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阴阳过半,重在调和,养生少不了通、调、养

春分这天正好昼夜平分,阴阳各半,节气特点是阴阳平衡。所以春分养生应顺应节气特点,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讲究“平和”,以和为贵,以平为期。

此时正是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中医建议,春分节气可通过通、调、养的养生方法,帮助保持脏腑的阴阳、气血平和、功能旺盛。

春分养生,注重“通调养”

“通”阳气

春季阳气升发,此时保持阳气畅通才能维持脏腑阴阳平衡。调理方式可以从饮食及经络两个方面进行,尤其对于血瘀、痰湿、气郁体质的人来说。通过饮食调养和经络畅通,才不至于因脏腑阴阳失衡而出现诸多病症。

饮食调理:饮食要顺时养生,要遵守“春夏养阳”的原则,适当吃一些味辛性温、入肺经的食物,帮助温补阳气助阳升发。李时珍《本草纲目》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

经络调理:经络畅通是保持脏腑阴阳平衡的根本要素。疏通经络的方法包括刮痧、拔罐、推拿、按摩等。使精气畅达全身,打开瘀堵、清除结节,来达到助阳的作用。日常可以疏通人体最大的阳气出处膀胱经。

“调”肝气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肝与情志有直接的联系,所以春季调养肝气的关键在于要保持心情舒畅豁达,要忍急戒怒,也可以按摩穴位来调养肝脏,从脏腑机能的角度保持肝脏的活动正常,达到疏肝气的目的。

日常可按摩太冲穴、合谷穴、期门穴、三阴交穴,达到疏肝理气的作用。此外,春季艾灸也是春分养生好方法。

肝气畅通会调节大脑皮层功能,人体胃液的分泌,使黏膜血管充盈。所以学会调节自己情绪,保持肝气畅通十分重要。

“养”脾气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写道:“当春之时,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分前后,雨水增多,空气的湿度升高,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容易被湿气困扰,所以需要养脾气。

可在饮食上多吃性温味甘的食物,如:糯米、山药、黑米、红枣、核桃、鸡蛋等食材,帮助脾胃恢复机能。另外,春天应少吃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