会减少,导致足部缺血。缺血的脚部就像一个得不到充足养分的 “小花园”,会表现出麻木等不适症状。而且,血液循环不畅还会影响伤口愈合,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创伤,也很难恢复,这就大大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一旦感染,就像在 “小花园” 里引来了害虫,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高血糖就像一个 “双面杀手”,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的健康,进而威胁到糖尿病患者的脚部健康。所以,俗话说 “血糖升高了,看脚就知道”,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脚部状况,一旦出现异常变化,就说明可能需要降糖了。

脚部出现这三种变化,说明要降糖了!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必须时刻注意控制血糖水平,否则就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当糖尿病患者的脚部出现以下三种变化时,这很可能是血糖控制不佳的信号,需要立即采取措施降低血糖。

脚部麻木或感觉异常

糖尿病患者脚部麻木的症状比较常见,而且与血糖控制效果不佳有着直接的关联。这是因为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神经就像被 “侵蚀” 了一样,受到了损伤,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其中,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表现就是脚部及双下肢有麻木感,而且在夜间会更加严重。同时,还可能会出现针刺样和烧灼样的异常感觉,有时甚至会让人难以忍受。想象一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脚部却像被无数根针在扎,或者像被火烧一样难受,这该是多么痛苦的体验啊。

脚部皮肤或温度出现异常变化

在高血糖环境下,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都容易受到影响而出现病变,这就会进一步影响脚部的营养供给和血液循环。当神经系统及血管系统受损时,患者的脚部皮肤就会出现一系列异常症状,比如苍白、发凉、干燥、脱屑等。就像我们的皮肤失去了充足的血液滋养,变得没有生机,摸起来凉凉的,还总是干巴巴的,甚至开始脱皮。

脚部易感染

高血糖环境下,白细胞的功能可能会受到损害,就像一支失去了战斗力的军队,身体的免疫防御能力也会随之降低。所以,相比于普通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尤其是脚部感染。由于神经功能障碍,脚部皮肤会变得干燥,容易出现皲裂。而这些皲裂的皮肤就像一道道 “城门”,为细菌提供了进入体内的途径,大大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一旦脚部出现伤口,又因为血液循环不佳和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很难得到控制,可能会迅速蔓延,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蜂窝织炎、脓肿,甚至坏疽。想象一下,一个小小的伤口,却因为血糖控制不佳,引发了如此严重的感染,这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糖尿病的长期管理关键在于血糖控制,而脚部的健康状况往往是血糖控制效果的直接体现。当糖尿病患者脚部出现了麻木、皮肤状况改变或易感染等问题时,这不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信号,也是血糖控制不佳的警示。一旦出现这些迹象,患者应立即采取措施,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血糖水平,防止病情恶化导致糖尿病足。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众多,其中糖尿病足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当患者脚部出现上述症状却不采取措施控制血糖时,就很容易患上糖尿病足。这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了解如何预防糖尿病足至关重要。

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对于预防糖尿病足来说,是最为关键的一点。高血糖环境就像一个 “大染缸”,会导致神经和血管受损,进而引发感觉异常和血液循环障碍。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发展成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建议患者在遵循医嘱按时服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取;规律运动,如每天坚持散步、慢跑等,来维持血糖在目标范围内。

每日进行足部检查

糖尿病患者可以养成每天检查双脚的好习惯。检查时,要仔细感受腿脚部是否有麻木刺痛的感觉,看看是否出现肿胀、瘀伤、水泡等异常情况;同时,也要认真观察皮肤的颜色和状态,检查是否干燥、发凉、苍白等。就像给脚部做一个 “每日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选择合适的鞋袜和进行足部护理

穿着合适的鞋子和袜子对于预防糖尿病足至关重要。鞋子要选择宽松、舒适、不压迫脚趾的款式,避免高跟鞋和尖头鞋,就像给脚部找一个舒适的 “小窝”。袜子应选择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的材质,如棉质或特制的糖尿病袜子。每天都要更换干净的袜子,保持足部干燥。在穿鞋前,一定要先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防止脚部受伤。此外,定期进行足部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用温水泡脚(温度要控制在 30 - 38 摄氏度,千万不能用热水,以免烫伤)、定期剪趾甲,让脚部保持干净、整洁。

促进血液循环

良好的血液循环对于预防糖尿病足至关重要。患者可以通过定期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游泳或骑自行车,来提高下肢血液循环。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足部锻炼,如脚部抬高、旋转脚踝、伸展脚趾等,增强脚部肌肉,促进血液流动。在长时间坐着或站立后,要适当活动双腿,避免血液循环受阻。就像给下肢的血管做一个 “按摩”,让血液流动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