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心理时刻紧绷?如何培养“松弛感”?

2025年05月30日08:10:18 健康 3662

在生活中,“松弛感缺失”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一些典型特征。在心理上,他们就像一台雷达般持续保持警戒状态,即使在没有实际危险的环境中,也在不停扫描“威胁信号”,他们还往往会过度解读轻微的负面事件,或把中性事件解读为带有威胁性的风险。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大家会出现这种情况,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你的“紧绷感”到底是怎么来的?

大家应该也会有这样的观察:同样的压力环境,有人举重若轻,有人战战兢兢。这是为何?

为什么有的人心理时刻紧绷?如何培养“松弛感”? - 天天要闻

1

特质性焦虑

心理学用特质性焦虑来描述某种稳定的焦虑倾向。与特定情境引发的状态性焦虑不同,特质性焦虑是一种情境、跨时间的性格特征,使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倾向于感知到更多威胁。

有研究指出,高特质性焦虑的人在情绪调节上更依赖“表达抑制”,即倾向于强行压抑掉情绪,而非“认知重评”——即换个角度解读情绪事件。这种调节方式效果比较差,而且会消耗更多心理资源。

而从气质角度看,特质性焦虑与“高神经质”(对负性情绪的敏感度)和“低可控性”(调节情绪的能力不足)关联,神经质使人更容易产生焦虑心境和注意偏向(优先关注威胁信息),而可控性则决定了个人能否有效调节这种倾向。

因此,虽然是面对同样的压力,有些人具备更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来平衡先天的敏感倾向,便能“随遇而安”,而有人这项能力比较弱,于是更易陷入“杞人忧天”。

2

过度警觉

在认知行为治疗(cbt)视角下,个体日常时刻紧绷的状态与“过度警觉”的认知策略也密切相关。

习惯于采取这种策略的人,会不停地通过扫描环境威胁来预防危险。这种做法短期可能带来掌控感,但长期却维持并加剧了焦虑。

为什么有的人心理时刻紧绷?如何培养“松弛感”? - 天天要闻

很多习惯性紧张,很难体会到松弛感的人,往往会有这样的核心信念:“世界是危险的,我是没有能力应对的。”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时,他们的内心潜台词是:“只有时刻警惕,才能避免灾难”或“放松警惕就意味着危险降临”。

这样的不合理信念通常形成于早期经验(例如在高风险环境中长大),个体不得不通过持续警觉来应对潜在威胁,保护自己。

但是,这种策略上的“矫枉过正”引发了更多的负面循环

  • 过度关注某些身体感觉,可能会放大不适感,甚至因为反复就医检查的焦虑引发了更多身体症状;
  • 在人际关系里过度紧张,害怕拒绝则可能表现出紧张不安,反而更加影响社交表现。
 

“时刻紧绷”其实有双面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从适应性的角度来看,不管是“状态性焦虑”还是“适度警觉”,其实是有其进化价值的

在真正危险的环境中,高度敏感的威胁检测系统能促发快速反应,提高生存概率。即使在现代生活中,这样的特质也并非没有合理之处:例如警觉度高的人能更早发现工作细节中的错误线索或人际互动中的微妙信号,而且有一些职业甚至需要这种特质倾向的人来完成,例如安全监控和质量控制等。

因此,“时刻紧绷”并非“有或无”的两个极端,而是一个连续谱,我们每个人都身处谱系中。所以,无需给自己贴标签,或是一味对自身性格特质做批判,只要别让这种状态成为常态就可以了

毕竟,如果让这种状态成为常态,就可能要付出很大代价了:

  1. 持续保持警觉消耗大量心理资源,导致注意力狭窄、工作记忆容量下降。这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长期焦虑者常抱怨“脑子转不动”;
  2. 情绪方面,长期紧绷导致情绪耗竭和快感缺失,令人难以享受生活中的愉悦时刻;
  3. 过度警觉对人际关系的伤害则可能表现在过于敏感或控制倾向,影响社交质量;
  4. 长期保持紧张还会影响身体,增加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障碍等风险。
 

如何理性对待并培养“松弛感”?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处于“时刻紧绷”的状态,并且决定改变,那么以下的方法都可以尝试。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长期形成的警觉模式如同一条走熟的小路,即使知道新路径更佳,大脑仍会惯性选择旧路。一个人应对环境的“策略”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而改变起来也必定需要足够的时间。

1

认知觉察

觉察和识别过度警觉的思维模式,而非其内容。当注意到自己像雷达一样又在“扫描威胁”的时候,可以告诉自己“我的焦虑系统又在常规扫描了”,这种外化的观察方式能打破思维的自动化控制。

2

正念训练

试试通过正念训练,将注意力从“对威胁的监测”转向对于当下情境的体验。简单的“五感练习”(依次关注当前环境中的五种感官输入)能帮助打破担忧性思维的沉浸状态。

3

行为实验

为自己设置实验题,测试过度警觉信念的准确性。例如,相信“必须担忧才能预防坏事”的人可以尝试记录:担忧的事件实际发生的比率到底有多大?这种基于证据的信念修正,往往比单纯的说理更有说服力。

4

生理调节

通过规律运动、呼吸训练和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方法降低基础警觉水平。身体放松状态会向大脑发送“安全信号”,打破心身互相强化的焦虑循环。

为什么有的人心理时刻紧绷?如何培养“松弛感”? - 天天要闻

在快节奏、高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中,培养这种调节能力变得尤为重要,或许这也是心理健康的真正标志——不是永远放松,而是能够根据环境需要在警觉与宁静之间自如切换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恒瑞医药:SHR-4506注射液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 - 天天要闻

恒瑞医药:SHR-4506注射液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

智通财经APP讯,恒瑞医药(01276)发布公告,近日,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子公司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关于 SHR-4506 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SHR-4506 注射液是公司自主研发的 1 类治疗用生物制品,在...
恒瑞医药子公司获批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上市 - 天天要闻

恒瑞医药子公司获批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上市

来源:财中社7月3日,恒瑞医药(600276/01276)发布公告,近日,公司子公司成都盛迪医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知,批准公司产品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上市,用于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该药品的规格为3ml,注册分类为参照3
中医馆员工夫妻半年就诊超300次!一药厂联合两中医馆骗保,涉案超1200万 - 天天要闻

中医馆员工夫妻半年就诊超300次!一药厂联合两中医馆骗保,涉案超1200万

位于郊县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民营中医馆里,一天只有两三名病人就诊,而就诊记录上却标注有十多人就诊,且患者每隔十几天就开一次大剂量药品。7月3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email protected])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了解到,在警方捣毁的一个以定点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医保诈骗团伙,上海市两家民营中医馆2年内开出5万条记录,骗...
“湘雅乡情”深耕耘 醴陵本土医疗团队显真功夫 - 天天要闻

“湘雅乡情”深耕耘 醴陵本土医疗团队显真功夫

红网时刻新闻7月3日讯(通讯员 王琦 张燕舞 孙勇)近日,醴陵泰安医院普外科团队在精心准备与多学科通力协作下,成功完成了医院历史上首例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手术由醴陵泰安医院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