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医生:身上这个黑点不是痣,严重可致命

2025年05月15日12:52:06 健康 1902

老人在干农活后突发疾病去世,而当初照顾母亲饮食起居的儿子也出现相同症状,医生抽丝剥茧终于查明病因,母子俩得的都是因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而幕后的罪魁祸首却让人万万没想到。

母子俩双双确诊,1人去世!

2023年夏天,江苏一名老人在干完农活后,突然疾病去世。当初老人被送到医院时,不仅血小板减少,同时还伴随着鼻腔、牙龈出血,意识也已经模糊。

伴随着老人的去世,诡异的一幕出现了,当初在老人病危期间,负责照顾老人起居的儿子也出现了相同的症状,不仅严重高烧还血小板减少。

医院里,老人儿子被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好在老人儿子送医及时,再加上其比较年轻,身体抵抗力好,所以这才避免了悲剧再次发生。

母子俩先后出现同样的问题,这不得不让人起疑,经过检查,幕后的凶手终于被揪了出来,居然是一个毫不起眼的蜱虫

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医生:身上这个黑点不是痣,严重可致命 - 天天要闻

原来当初老人在干农活时被蜱虫叮咬,而老人儿子在照顾她时,也不幸被蜱虫感染,这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蜱虫伤人,远比想象得还要常见且严重

在多数人的认知中,蜱虫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虫子,被叮咬后真的有那么严重吗,是不是太夸张了?

当你走进那些被蜱虫叮咬的案例后,你会赫然发现,这真的没有在夸张,更没有在危言耸听。

2023年6月,安徽一男子在野外忙完农活后,因蜱虫叮咬高烧不退,最终引发多脏器衰竭,不治身亡。

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医生:身上这个黑点不是痣,严重可致命 - 天天要闻

更早一点的案例,则是河南3位老人因感染蜱虫病而去世。这3人在去世前,都曾为一名感染蜱虫病的死者净身。

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医生:身上这个黑点不是痣,严重可致命 - 天天要闻

之前有位网友发帖,记录其母亲被蜱虫叮咬后从发病到去世的全过程。一开始发烧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结果没想到是蜱虫病,最终因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而不治身亡。

蜱虫,为何会如此凶险?

蜱虫,又叫壁虱,俗称草爬子。作为一种体型极小的节肢动物寄生物,其大小一般只和火柴棒头差不多。常出现在花草丛、植物中,同时也会寄生在猫、狗等动物皮毛里。

大部分蜱虫都高度依赖血液,蜱虫的身体主要由颚体和躯体两个部分组成,颚体又称为假头,是蜱虫的口器。

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医生:身上这个黑点不是痣,严重可致命 - 天天要闻

蜱虫在吸血时,一部分口器会钻进宿主的皮肤中,部分身体则留在体外。

所以在被蜱虫叮咬后,我们会发现皮肤上突然多出个“黑痣”。由于蜱虫的虫体很小,一般只有2-10mm,所以哪怕在被叮咬后,我们一开始也很难发现,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这是“痣”。

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医生:身上这个黑点不是痣,严重可致命 - 天天要闻

这边你没有及时发现蜱虫,那边蜱虫已经在疯狂吸食你的血液。在钻进宿主皮肤后,蜱虫可以依靠口器吸附在宿主身上几天乃至2个星期。

一般来说,4-10月是蜱虫活跃期,而5-7月则是高峰期

为什么干农活和去公园等偏僻处的人更容易被蜱虫盯上?因为蜱虫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会选择在这些地方蹲守。

一旦有人经过或者在这些地方逗留,蜱虫马上就会通过体温、呼吸、气味乃至振动,来寻找宿主,最终进入人体。

体内藏有上百种病原体,一旦感染杀伤力极大!

别看蜱虫不大,但其体内却含有83种病毒、32种原虫、14种细菌、18中螺旋体和20种立克次体

可以想象的是,被蜱虫叮咬的后果有多严重。

被叮咬后,潜伏期一般为1-2周,随后突然发病,患者主要表现就是发热,并且为持续高热,同时还可能伴随着恶心、呕吐、乏力和厌食等症状。以至于很多人错误地以为这是感冒发烧所导致的,最终错过最佳诊疗时机。

有少数病情严重者,会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和肺出血等症状,最终往往因为休克、呼吸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如果是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部分患者同样可能因为多器官衰竭死亡。

被叮咬后,千万不要这样做!

看到虫子在身上,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拔掉或者拍掉,这里提醒你千万别这样做!因为硬拔或者拍打,可能导致蜱虫口器或者头部残留在体内,你拔掉的也只是蜱虫的躯体,最终还是会引起病原体感染,同时还会加大诊疗难度。

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医生:身上这个黑点不是痣,严重可致命 - 天天要闻

可以先用松节油酒精涂抹虫体,尽量让它自然脱落。如果无法自然脱落,就用小镊子贴近皮肤位置,轻轻夹住蜱虫头部,随后垂直拉出蜱虫。

注意,这个过程一定要慢,力度要均匀,以防止其头部留在皮肤内。夹出蜱虫后,用酒精碘伏及时消毒被叮咬的部位,必要时记得就医。

由于蜱虫叮咬后存在一定潜伏期,所以就算清除了蜱虫,但在随后的几周内出现发热等不适,还是要及时就医。

除了蜱虫,这3种虫子也要注意

隐翅虫

隐翅虫体内含有强酸性的毒液,所以又被称为“飞行的硫酸”。在沾上其毒液后,患者可出现条索状和点状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疱和脓疱等。如果沾到眼睛,可灼伤结膜角膜,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失明

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医生:身上这个黑点不是痣,严重可致命 - 天天要闻

不过隐翅虫一般不会喷射毒液,只有当其生命受到威胁时,才会奋起反击,所以我们在看到隐翅虫时,尽量不要随手拍死或捏死。应该尽快抖动身体,让其飞走。如果沾上隐翅虫毒液,可以用生理盐水苏打水冲洗患处,随后就医。

恙虫

恙虫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焦痂,潜伏期内先后出现发热、眼睛红肿、四肢麻木、恶心和嗜睡等症状。

恙虫叮咬的潜伏期一般为4-21天,需要注意的是,恙虫同样很危险,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时可引发多器官衰竭死亡。

③蠓

蠓看起来很蚊子很相似,别看它小,但其造成的伤害却是巨大的。被其叮咬后除了奇痒无比,还会出现大片红肿,局部皮肤可表现出过敏性皮炎的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丘疹型荨麻疹

最后要提醒的是,被蠓叮咬后千万不要用手去挠,一旦抓破了很可能会导致继发性细菌性感染。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1309家县医院已达到三级医院能力,还有哪些短板要补? - 天天要闻

1309家县医院已达到三级医院能力,还有哪些短板要补?

县城,被称为中国的底色。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全国1800多个县域地区,常住人口达到了7.48亿,占国内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近几年,随着城市与县城的消费边界逐渐消融,县域也常被说起撑起了中国消费的一片天。那与县域消费一样无法被忽视的县域医疗,如今又发展到了哪一步?5月1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通报2024年度...
量子之光·中医新程交流活动在北京举办 - 天天要闻

量子之光·中医新程交流活动在北京举办

2025年5月20日下午,量子之光·中医新程交流活动在北京举办。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碰撞正在上演,本次交流会由北京紫晨中医院元贞生命康养中心主办。当微观世界的量子科技,与传承千年的中医智慧相遇,古老与现代交织,颠覆你对健康的所有想象!量子科技,作为现代物理学的尖端领域,探索的是微观粒子的奥秘。量...
中国首创胸大肌肌瓣保乳术式亮相杭州乳腺癌论坛,细胞级荧光导引技术EndoSCell突破“术中盲区” 保乳与根治兼得 - 天天要闻

中国首创胸大肌肌瓣保乳术式亮相杭州乳腺癌论坛,细胞级荧光导引技术EndoSCell突破“术中盲区” 保乳与根治兼得

2025年5月16至18日,由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浙江省抗癌协会、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共同举办的“2025杭州湘湖乳腺癌治疗理念前沿论坛”于杭州盛大举行。本次论坛汇聚海内外乳腺癌领域顶尖学者与业界精英,众多院士出席,聚焦外科治疗的创新之道、内科策略的革新之径,以及多学科协作与成果转化的融合之策,深入...
助眠老药盐酸罗通定片,用药需了解5件事,经常吃它的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助眠老药盐酸罗通定片,用药需了解5件事,经常吃它的了解一下

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失眠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常态。今年56岁的李阿姨就是典型案例:她因退休后生活节奏变化,情绪焦虑烦躁,晚上躺在床上难以入睡。听朋友介绍后,她开始服用一种叫盐酸罗通定片的“老药”,没想到服用几次后睡眠明显改善,她逐渐爱
别忽视!身体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脊柱在求救 进来自查 - 天天要闻

别忽视!身体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脊柱在求救 进来自查

跷二郎腿、趴着睡觉在沙发或床上歪着身子玩手机这些行为会伤害脊柱吗?身体出现哪些不适可能是脊柱出现了问题?往下看,一起了解 膝盖疼、肩膀痛总咳嗽竟是脊柱在求救脊柱是支撑我们运动最核心的部位,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造成全身功能异常。如果脊柱不正、扭曲,身体会出现哪些不适?自查!这些情况你可能没想到下...
牙疼别瞎猜!教你一眼看穿是不是上火在“搞鬼” - 天天要闻

牙疼别瞎猜!教你一眼看穿是不是上火在“搞鬼”

牙疼发作时,那种钻心的疼痛让人坐立难安。不少人一牙疼就觉得是“上火”了,便自行服用清热降火的药物。然而,牙疼的原因多种多样,并非都由上火引起。准确判断是否为上火牙疼,才能对症下药,有效缓解疼痛。接下来,就从多个方面教你如何判断。
宝子看过来!当归煮鸡蛋的“隐藏”功效,全在这儿了 - 天天要闻

宝子看过来!当归煮鸡蛋的“隐藏”功效,全在这儿了

在传统养生食谱中,当归煮鸡蛋凭借简单易做、功效显著,成为不少人日常调理身体的选择。当归作为中药材中的“明星”,鸡蛋又是常见的营养食材,二者搭配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养生火花?接下来,就为你详细解读当归煮鸡蛋的功效与作用。
发现1例,阳性!初期或无症状,医生提醒,这类人群高危 - 天天要闻

发现1例,阳性!初期或无症状,医生提醒,这类人群高危

近日,广州30岁的夏女士(化名)因持续干咳一周到医院就诊胸部CT显示其双肺多发感染伴多发空洞形成被收入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住院治疗医生查房时,捕捉到CT上形似“鬼脸”的特殊影像(即“鬼脸征”),并伴有“晕轮征”,高度怀疑隐球菌肺炎。医生追问夏女士近期是否曾接触鸟类、禽类及饲养宠物,夏女士否认。医生安排夏女士抽血送...
揭秘乳腺磁共振:你的 “看不见的守护者” - 天天要闻

揭秘乳腺磁共振:你的 “看不见的守护者”

各位女性朋友们,在守护乳腺健康的 “超级天团” 中,藏着一位神秘又强大的 “隐形侦探”—— 乳腺磁共振(MRI)!它就像拥有超能力的特工,凭借独特技能,能发现普通检查难以察觉的健康隐患。今天,就带大家全方位了解这位守护女性乳腺健康的幕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