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万降至5万,人工耳蜗集采首日患者享新政红利

2025年03月03日20:00:42 健康 9283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平 通讯员 王蕊 江晨

从20万降至5万,人工耳蜗集采首日患者享新政红利 - 天天要闻

张志利医生(右)在给饶大伯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受访者提供

3月3日全国爱耳日当天,浙江省迎来人工耳蜗集采新政落地首日。上午10时30分,来自安徽黄山的饶大伯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顺利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成为全省首批享受集采红利的患者。

据了解,此次集采覆盖人工耳蜗植入体、言语处理器等核心耗材,单套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断崖式”降至5万元左右,降幅达75%,再叠加医保报销部分,患者自付成本大幅降低。这一政策恰逢全国爱耳日落地,为听障群体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听力礼物"。

“以前和老爸讲话都要贴着他耳朵喊,装上人工耳蜗后,医生说可以恢复到健康人听力的65%。”饶大伯的儿子回忆,父亲因中耳炎导致右耳重度失聪三十余年,前几年连左耳也出现了问题,生活极度不便,此前因为高昂费用,迟迟未植入人工耳蜗。

去年,饶大伯一家经病友介绍,找到浙大一院耳鼻喉科专家张志利主任医师,进行了两次乳突根治手术,今年2月,听张医生介绍,人工耳蜗将纳入集采,价格大幅下降,他们便毫不犹豫地预约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这段时间来咨询和预约人工耳蜗手术的患者非常多。”张志利透露,作为省内人工耳蜗手术量领先的医院,近两年浙大一院平均每年做七八十例,“像我做过的患者中,最小的才7个月,最大的有89岁。”目前,人工耳蜗是解决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的有效手段,此次费用门槛破除后,更多患者能够“做得起”。

“听力损失不可逆,但可防可治。”张志利强调,出现听力损失,及时干预非常重要。哪怕只是听力下降了一点点,也要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像严重听力障碍的患者,如果人工耳蜗做得早,语言功能恢复效果也会越好。人工耳蜗植入后虽然不能完全还原自然听觉,但多数可实现日常交流,效果显著优于助听器。

面对眼下年轻群体日益普遍的听力隐患,张志利也特别提醒,戴耳机不是个好习惯,对听力的损害不亚于频繁掏耳、熬夜睡眠不足等,尤其是地铁上听嵌入式耳机,相当于“听力透支”。如果平时一定要戴耳机,尽可能使用头戴式耳机,每次佩戴时间尽量不要太长,一天不要超过一小时。

“转载请注明出处”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不要模仿!往体内注射毒液近18年,美国男子血液产生蛇毒抗体,此前已截掉部分手指 - 天天要闻

不要模仿!往体内注射毒液近18年,美国男子血液产生蛇毒抗体,此前已截掉部分手指

出于对毒蛇等有毒动物的着迷,美国男子蒂姆·弗里德在近18年时间里数百次向自己体内注射毒蛇毒液,并故意让毒蛇咬自己,希望以此对蛇毒免疫。△蒂姆·弗里德(中间)在加州旧金山南部的一个实验室里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3日报道,经专家检验,弗里德的方法似乎有用,其血液已对蛇毒液中的多种神经毒素产生免疫力。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