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奇女子:30秒出1斤汗,出门带袜子换着穿,不敢跟人握手

2024年12月18日15:53:02 健康 1233

韩国有这么个奇女子,天生爱出汗,30秒能流1斤,出门要带30双袜子替换,简直就是个活脱脱的汗人!

这是咋回事?

咱今天就一起来开开眼。

韩国奇女子:30秒出1斤汗,出门带袜子换着穿,不敢跟人握手 - 天天要闻

彩英(化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是在小学五年级的一堂数学课上。

那天,太阳炙烤着窗外的操场,教室异常闷热。

彩英埋头写作业,额头上的汗水顺着鼻尖滴到了作业本上,一滴、两滴,最后形成了湿漉漉的小片水迹。

“彩英,你的本子被水淋了吗?”同桌小静瞪大眼睛,好奇地问。

“不,不是。”彩英慌张地用袖子擦去纸上的水渍,嘴里嘟囔,“就是……有点热。”

到了课间,彩英和同学玩抓石子,可一抓起石子,湿哒哒的手心总让石子滑落。其他孩子还笑她。

起初,彩英以为这只是因为天气炎热,可即便是到了冬天,她的手和脚仍然会莫名其妙地冒汗。

尤其是脚,一天下来,她的袜子湿得几乎能拧出水。

“你这毛病真是稀奇!”妈妈给她洗袜子时,看着那一盆浑浊的水,半开玩笑半担忧地说,“真不知道你这汗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彩英低着头不说话,从那时候起,她就知道自己和别人有些不一样。

韩国奇女子:30秒出1斤汗,出门带袜子换着穿,不敢跟人握手 - 天天要闻

、30秒能出1斤汗

彩英慢慢长大,但爱出汗的毛病一点没变。

有一次她和朋友们在一起爬山。

那是夏天最热的日子,朋友们一鼓作气爬上了山顶,每个人都累得不轻。可当大家回头看彩英时,全都惊呆了——她的衣服从上到下都湿透了,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那天她带的三双袜子全被汗水浸湿,鞋子里像踩着一滩水,湿滑得让她每一步都难受至极。

朋友们开玩笑说:“30秒能出1斤汗吧?”

看似玩笑的一句话,却让彩英低下了头。

她回到家后,抱着好奇的心态做了个小实验——她将一只脚放进一个干燥的盆子里,计时30秒,盆子底部很快就积起了汗水。

而且,手心、后背、甚至是膝盖后面都在冒汗。她用纸巾擦了又擦,却总也擦不干。

接下来的日子,她为了避免尴尬,出门都会带上足够多的袜子和手帕,甚至会偷偷放一双备用的鞋在包里。

她用手帕垫在手掌下,用脚垫防止鞋子湿滑。

最让彩英难受的是,爱出汗的毛病彻底改变了她与人互动的方式。

她变得不敢跟人握手,总是尽可能地把双手藏在身后,甚至在社交场合中尽量避免肢体接触。

汗流成河的生活让彩英几乎喘不过气来,终于有一天,她在家人的劝说下决定去医院检查。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彩英拎着包站在诊所门口,却迟迟没有迈进去。她犹豫了很久,直到妈妈的电话响了起来。

“彩英,别害怕,进去吧。医生见过的奇怪病人多了去了,你这点小毛病不算什么。”妈妈在电话那头轻声安慰。

“可是……万一真的有什么问题呢?”彩英的声音里透着隐隐的担忧。

“有问题就治,咱们不治,难道让它折腾你一辈子?”妈妈语气带着一点责备,却又透出关心。

终于,彩英深吸一口气,走进了诊所。

韩国奇女子:30秒出1斤汗,出门带袜子换着穿,不敢跟人握手 - 天天要闻

接待她的是一位穿白大褂的中年医生,眼神慈祥,脸上挂着专业的微笑。他看了看彩英的手心和前额,问了几个问题:

“你平时出汗会受天气影响吗?”

“不会。就算是冬天,我的手和脚还是会一直出汗,甚至比夏天还厉害。”

“你晚上睡觉时也出汗吗?”

“晚上还好,但白天特别严重。有时候30秒就能湿透一张纸巾。”彩英低声说,脸颊烧得通红。

医生点点头,拿起病历本记录着。

然后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地说:“你的症状很典型,应该是局部多汗症,也就是身体某些部位的汗腺分泌异常活跃。我们可以进一步做一些检查来确认。”

彩英被带进了检查室,护士耐心地给她安排了一系列测试,包括皮肤电导率测量和局部汗液分泌测试。

她的手掌和脚底被涂上一层特殊的化学物质,然后覆盖一张纸。医生要求她静止坐着,等上30秒。

30秒后,医生小心翼翼地揭开那张纸,纸上已经湿得透亮,甚至开始往下滴水。

韩国奇女子:30秒出1斤汗,出门带袜子换着穿,不敢跟人握手 - 天天要闻

医生也有些惊讶,略微抬头看了一眼彩英:“你的汗腺活动非常强,难怪会影响到日常生活。”

“所以,我这是病吗?”彩英有些不安地问。

医生点点头,语气里透着些许专业的严肃:“是的,局部多汗症。通常是由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导致的,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会对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困扰。”

“那怎么办?能治好吗?”彩英的语气里透着急切。

医生推了推眼镜,语调平和:“目前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以及手术。药物和物理疗法适用于轻中度患者,而像你这样严重的情况,手术可能是最有效的选择。”

听到“手术”两个字,彩英的心猛地一沉。

她攥紧了手心,却很快意识到自己的手掌已经湿得不行,只好尴尬地把手背在身后:“手术?有没有危险?”

“手术风险不大,我们通过胸腔镜切断部分交感神经,可以减少手汗和脚汗的分泌。不过,任何手术都有可能带来副作用,比如代偿性出汗——手术后,汗液可能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比如背部或腿部。”医生耐心解释着。

彩英皱起了眉头,心里一阵纠结。

她既害怕手术,又渴望摆脱每天汗如雨下的困境。她问道:“那除了手术,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医生微微一笑:“也不是没有。你可以尝试一些日常调节,比如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使用止汗产品,或者接受定期的离子导入疗法。不过,这些方法治标不治本,效果也因人而异。”

彩英陷入了沉思。

这场“汗流成河”的生活已经折磨了她十几年,她一方面想彻底摆脱困扰,另一方面却害怕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她对医生道了谢,匆匆离开诊室,脑海中不断盘旋着医生的话。

回到家后,妈妈迎了上来:“怎么样?医生怎么说?”

彩英低着头,把检查结果递给妈妈,轻声说:“是多汗症。他建议手术,但是我……”

话未说完,眼泪已经掉了下来。妈妈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怕,不做手术也可以试试其他方法。咱们慢慢来,总会有办法的。”

彩英最后还是放弃了手术,采用保守治疗方法。

二、接纳自己,改变自己

放弃手术后,彩英开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与多汗症相处。

她购置了大量的吸汗产品,包括各种止汗喷雾、吸汗纸和干燥粉。她甚至尝试了一些偏方,比如每天用明矾泡脚,或者喝中药调理。

她还会在包里放上备用的衣服和袜子,随时随地可以更换。她还特意买了几双防水的鞋子,以防止脚汗过多弄湿鞋底。

最重要的是,她开始尝试用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在这些日子里,彩英渐渐明白,汗水虽然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它并不能影响自己的人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彩英刷到了一位分享生活小窍门的主播。

那位主播笑着讲述自己的“奇葩故事”,彩英看得入神,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也许她可以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经历,找到更多和她一样的人。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她买了一套简单的直播设备,在一个普通的夜晚开通了自己的直播账号,名字就叫“汗宝的日常”。

第一次直播时,她有些紧张,不知道镜头前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她对着镜头笨拙地笑了笑:“大家好,我是彩英。我有点特别,30秒可以出一斤汗,所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汗如雨下’的日子。”

直播开始只有寥寥几个人进入房间,但她坚持讲了下去。从自己的童年到诊断出多汗症,再到如何选择面对,彩英滔滔不绝地分享着。她还拿出自己平时用的各种吸汗神器,一一展示给大家看。

“这个是我最近最喜欢的袜子,超级吸汗!推荐给跟我一样的朋友。”彩英一边展示一双厚厚的棉袜,一边微笑着说。

渐渐地,直播间的人数开始增加,弹幕也活跃了起来。

韩国奇女子:30秒出1斤汗,出门带袜子换着穿,不敢跟人握手 - 天天要闻

“哈哈,主播太真实了,我也是手汗超多的!”

“30秒出一斤汗,这不是开挂了嘛!”

“小姐姐别怕,你这样也很好,真实可爱!”

彩英一边读着弹幕,一边忍不住笑了出来。

她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汗水并不是那么令人难堪的事。通过直播,她找到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也找到了许多理解她、支持她的人。

不久后,彩英的直播引起了一些媒体的关注。

一家地方新闻网站写了一篇关于她的报道,标题醒目地写着:“女孩30秒能出一斤汗,靠直播赢得百万粉丝关注。”

一时间,彩英的账号粉丝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她的生活。然而,网络上的声音也开始变得复杂。许多人对她的勇气表示赞赏,但也有一些人对她的症状提出了质疑。

“30秒一斤汗?这不太科学吧!”有网友在评论区质疑道。

彩英并没有被负面评论影响,她在下一次直播时坦然回应:“可能30秒出一斤汗听起来夸张,但我确实每一天都和汗水作斗争。我想分享这些经历,是希望告诉大家,无论身体有多‘特别’,我们都有权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弹幕瞬间刷满了“加油”“太棒了”的评论。

与此同时,她的故事也被一些健康类自媒体平台转发,引发了关于多汗症的广泛讨论。

“多汗症是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很多患者因为尴尬而不敢寻求帮助。”

“彩英的勇气值得学习,但同时我们也希望医学界能加大对多汗症的关注,为更多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

彩英的影响力不仅限于直播间,她还开始走进现实生活,为更多像她一样的多汗症患者发声。

韩国奇女子:30秒出1斤汗,出门带袜子换着穿,不敢跟人握手 - 天天要闻

她组织了一个名为“汗水不止,快乐不停”的线上互助小组,邀请网友们分享各自的经历和感受。

有一天,一位名叫阿梅(化名)的女孩在小组里留言:“我也是多汗症患者,手汗严重到我不敢和别人牵手,所以大学毕业了还没有谈过恋爱。”

彩英看到后,立刻私信了她:“我以前也有同样的困扰,但我慢慢学会接纳自己了,其实真正爱你的人不会因为一点汗水而离开你。”

这段话后来被阿梅贴在了小组的留言板上,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

如今彩英依旧会直播、偶尔会上上电视节目,她正在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支持那些曾经和她一样迷茫无助的“病友”。

在她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病友”变得自信。

而她自己,人生也愈发精彩。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打破抑郁的枷锁,祈愿世间清平,愿每颗心都被温柔照亮 - 天天要闻

打破抑郁的枷锁,祈愿世间清平,愿每颗心都被温柔照亮

当"网抑云"成为深夜朋友圈的接头暗号,当"我emo了"取代具体情绪表达,这届年轻人用戏谑解构着精神困境。可当调侃成为情绪的遮羞布,我们是否正在错失与真实自我对话的契机?那些未被言说的沉重,或许正悄然改写着大脑的沟回。某个慵懒的周末,你精心布
无意中发现比节食还掉秤的方法:5天轻断食,瘦12斤 - 天天要闻

无意中发现比节食还掉秤的方法:5天轻断食,瘦12斤

上个月遇到一位客户,40岁的林姐,平时工作忙得顾不上做饭,经常靠外卖应付。她试过节食,但每次饿到晚上睡不着,第二天反而更馋高油高盐的食物。后来我建议她尝试调整饮食节奏——5天轻断食,不用挨饿,也不用顿顿水煮菜。
21天掉了10斤,从146到136斤,严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 天天要闻

21天掉了10斤,从146到136斤,严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上周张姐来咨询时,手上还捏着半块没吃完的饼干。她说试过节食、跳操、甚至买过代餐粉,但体重像卡在某个数字不动。我让她先回答一个问题:“你吃早饭时嚼了多少下?”她愣住了。于是我给她分享了四个简单到容易被忽略的生活习惯调整,让她先坚持21天。
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两者有区别,不建议混用 - 天天要闻

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两者有区别,不建议混用

有位老年朋友问华子,他一直在服用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但最近常去的药店断货了,店员推荐他用厄贝沙坦替代,说是两者差不多,是否可以混用呢? 华子告诉他,不建议两者混用。虽然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