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每天早餐都吃面食,不出半年,身体可能会有这3种变化

2025年05月04日17:02:06 健康 1571

每天早餐吃面食,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很多人觉得,早餐吃碗热乎乎的面条、啃个馒头,既方便又实惠,简直是“养生早餐”。但你可能不知道,长期这样吃,身体可能会悄悄“挖坑”。

研究发现:每天早餐都吃面食,不出半年,身体可能会有这3种变化 - 天天要闻

在门诊中,我经常遇到不少患者,一脸无辜地问我:“医生,我早餐吃得很健康啊,天天一碗面、一张饼,怎么血糖、血脂还越来越高?”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每天早餐吃面食,半年内身体可能悄悄发生哪些变化。

研究发现:每天早餐都吃面食,不出半年,身体可能会有这3种变化 - 天天要闻

一、血糖波动加剧,胰岛功能受损

面食,尤其是精制面粉做的面条、馒头、饼,属于高升糖指数(GI)食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白面馒头GI值高达88,一碗下肚,血糖飙升的速度比坐电梯还快!

研究发现:每天早餐都吃面食,不出半年,身体可能会有这3种变化 - 天天要闻

血糖一高,胰岛素就得加班加点地分泌,强行把血糖压下去。长期这样,胰岛β细胞就像被过劳折磨的员工,逐渐失去工作能力。最终,可能发展成胰岛素抵抗,甚至2型糖尿病。根据《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2020年的数据,中国成年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2.8%,超过1亿人。而早餐高碳水、单一面食的饮食模式,是重要推手之一。

研究发现:每天早餐都吃面食,不出半年,身体可能会有这3种变化 - 天天要闻

二、内脏脂肪堆积,腰围悄悄变粗

很多人以为只要控制总热量,吃面食不会长胖。可惜,身体不是这么简单运作的。面食中的高精制碳水,容易引起胰岛素大量分泌。而胰岛素,本质上是个“脂肪保存官”,它的存在就是为了促进脂肪储存。

研究发现:每天早餐都吃面食,不出半年,身体可能会有这3种变化 - 天天要闻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腹部肥胖与心血管疾病脂肪肝、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每天早餐高碳水,半年下来,哪怕体重没咋变,内脏脂肪层已经悄悄加厚,腰围一点点探头,心脏、肝脏也在暗地里吃苦头。

研究发现:每天早餐都吃面食,不出半年,身体可能会有这3种变化 - 天天要闻

三、慢性炎症水平升高,身体“悄悄生锈”

你知道吗?长期大量摄入高GI食物,会让体内氧化应激反应激增。简单说,就是身体内部像被火慢慢烤一样,慢性炎症悄悄蔓延。《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JCN)的一项研究显示,高GI饮食与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密切相关。而CRP,是慢性炎症的重要标志物。

研究发现:每天早餐都吃面食,不出半年,身体可能会有这3种变化 - 天天要闻

慢性炎症一旦长期存在,就像铁锈蚕食钢铁一样,慢慢引发动脉硬化、阿尔茨海默病,甚至部分癌症,后果远比你想象的严重。

研究发现:每天早餐都吃面食,不出半年,身体可能会有这3种变化 - 天天要闻

四、为什么早餐面食最容易出问题?

早餐时间,人们通常血糖最低,胰岛素敏感性最高。这个时候,如果直接来一碗高GI的面食,血糖飙升速度更快,胰岛素的负担更重。相当于在最脆弱的时候,给身体泼了一盆油。

研究发现:每天早餐都吃面食,不出半年,身体可能会有这3种变化 - 天天要闻

而且,大多数人早餐时间短,吃得急,咀嚼不充分,进一步加剧了碳水快速吸收的速度。

五、早餐到底该怎么吃?

别慌,医生不是让你绝对戒掉面食,而是要讲究搭配,控制比例。

• 加蛋白质:比如一颗鸡蛋、一杯牛奶、一把坚果,拉低整体餐食的升糖负荷。

• 加膳食纤维:比如小半盘蔬菜、一小碗豆类,延缓碳水吸收速度,保护血糖。

• 优先选择全谷物:比如燕麦片全麦面包,而不是白面馒头、米粉。

简单说,早餐三件事:有蛋白、有纤维、少精制。

研究发现:每天早餐都吃面食,不出半年,身体可能会有这3种变化 - 天天要闻

结语:别再拿面食当早餐主角了

每天一碗面条、一张饼,吃着舒服,半年后,血糖、腰围、慢性炎症都可能在背后嘲笑你。身体不是账本,今天透支,半年后收利息,利息还翻倍。别再被“面食早餐健康”的假象骗了,真正的健康,是要用科学去守护的。

研究发现:每天早餐都吃面食,不出半年,身体可能会有这3种变化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今天起,吃饭请调整一下! - 天天要闻

今天起,吃饭请调整一下!

很多人为了赶时间经常十分钟就解决一顿饭但这种“超速”吃饭的习惯会给健康带来负担多项研究报告表明,在几乎所有年龄组和人群中,进食速度与肥胖呈正相关。更可怕的是,习惯性的快速进食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增加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风险。
“钟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为其揭牌 - 天天要闻

“钟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为其揭牌

2025年5月24日,“2025南山呼吸健康论坛暨广州国家实验室成立4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于广州圆满举办,“钟南山科普工作室”在主论坛上正式揭牌成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中国
茶喝不对,功夫白费:9种体质的“个性养生茶” 来了! - 天天要闻

茶喝不对,功夫白费:9种体质的“个性养生茶” 来了!

茶性分寒热温凉,功效各异。一杯茶能否养生,关键在于“对症下茶”。这种因人制宜的理念,正是中医养生的精髓所在。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9类,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不同的体质,对茶的需求也大不相
省立医院医生走进龙奥学校开展护脊知识趣味科普活动 - 天天要闻

省立医院医生走进龙奥学校开展护脊知识趣味科普活动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5日讯 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脊柱外科刘绪昌医生化身“护脊小老师”,带着可爱的动画和真实的“脊柱模型”走进济南市历下区龙奥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 “挺直小脊梁” 健康课。
医生推荐的这 8 种营养补剂,真的对家人身体好! - 天天要闻

医生推荐的这 8 种营养补剂,真的对家人身体好!

平时想选点适合孩子、适合大人的营养补剂,但又不知道应该怎么选? 如果自己盲目选择的话,很可能人体真正需要的营养素,都没补到位。 今天带来医生推荐的 8 款营养好物,价格实惠,大家可以放心按需购买。而且现在抢在严选618下单,还能享受这些惊喜福利大额满减:领1000元券包,券后满200-30元,满400-60元,满600-9...
新华鲜报丨“医学孤岛”到“生命绿洲”,中国照亮罕见病患者希望 - 天天要闻

新华鲜报丨“医学孤岛”到“生命绿洲”,中国照亮罕见病患者希望

新华社海口5月25日电 题:“医学孤岛”到“生命绿洲”,中国照亮罕见病患者希望新华社记者李恒“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舞台上表演者歌唱《孤勇者》,引起了许多罕见病患者的共鸣。5月23日至25日,2025年罕见病国际交流会在海南海口举行。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临床医生、科研人...
迟福林:合力共建高水平的RCEP - 天天要闻

迟福林:合力共建高水平的RCEP

5月24-25日,由中国日报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主办,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海南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支持的“共建高水平最大自由贸易区——2025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开幕式上以“合力共建高水平的R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