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惊人,新研究揭示治疗潜力

0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肝硬化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高发病率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铁军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中国t2dm患者中nafld的患病率,并指出了血糖控制、肥胖和性别在疾病发展中的潜在作用。

02

nafld和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流行,与高血压和t2dm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并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

我国t2dm患者中nafld患病率高达59.36%,肝硬化患病率为1.43%。血糖控制不佳、肥胖和女性患者面临更高风险。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与nafld呈“倒l形”关系。

2023年ada《糖尿病诊疗标准》建议对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nafld/nash筛查和纤维化风险分层,以避免大规模漏诊。

为了研究中国成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和肝硬化的患病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水平与nafld风险之间的关联,张铁军教授带领的团队对上海郊区自然人群队列和生物样本库中的6621名t2dm患者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利用超声检查作为诊断nafld的方法。

结果显示,在所有6621名t2dm参与者中,3930名患有nafld,患病率为59.36%,肝硬化患病率为1.43%

此外,研究还发现肥胖与nafld风险呈现显著正相关,肥胖患者nafld风险增加370%,且肥胖患者发生肝硬化的风险是非肥胖患者的1.84倍

女性患者的nafld风险增加43%,表明性别差异在nafld的发病、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研究发现hba1c水平较高的三组nafld风险均显著增加,最高hba1c四分位数组的肝硬化风险增加90%。

目前,临床针对nafld的治疗手段有限。但研究表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和resmetirom等药物在治疗nafld方面显示出潜力。

03

这项研究强调了对t2dm患者进行系统筛查的必要性,尤其是对于血糖控制不佳且合并肥胖的女性患者。同时,研究也为nafld的潜在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特别是在药物治疗方面的前景。

参考

han, x., zhang, x., liu, z., fan, h., guo, c., wang, h., gu, y., & zhang, t. (2024). prevalence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liver cirrhosis in chinese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journal of diabetes, 16(5), e13564. https://doi.org/10.1111/1753-0407.13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