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篇文章带你认识眼科检查!

  1.视力检查

  必须做的检查,以便医生了解患者视功能的改变。

  2.眼压和裂隙灯检查

  用以排除青光眼风险和白内障.



  3.眼底检查

  干性黄斑变性早期,眼底后极部可见大小不一的黄白色类圆形改变(即玻璃膜疣),伴色素紊乱。病变发展至晚期,后极部出现地图样萎缩。

  湿性黄斑变性,眼底后极部视网膜下可见灰黄色病灶(即新生血管膜),可伴不同程度的出血、渗出。



  4.眼底相

  初诊时拍摄眼底相用以了解眼底病变情况,随诊中拍摄眼底相以观察病灶的变化。

  5.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将能产生荧光效应的染料快速注入血管,同时应用眼底照相机对眼底进行照像的一和检查方法。荧光染料随血流运行时,可以动态地显示眼底血流动力学变化、血管管壁的着染和渗漏等异常表现,发现有渗漏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

  6.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

  ICG可以发现FFA不能清晰显示的深层脉终膜新生血管,可以作为FFA的有效补充。ICG检查还是诊断脉络膜息肉样病变PCV)的金标准。

  7.光相干断层扫描(OCT)

  0CT是一种快速、简洁、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是黄斑变性患者诊期间重要的、最常规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视网膜中心部位形态的变化,判断黄斑是否存在水肿(变厚)、萎缩(变薄)等病变。随诊中的OCT检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8.OCT血管造影(OCTA)

  OCTA是一种无需静脉注射造影剂,能快速、非侵入性的获取同一部位多层次血管系统影像的检查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出CNV(在CNV的诊断中可以取代FFA,但因为0CTA无法判断病灶的活动性,所以无法完全取代FFA)。结合0CT,综合评估CNV的成熟度。还可以量化血管密度,帮助评估黄斑区缺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