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胸闷、气促?你的心脏可能在经历一场“地震”!

进入4月后,很多人都被地震的消息刷屏了:

4月3日,台湾花莲县发生里氏规模7.3级地震;4月9日在云南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发生4.7级地震;4月10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5.6级地震。

每当面对地震这类自然灾害,我们都会感觉到生命的渺小。但你知道吗,地震其实无处不在,除了自然界中经常面临着的地震,我们的心脏也会发生“地震”。

正常情况下,我们右心房上的窦房结控制着整个心脏的跳动。它就像心脏的司令部,定期且规律地发出跳动指令(60-100次/分),这些指令也会通过传导组织从心房传到心室,最终将血液泵往全身。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司令部”也会丧失控制功能。此时,心房的各部分会丧失正常节律,只能快速而无序地收缩,这就是心脏发生的“地震”——房颤。

房颤发作时心跳可以达到350-600次/分,血液也容易在心房内淤滞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可能随着血液流到全身各处,从而引起脑栓塞(中风偏瘫)或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

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房颤患病率为2.3%,且患病率和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为了健康的晚年生活,大家一定不能轻视心脏发生的“地震”!

身体需要用心经营,健康也需要科学管理。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医络病学科创立者和带头人吴以岭教授融汇了儒、释、道、医中国四大传统流派的养生智慧和当代科学养生理念,构建了以“通络、养精、动形、静神”为内容的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其中“通络”部分对以房颤为代表的心律失常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提到,我们身体中的经脉和络脉是运行气血、输布营养、完成脏腑功能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通道。由于络脉具有细窄、网状分布、面性弥散的结构特点,所以具有“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久瘀入络”的发病特点和“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病机特点。

从络病理论的角度来看,心律失常的发作和络脉中气血减少、使心肌细胞供血不足以及气血运行受阻都有所关联,因此采用“通络”药物比如参松养心能有效地消除心律失常症状,使紊乱的心律恢复正常。

参松养心以生脉散和定心汤作为基础方,将清火药(黄连丹参赤芍)与温热药(人参、山茱萸桑寄生)巧妙配伍,能快速缓解心慌气短、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对早搏、房颤、心动过缓等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都有效,可以起到“整合调节”的治疗效果。

在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吴以岭教授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也介绍了参松养心的作用。吴以岭教授提到,药效机制研究发现,参松养心具有多离子通道阻滞作用,可以用于室早、阵发性房颤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同时,它还可以调节自主神经、促进窦房结恢复和心电传导,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

黄从新教授在《心律失常机制及通络药物干预研究》的学术报告中提到,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可以将射频消融术后1年内房颤复发风险降低40.4%,同时提高患者健康生活质量评分,且安全性良好。这项研究结果的发布,在心律失常防治领域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心脏的“地震”——房颤治疗在早不在晚。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了心悸、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记得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并治疗,以免贻误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