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牢记“饭前3不做,饭后3避免”!

2025年02月08日18:13:40 健康 1146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胆囊这个器官,平时没啥存在感,位置又深,出了问题也不爱吭声。

可一旦出事,那就是大事,尤其是胆囊癌,发现的时候基本都晚了,存活率极低,让人防不胜防。

胆囊癌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牢记“饭前3不做,饭后3避免”! - 天天要闻

近些年,胆囊癌的病例越来越多,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胆囊就已经出了不可逆的问题。

有些人以为,胆囊癌是喝酒、吃油腻东西才会得的,结果明明生活挺健康,怎么还是被查出了胆囊问题?

其实,很多胆囊的毛病,都是生活里一些不起眼的习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尤其是吃饭前后,很多人都在不自觉地伤害胆囊,等到胆囊发炎、结石,甚至癌变了,才开始后悔。

所以,想让胆囊健康,饭前这3件事不能做,饭后这3个坑得绕开,别等胆囊真出事了,才知道养护它的重要性。

一、不饿过头才吃饭,憋久了胆汁都堵了

很多人一天三顿饭,完全看心情,忙起来一拖再拖,饿过头了才想起来吃。

胆囊癌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牢记“饭前3不做,饭后3避免”! - 天天要闻

结果,一顿猛吃,把肠胃折腾得不轻,胆囊也跟着遭殃。胆囊的作用,就是储存和释放胆汁,帮助消化脂肪。

正常情况下,吃饭时胆囊会收缩,把胆汁挤出来。可如果长期不按时吃饭,胆囊就一直憋着,胆汁也憋着,时间长了,就容易变稠,甚至形成胆结石。

2022年,一项针对4万多人的研究发现,长期不规律吃饭的人,胆结石的风险比规律进食的人高出52%。

而胆结石又是胆囊癌的重要诱因,胆结石超过10年的患者,患胆囊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5~10倍。

所以,吃饭别等饿得不行了才吃,按时吃饭,胆汁排泄才顺畅,胆囊的压力也能小一点。

二、不空腹喝浓茶咖啡,刺激太猛胆囊受不了

有些人早上起来,一杯黑咖啡下肚,或者饭前猛喝一大杯浓茶,觉得这样提神醒脑,结果胆囊先不干了。

胆囊癌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牢记“饭前3不做,饭后3避免”! - 天天要闻

咖啡因、茶碱这些成分,会直接刺激胆囊收缩,如果空腹摄入,胆汁还没来得及慢慢排出,胆囊就被迫猛然挤压,长期这样,胆囊壁可能会变薄,胆囊功能紊乱,甚至诱发胆囊炎

202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空腹喝高浓度咖啡或浓茶的人,胆囊功能异常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38%。

更严重的是,胆囊如果长时间处于“抽搐”状态,胆汁排泄节奏混乱,可能导致胆汁淤积,增加胆结石和胆囊息肉的风险。

三、不情绪激动就吃饭,压力大会让胆囊“罢工”

生气、焦虑、暴躁,这些情绪不仅让血压飙升,还会直接影响胆囊。人一紧张,交感神经会兴奋,导致胆囊收缩能力下降,胆汁排泄变慢。

如果吃饭时情绪激动,胆囊可能会“抽风”,该排的胆汁排不出去,胆囊就容易出问题。

胆囊癌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牢记“饭前3不做,饭后3避免”! - 天天要闻

一项针对精神压力与胆囊疾病的研究发现,长期焦虑或经常生气的人,胆囊炎的发病率比情绪平稳的人高出42%。

如果再加上饮食不规律,那胆囊的负担更大,胆囊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所以,吃饭前,尽量保持放松状态,别一边吵架一边吃饭,或者一边焦虑一边往嘴里塞东西,这样不仅伤胃,也容易让胆囊出问题。

一、不立刻瘫着,胆汁排不出去更容易出问题

吃完饭,最舒服的姿势当然是瘫在沙发上刷手机,或者直接躺着休息。但这样一来,胆囊的工作就受影响了。

饭后,胆囊会收缩,胆汁需要顺利进入肠道帮助消化。

但吃完饭立刻瘫着,胆囊的收缩能力下降,胆汁容易滞留,时间长了,胆汁变稠,胆结石的风险也就大大增加了。

胆囊癌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牢记“饭前3不做,饭后3避免”! - 天天要闻

202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饭后经常久坐或者直接躺下的人,患胆结石的风险比饭后适当活动的人高出46%

尤其是那些已经有胆囊炎或者胆结石的人,饭后不动,胆汁流动更慢,胆囊的问题更容易恶化。

所以,饭后最好起来动一动,慢走10~15分钟,让胆汁顺利排泄,胆囊的负担也能轻一点。

二、不吃完饭猛喝冷饮,刺激太猛胆囊会抗议

吃完饭后,一杯冰可乐、冰奶茶下肚,爽是爽了,但胆囊可能会“冻住”。

冷饮会刺激胃肠道的神经,让胆囊的收缩能力变差,胆汁排泄受阻,长期下来,容易导致胆汁淤积,增加胆囊炎的风险。

胆囊癌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牢记“饭前3不做,饭后3避免”! - 天天要闻

2019年的一项饮食调查发现,饭后习惯性喝冷饮的人,胆囊疾病的发病率比普通人高出36%。

尤其是对于胆功能本身就不好的人,饭后猛喝冷饮,可能会直接导致胆绞痛发作。

所以,饭后想喝水,最好喝温水或者常温水,别让胆囊受到突然的刺激,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三、不吃完饭立刻大运动量锻炼,胆囊承受不住

有些人吃完饭,觉得得赶紧去运动,不然热量消耗不掉,结果刚吃完就跑步、做剧烈运动,胆囊可能先撑不住。

饭后,身体的血液会集中在消化系统,胆囊也在努力排胆汁帮助消化。

如果这时候剧烈运动,血液会被重新分配到肌肉,胆囊的工作节奏被打乱,胆汁排泄异常,可能引发胆囊痉挛、胆绞痛。

胆囊癌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牢记“饭前3不做,饭后3避免”! - 天天要闻

一项针对饭后运动的研究发现,饭后30分钟内进行剧烈运动的人,胆囊收缩异常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41%,而长期饭后立即运动的人,胆囊炎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

所以,饭后1小时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适当活动可以,但别让胆囊的节奏被打乱。

那么,除了吃饭前后的习惯,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行为,可能会无形中加重胆囊的负担?

是否存在一些看起来无害,实际上长期会导致胆囊功能受损的饮食习惯?这些问题,或许值得深入研究。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李炎钊.胆囊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治疗进展分析,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4-11-28

胆囊癌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牢记“饭前3不做,饭后3避免”!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在医学的奇妙世界里,有一种疾病如同取经路上的顽固妖怪——支气管扩张。不少人天真地以为,把它“打败”治好后就能高枕无忧,嘿,这想法可就大错特错啦!咱今天就结合《西游记》来讲讲这支气管扩张背后的门道。话说这支气管扩张啊,就像是那盘丝洞的复杂迷宫,一旦被缠上,气道病变与扩张就成了“既定事实”,是不可逆的。...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 天天要闻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不仅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或不良成分,可能会刺激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增加患癌风险。以下这五类食物,建议大家赶紧少吃!1.
小暑时节防“暑湿”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防“暑湿”

7月7日将迎来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中医专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头伏前后,气温持续升高、降水增多,空气湿度大,体感闷热难耐,养生防病应从“暑”和“湿”两方面着眼,注重益气生津、健脾祛湿。“中医理论认为,暑多夹湿,‘暑湿’二邪夹杂,容易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 医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学→ - 天天要闻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 医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学→

高温之下,很多人会选择冰镇饮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讲究“科学性”,一味贪凉可能会伤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后,前额突然一阵剧烈疼痛,持续好几分钟,胃也不舒服,连忙到医院就医。医生表示,这种情况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脑结冰”
流言|鱼刺卡喉时可以喝醋、吞饭解决? - 天天要闻

流言|鱼刺卡喉时可以喝醋、吞饭解决?

流言:吃鱼卡刺时,可以使用民间流传的“土方法”来解决,如喝醋、吞咽米饭、馒头等。真相:鱼刺的主要成分是钙,可与醋中的醋酸发生反应,但想要用喝醋来软化鱼刺,效果甚微,因为醋在喉咙中只是短暂停留,作用时间不长,而醋中有效的醋酸成分很低,用其软化
身体这5处“发红”说明气血足 夏季养气血,试试这3招→ - 天天要闻

身体这5处“发红”说明气血足 夏季养气血,试试这3招→

俗话说“夏季无病三分虚”夏季,我们该如何养气血?身体哪些部位“发红”说明气血充足?身体这5处“发红”说明你气血充足!夏季,人体容易受到暑邪影响,出现面色白、嘴唇白、手掌白的情况,也是“血虚”的表现。如果身体这5处“发红”,则说明你气血充足、
小暑时节,养生攻略快收下!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养生攻略快收下!

7月7日4时04分,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小暑。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季夏时节的开始。此时初伏将至,在一日胜过一日的炎风热浪中,荷花怒放、流萤飞舞、蝉鸣阵阵,万物用热情礼赞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