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不是运动,不是早睡,而是这4个字

2025年01月21日17:13:18 健康 1582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不是运动,不是早睡,而是这4个字 - 天天要闻

人到中年,最怕体检

这两天,朋友拿到了体检报告。

刚翻开,就感觉天塌了:

从上往下看,指标一片都是红的。

心肌缺血脂肪肝、脾胃虚弱痰湿、胃上溃疡和息肉、肾炎肾结石、肺结节、胰岛素抵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

“全身78个器官,没几处是好的。”

朋友把体检报告发在某书上,感慨着:

“当代打工人最大的炫富,唯有一句——本次体检项目未见任何异常。”

网友们“触景生情”,也纷纷聊起了自己的体检经历:

有人试图以自己更“惨烈”的体检报告,安慰朋友“其实你的身体还可以”;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不是运动,不是早睡,而是这4个字 - 天天要闻

有人则说尽管自己的体检报告显示一切正常,但总是小腹疼却又查不出原因的感觉更难熬;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不是运动,不是早睡,而是这4个字 - 天天要闻

还有人有严重的健康焦虑,动不动就去体检。

但凡身体有点不舒服,就会反复在网上搜索,然后越查越害怕。

只得不断地去医院检查。

如果检查结果正常,症状就消失了。

倘若不正常,就会非常恐慌,吃不下饭又睡不着觉。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不是运动,不是早睡,而是这4个字 - 天天要闻

而另一些人,则压根不敢去体检。

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不敢生病。

一旦去体检,万一有病:

治吧,没钱;

不治,又心里硌硬。

索性不体检了,一切顺其自然。

很多人都不是病死的,是怕生病被吓死的。

只要没有不舒服,就无需体检,省的没病找病。

你们发现了吗?

几乎所有人都有“体检焦虑”。

查也难受,不查也难受。

生怕体检像X光,把我们平常偷偷熬的夜、应酬喝的酒、解压吃进去的夜宵,都照得一清二楚。

不过,不良生活习惯只是表象。

在此之下,造成我们身体处处亮红灯的核心元凶,其实是:

默默咽下去的“坏”情绪。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不是运动,不是早睡,而是这4个字 - 天天要闻

你的情绪,最终都成了你的病

这两天听到了一个故事。

网友小唐,作为一个身高一米七三的大男人,目前体重即将跌破100斤。

距离他的正常体重,已经掉了30多斤。

这都是源于:

他已经有8个月吃不下饭了。

一开始问题并不严重,只是肚子容易胀气。

可能午饭只吃了一半,饱腹感就会一直持续到晚上。

但渐渐地,半碗米饭和一小盘菜,就成了小唐一整天唯一吃得下的食物。

为此,他特意去看了“消化科”,以为是胃出了毛病。

但检查结果显示:

“身体一切正常,可能是压力太大导致的,建议去看精神科。”

小唐不认为自己的精神状态不对劲,所以并未遵循医嘱。

只是吃了些缓解胃肠症状的药,缓解了一点进食困难

但没过多久,就又复发了,且比之前更加严重。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不是运动,不是早睡,而是这4个字 - 天天要闻

来源:视觉中国

为此,他跑了不同的医院,做了全身的检查,但还是没查出任何问题。

迫于无奈,他终于决定走进精神科。

最终确诊了“焦虑症”。

吃了几天抗焦虑的药后,他在某天晚上感受到了久违的饥饿。

那是正常人的饥饿。

和之前吃胃药后想吃东西的感觉完全不同。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

原来,真是我的情绪出问题了。

小唐的故事并非个例。

事实上,肠胃是我们身体的情绪器官。

它和大脑之间,有一个名为“脑-肠轴”的“情绪专线”,二者互相影响。

因此心理上的些微波动,都能被肠胃敏锐感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我们压力太大时,往往吃不下饭;生气时容易胃痛;过于紧张时,会突然腹泻......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不是运动,不是早睡,而是这4个字 - 天天要闻

不只是肠胃。

身体器官都会遭受情绪不同程度的“攻击”,例如:

经常愤怒的人,容易有口臭或出现脓肿;

思虑过度、性格急躁的人,容易引发神经性皮炎皮肤病

工作压力大、情绪起伏大时,可能引发偏头痛

长期感到心理矛盾和压抑,容易免疫力低下,动不动就感冒发烧;

当生活频繁失控时,可能出现突然的头晕。

等等。

并且,因情绪导致的身体疾病,去医院几乎都查不出问题。

但我们往往不会相信“自己没病”,而是觉得医生没查到,被漏掉了。

因此,反复去医院看病,越查不到越焦虑,越焦虑身体越不舒服,就越想去医院。

然后,恶性循环。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不是运动,不是早睡,而是这4个字 - 天天要闻

头脑会自欺欺人,但身体从不说谎

话已至此,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疑惑:

“自己的生活没发生什么大事,为什么突然就病了呢?”

那是因为:

大部分时候,情绪都是一点点累积的。

像我的一位朋友小李,就一直是个特别能忍的人:

小时候因为家人情绪波动剧烈,她必须一直精神紧绷,保持情绪稳定。

渐渐就养成了“遇到天大的糟心事,都不和别人倾诉,全靠忍”的习惯。

等工作后,不论身体状态多差,她从未放慢工作的脚步。

总觉得“扛一扛就过去了”。

结果呢?

她从最初的长期便秘、在盛夏全身发冷、睡觉时会听见自己的心跳等小毛病,逐渐发展成非结石性胆囊炎和厌食症。

吃两口东西就想吐。

而这些症状,都源于她长期的精神焦虑。

“我从来都没意识到自己情绪有问题,直到身体生病了。”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不是运动,不是早睡,而是这4个字 - 天天要闻

来源:视觉中国

北京友谊医院精神心理科的主治医生林子乔曾说:

“大部分因情绪导致身体生病的患者,平常都对自己的情绪不敏感。

因此,他们被压抑的情绪,只能通过身体爆发出来。”

在如今快节奏的高压时代里,我们往往认为“情绪不重要”。

要么觉得“小事,过了就忘了”;

要么生活太匆忙,压根察觉不到自己有情绪。

毕竟,情绪波动的成本太高了:

怕影响工作、怕照顾不好孩子、怕没精力处理一地的鸡零狗碎。

我们必须做个“情绪稳定”的顶梁柱,才能支撑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

但别忘了。

头脑会自欺欺人,可身体从不说谎。

对情绪长期的压抑和忽视,就是造成我们生病的核心原因。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不是运动,不是早睡,而是这4个字 - 天天要闻

除此之外,身边的舆论压力似乎也让我们很难接纳自己的坏情绪。

网友小李北漂20年,吃了很多苦。

近两年,又先后遇到了2次裁员。

现在每天上班都在担心,会不会下一秒就要打包走人。

在某个普通的一天,没发生任何事,小李突然崩溃了。

甚至感觉“死亡是唯一的解脱”。

“不是因为某一件事,而是我在这20年里积攒的情绪,在那个瞬间爆发了。”

但面对情绪崩溃的小李,她身边人的反应不是安慰,而是指责:

父母觉得是“小事”,可能就是最近压力太大了,过几天就好了;

朋友则觉得小李太闲、太矫情了,连情绪都控制不了,真不成熟。

你们有没有发现?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身边人默认的观念,都习惯性地淡化伤痛、躲避悲苦。

以为只有解决问题是要紧的,情绪无关紧要。

又或者只要不想不说,情绪久了就会被忘记。

这也导致了,即便有人意识到了自己精神状态不好,也不敢说出口。

因为任何流露脆弱、情绪波动的行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都被视为“软弱”。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不是运动,不是早睡,而是这4个字 - 天天要闻

但很少有人看见真相:

一味地强调坚强,有时也是对人的“迫害”。

因为逃避情绪不会换来解脱,只会换来麻木,再换来生病的身体。

如果我们真想感受好点,就必须直面情绪。

想起《头脑特工队》中所说的:

唯有拥抱每一种情绪,学会应对它们,我们才会成为完整的自己。

因为,所有情绪都是来爱我们的。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不是运动,不是早睡,而是这4个字 - 天天要闻

祝你不必情绪稳定,而能情绪自由

那么,又该如何和自己的不同情绪相处呢?

我们为大家准备了4种应对常见负面情绪的办法。

你可以先点赞收藏,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练习。

A.应对愤怒、暴躁、憎恨

①立即进行一些剧烈运动,如拳击、跑步、打球,将心里的攻击性向外释放。

②用冷水洗脸或喝冰水、吃冰激凌,来让自己降温。

③如果你是一个很容易动怒的人,可以为自己设定“尖叫时间”,定期进行一些“破坏性”的活动。

如把头埋在枕头里尖叫、把一些没用的玻璃杯摔碎(要注意别伤害到自己)

④深呼吸10-15次。

B.应对恐惧、焦虑、不安

①尝试“盒式呼吸法”:吸气4秒,屏气4秒,然后呼气4秒。

②给自己泡杯茶,并仔细观察烧水和泡茶的过程。

在观察水从平静到一点点沸腾,以及茶叶在水流中忽上忽下地漂浮,我们会完成一次小型的“正念”。

③制作一个“确定性清单”,包含那些让你有掌控感的事,如衣柜收纳、打理花草、打扫房间等等。

每当焦虑发作,就去做一两件“确定性小事”。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不是运动,不是早睡,而是这4个字 - 天天要闻

C.应对抑郁、沮丧、悲伤

①找人倾诉,寻求他人的支持和陪伴。

②沉浸式参与一些高能量体验,能帮助我们从低落的情绪中抽离。

例如看一场演唱会、看一部搞笑综艺、听会儿摇滚乐等。

③吃点辣的食物。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吃辣属于“良性自虐”,能带给我们快感,会缓解抑郁情绪。

④定个小额预算,为自己买点东西。

D.应对内疚、羞愧、自责。

①分析为什么会内疚,并找到内疚背后积极的一面。

例如,如果你因为把一项工作搞砸而内疚,证明了你是个有责任心的人。

肯定自己有责任心的一面。

②去做一些你认为好的事情,来巩固“自我肯定”的积极感受。

③换一种叙事角度。

例如,不要说“虽然我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结果还是不如人意。”

而是说“虽然结果不够好,但这一次我比上一次做得更好,有成长”。

不因为结果,否认自己全部的付出。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办法外,还希望我们能记得一个核心规律:

情绪会来,也会走。

出现负面情绪,不代表你不好。

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体验。

所以,允许情绪流经你的身体。

观察它,感受它。

而非对抗、指责、压抑。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不是运动,不是早睡,而是这4个字 - 天天要闻

少有人走的路》中曾说:

“完全经历过焦虑、忧郁、疑惑和失望等情绪的人,一定比懒惰、懦弱、自恋和撒谎的人健康得多。”

深以为然。

愿我们不必情绪稳定,而能实现情绪自由。

你曾因为情绪不好而生病吗?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欢迎来评论区和大家一起聊聊~

参考资料:

[1]南方周末 | “我想光明正大地生病”:拍下那些不被看见的情绪

[2] 公众号“KnowYourself” | 咨询师建议:28件能够「快速改善情绪」的生活小事 (必须收藏)

[3] 三联生活周刊 | 消化科门诊,挤满了焦虑和抑郁症患者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不是运动,不是早睡,而是这4个字 - 天天要闻

作者:肖肖,心里有人烟,笔下才有眷恋。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特殊标注除外),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在医学的奇妙世界里,有一种疾病如同取经路上的顽固妖怪——支气管扩张。不少人天真地以为,把它“打败”治好后就能高枕无忧,嘿,这想法可就大错特错啦!咱今天就结合《西游记》来讲讲这支气管扩张背后的门道。话说这支气管扩张啊,就像是那盘丝洞的复杂迷宫,一旦被缠上,气道病变与扩张就成了“既定事实”,是不可逆的。...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 天天要闻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不仅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或不良成分,可能会刺激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增加患癌风险。以下这五类食物,建议大家赶紧少吃!1.
小暑时节防“暑湿”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防“暑湿”

7月7日将迎来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中医专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头伏前后,气温持续升高、降水增多,空气湿度大,体感闷热难耐,养生防病应从“暑”和“湿”两方面着眼,注重益气生津、健脾祛湿。“中医理论认为,暑多夹湿,‘暑湿’二邪夹杂,容易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 医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学→ - 天天要闻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 医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学→

高温之下,很多人会选择冰镇饮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讲究“科学性”,一味贪凉可能会伤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后,前额突然一阵剧烈疼痛,持续好几分钟,胃也不舒服,连忙到医院就医。医生表示,这种情况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脑结冰”
流言|鱼刺卡喉时可以喝醋、吞饭解决? - 天天要闻

流言|鱼刺卡喉时可以喝醋、吞饭解决?

流言:吃鱼卡刺时,可以使用民间流传的“土方法”来解决,如喝醋、吞咽米饭、馒头等。真相:鱼刺的主要成分是钙,可与醋中的醋酸发生反应,但想要用喝醋来软化鱼刺,效果甚微,因为醋在喉咙中只是短暂停留,作用时间不长,而醋中有效的醋酸成分很低,用其软化
身体这5处“发红”说明气血足 夏季养气血,试试这3招→ - 天天要闻

身体这5处“发红”说明气血足 夏季养气血,试试这3招→

俗话说“夏季无病三分虚”夏季,我们该如何养气血?身体哪些部位“发红”说明气血充足?身体这5处“发红”说明你气血充足!夏季,人体容易受到暑邪影响,出现面色白、嘴唇白、手掌白的情况,也是“血虚”的表现。如果身体这5处“发红”,则说明你气血充足、
小暑时节,养生攻略快收下!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养生攻略快收下!

7月7日4时04分,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小暑。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季夏时节的开始。此时初伏将至,在一日胜过一日的炎风热浪中,荷花怒放、流萤飞舞、蝉鸣阵阵,万物用热情礼赞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