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头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洗头“4不要”

2025年04月01日16:13:07 健康 1366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有些事,年轻时怎么折腾都没事,但一过了六十岁,哪怕是洗个头、洗个澡,身体也可能一下子受不了。

特别是洗头这事,看着平常、谁都在做,可其实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它和血压、心脑血管、免疫系统、平衡力这些息息相关。

一点不注意,就可能诱发头晕、摔倒、感冒,甚至更严重的意外。

那到底是洗头的哪些做法,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身体?

洗头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洗头“4不要” - 天天要闻

不要用冷水洗头

年纪一大,很多身体功能都不像以前那么灵活了,特别是血管弹性下降这个问题,它不是表面能看出来的,但却是很多慢病背后的根源。

洗头的时候用冷水,年轻人可能只是打个哆嗦就过去了,可对60岁以上的人来说,这一下子刺激,可能就会让脑血管收缩得太快,造成短暂的脑供血不足。

洗头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洗头“4不要” - 天天要闻

尤其是那些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病史的老年人,本身脑部供血就比较紧张,突然接触冷水,会让血管收缩到一个极限。

进而引发眩晕、恶心,甚至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些人当时只是感觉一阵头重脚轻,但其实已经是“轻型小中风”的表现了。

洗头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洗头“4不要” - 天天要闻

如果当时站着或者在浴室没有扶手,一摔倒,再加上骨质疏松,后果就可能从“头晕”变成“骨折”甚至“卧床”。

研究指出,在温差刺激较大的洗头过程中,60岁以上人群发生脑供血不足的概率比平时高出很多,尤其是低温刺激下,大脑前循环供血最容易出问题。

洗头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洗头“4不要” - 天天要闻

有位一直从事室外工程工作的退休患者,曾经因为图省事直接用冷水洗头,洗到一半突然头晕呕吐。

送到医院后被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医生明确告诉他,再这么洗下去,下一次可能就是脑梗。

洗头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洗头“4不要” - 天天要闻

不要空腹洗头

很多人习惯早上刚起床洗头,尤其是天气一热,觉得出汗多、不洗难受。

问题是,60岁之后,空腹状态本身就容易让人出现血糖低、血压低、精神萎靡等情况。

如果这个时候再洗头,特别是用热水长时间冲洗,体表血管扩张,血流量会暂时从脑部、心脏转移到皮肤表层,这样一来,大脑供血就会进一步下降,很容易出现头晕、黑蒙、胸闷的反应。

洗头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洗头“4不要” - 天天要闻

这种状态下再加上动作不协调、手脚湿滑,是洗头过程中发生意外摔倒的常见原因之一。

有的人当时感觉只是“有点虚”,却没意识到这是身体在发出危险信号。

有研究发现,老年人如果在低血糖状态下进行如洗头、洗澡这样的半静态操作,出现短暂性脑灌注不足的风险比饭后洗头高出数倍。

洗头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洗头“4不要” - 天天要闻

而很多老年人清晨本来就是一天中血糖最低的时候,再叠加洗头带来的血流变化,很容易出现意外。

有位工厂退休的患者长期坚持早上空腹洗头,某天突然洗完后晕倒在洗手间,家人以为是摔了一跤,后来才知道是低血糖加头部供血不足引发了短暂昏厥。

洗头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洗头“4不要” - 天天要闻

不要湿发入睡

有些人洗完头嫌吹风机声音大,觉得自然风干就行,尤其是夏天,觉得头发干得快,不至于受凉。

但其实不管什么季节,湿发睡觉对年纪大的人来说都是在拿身体冒险。

头皮是五脏六腑“外界门户”之一,湿气寒气最容易通过这里渗透到体内。

洗头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洗头“4不要” - 天天要闻

年轻时阳气足,能抵挡这些外邪,可过了60岁之后,阳虚普遍存在,湿气进来就容易留在里面,久而久之就成了慢性关节病、神经痛、头风病的源头。

而且头发湿时温度较低,和枕头一接触,温度下降得更快,这种湿冷感通过颅骨慢慢往内传,神经系统最容易受影响。

洗头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洗头“4不要” - 天天要闻

睡一觉醒来感觉脖子僵、头晕脑涨,不是偶然,而是因为“寒邪入脑”了。

研究也发现,那些经常湿发入睡的人,偏头痛、颈椎不适、耳鸣、鼻塞、感冒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洗头后吹干的人。

洗头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洗头“4不要” - 天天要闻

尤其是对原本体寒、气血不足的人来说,这点寒气可能就是压垮身体平衡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位退休后从事书法教学的患者,因为工作时间弹性大,喜欢晚上洗头后不吹干就休息,结果几次早上起床头痛难忍,反复去医院查也查不出原因,最后医生一句“湿气重”点醒了他。

洗头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洗头“4不要” - 天天要闻

不要在封闭湿热的浴室洗头

还有一个很多人忽视的,就是洗头的环境。

很多人觉得洗头这事太简单,门窗一关、热水一开,舒服地在浴室待着就行了。

可对60岁以上的人来说,这种做法其实暗藏危险。

洗头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洗头“4不要” - 天天要闻

热水蒸汽会迅速升高室内湿度,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而年纪越大,肺活量越低,对氧气需求的敏感度越高,一旦密闭空间内氧气供应不足,就可能出现头闷、心慌、乏力等低氧表现。

洗头时头部低下的姿势本身就容易造成脑部回流受阻,再加上吸入的氧气少,血液循环就更容易紊乱。

尤其是有心脏病、肺部疾病、冠心病史的人,这种环境就是一个隐性诱发因素。

洗头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洗头“4不要”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在封闭浴室内连续洗头或洗澡超过10分钟以上,老年人的平均血氧饱和度会下降,这个幅度在年轻人身上可能没啥事,但对已经在“临界线”上的老人而言,就是一次严重透支。

有位患者习惯关着窗门在浴室洗头洗澡,某次洗到一半感觉胸闷喘不上气,扶着墙才慢慢缓过来,医生检查后判断是室内缺氧叠加心肺负荷造成的轻微缺血。

洗头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洗头“4不要” - 天天要闻

洗头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尤其是对过了60岁的人来说,它不再只是个清洁动作,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健康细节。

水温不对、时机不对、环境不对、处理不对,任何一个小疏忽都可能诱发大的问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老人洗头要注意的事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洗头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洗头“4不要” - 天天要闻

参考资料

[1]冯玉如,周立芝.生活习惯及家庭支持对城乡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

洗头可能影响寿命!医生再次提醒:60岁以后,牢记洗头“4不要”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在药店购同一款药,为何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价格更高? - 天天要闻

在药店购同一款药,为何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价格更高?

“一款药物为何两种价格?”近日,来自重庆的邓女士向记者表示,自己在位于重庆铜梁区的一家药店购买三黄片(葵花),店员告知售价为18元一盒,结账时,邓女士掏出医保卡准备付款,收银员见状提醒她,刷医保个人账户比付现金贵,需要支付26元。对此,邓女士当即提出了质疑,得到的回复是“价格一直就不一样”。面对明显不合...
中医人私藏!34味“药性之最”中药,对症养生太绝 - 天天要闻

中医人私藏!34味“药性之最”中药,对症养生太绝

在中药的庞大世界里,每种药材都有独特“本领” 。整理出 34 味“药性之最”中药,从止血到养肾,涵盖多种功效,对症养生超实用,中医爱好者、养生达人必看~ 一、补益类:补出满满元气 补阳之最:鹿茸,给阳虚体质添火力,温补肾阳超厉害 。
荔枝时节的跨国医缘:中西医结合为荷兰患者驱散腰腿痛阴霾 - 天天要闻

荔枝时节的跨国医缘:中西医结合为荷兰患者驱散腰腿痛阴霾

7月的广州增城,荔枝红透枝头。来自荷兰的运动爱好者安妮(化名)捧着刚摘下的糯米糍荔枝,脸上却难掩因腰腿痛带来的愁容。谁料想到,这场跨越亚欧大陆的旅程,竟让她在岭南之地,邂逅了驱散数月病痛的“东方智慧”。10分钟微创术:针尖上的“精准狙击”近日,增城区中医医院骨伤二科(脊柱骨科)诊室里,安妮扶着腰部,用...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在医学的奇妙世界里,有一种疾病如同取经路上的顽固妖怪——支气管扩张。不少人天真地以为,把它“打败”治好后就能高枕无忧,嘿,这想法可就大错特错啦!咱今天就结合《西游记》来讲讲这支气管扩张背后的门道。话说这支气管扩张啊,就像是那盘丝洞的复杂迷宫,一旦被缠上,气道病变与扩张就成了“既定事实”,是不可逆的。...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 天天要闻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不仅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或不良成分,可能会刺激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增加患癌风险。以下这五类食物,建议大家赶紧少吃!1.
小暑时节防“暑湿”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防“暑湿”

7月7日将迎来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中医专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头伏前后,气温持续升高、降水增多,空气湿度大,体感闷热难耐,养生防病应从“暑”和“湿”两方面着眼,注重益气生津、健脾祛湿。“中医理论认为,暑多夹湿,‘暑湿’二邪夹杂,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