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鱼刺卡喉险些丧命!这些“土方法”很危险

2024年12月14日20:43:15 健康 1609

【来源:潮新闻】

鱼刺卡喉在生活中不算少见。吞饭、催吐,这些“土方法”总是被频繁应用,但有时却暗藏“杀机”。胡先生(化名)特别爱吃鱼,没想到因为一块鱼刺差点付出生命的代价。

鱼刺吞下 胸痛入院

胡先生今年46岁,在杭州桐庐打工。某天下班后,他和朋友聚餐,其中有道红烧鱼,是他的最爱。一口酒一口鱼,正当他美滋滋地享受时,突然感到一块尖刺卡在了喉咙。他尝试猛吞蔬菜、狂喝水……一顿操作下来,刺痛的感觉并无缓解。

到了晚上,胡先生感到胸部疼痛,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严重,就这样拖了一天后,疼得难以忍受,赶到桐庐当地医院就诊。

医院为他做了检查后发现,一块巨大的鱼刺卡在食管,而且已经发生了食管穿孔、心包积血等……让他马上转院治疗。

巨大扇形鱼刺插进心脏 可能引起停跳

胡先生第一时间被转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医生陈良敏和抢救团队做了一系列检查后发现,这根鱼刺已经穿透食管,产生脓肿,更致命的是,尖刺的一头扎在心脏上,产生了心包积液……这一切都是极其危险的信号。

当下,最重要的是要取出鱼刺,然而鱼刺的前段已经扎上心脏,通过内镜无法确定鱼刺是否扎在心肌上,若是直接贸然拔除鱼刺,很有可能直接导致心脏停跳。

考虑到胡先生病情已经拖延许久,为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他被从EICU紧急转入心胸外科,推上手术台。腹腔镜下,心胸外科主任江洪带领手术团队密切配合,内镜下看到,胡先生的食管已经被鱼刺扎穿,裂开一个8厘米左右的口子,并产生了大量脓肿,为防止手术造成二次伤害,江洪操作腔镜绕到食管背面,将鱼刺一点一点挪移,这枚搭在心脏上的鱼刺,取出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所幸,鱼刺只是扎在心脏表层,还没有深入心肌,在团队配合下,鱼刺一点一点被取了出来,是一片巨大的扇形不规则鱼骨片,约4厘米长,3厘米宽,一头还带着尖刺。

接着,江洪又为胡先生仔细处理食管瘘,并插入引流管进行脓肿引流,1个半小时后,手术终于成功。

术后,胡先生挺过了感染期、康复期,一个月后他终于康复出院。

男子鱼刺卡喉险些丧命!这些“土方法”很危险 - 天天要闻

医院供图

医生提醒:这些“丧命式自救法”不可取

让医生们觉得诧异的是,这么大一块鱼刺是怎么被吞入食管内的?

从医多年的江洪感慨,自己开刀取出的鱼刺不少,但像这块这么巨大的还是第一次。

问询后发现,原来胡先生吃饭时一边喝酒,一边讲话,一个不留神这块鱼刺就被吞下。感到卡鱼刺的时候,他第一反应是吃下一大口又一大口的蔬菜,想把鱼刺推下喉咙,之后又因为懒得去医院,讳疾忌医才让病情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一步错,步步错,可以说胡先生所有的操作都是错误的。”江洪说,如果当时胡先生被鱼刺卡住后,能第一时间到医院通过正确的方式取出,就能避免后面所引发的严重后果,正是因为他的随意处理,才导致鱼刺越卡越深,刺穿食管产生脓肿,引发大麻烦。

江洪提醒,马上就要过年了,亲戚朋友间聚餐增多,一旦碰到鱼刺卡喉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

1. 不要硬吞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认为鱼刺卡喉时应该把刺吞下去。殊不知,进入食道的鱼刺,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鱼刺如果刺破食道,甚至刺破食道隔壁的主动脉那可引发生命危险。一旦进入动脉,会随着血液四处游动;一旦刺伤大动脉,引起动脉夹层那直接导致生命危险。

2. 不要边说话边吃鱼

吃鱼一定要专心,边说话边吃鱼容易忽略嘴里的鱼刺,等到发现吞咽下去后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3. 不要尝试民间“土办法”

一旦碰到鱼刺卡喉,千万不要再尝试民间“土办法”,诸如吞饭团、吃馒头、喝水、喝醋等。

应该马上停止吞咽,并尽量避免吞咽动作,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让专业医生取出鱼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打破抑郁的枷锁,祈愿世间清平,愿每颗心都被温柔照亮 - 天天要闻

打破抑郁的枷锁,祈愿世间清平,愿每颗心都被温柔照亮

当"网抑云"成为深夜朋友圈的接头暗号,当"我emo了"取代具体情绪表达,这届年轻人用戏谑解构着精神困境。可当调侃成为情绪的遮羞布,我们是否正在错失与真实自我对话的契机?那些未被言说的沉重,或许正悄然改写着大脑的沟回。某个慵懒的周末,你精心布
无意中发现比节食还掉秤的方法:5天轻断食,瘦12斤 - 天天要闻

无意中发现比节食还掉秤的方法:5天轻断食,瘦12斤

上个月遇到一位客户,40岁的林姐,平时工作忙得顾不上做饭,经常靠外卖应付。她试过节食,但每次饿到晚上睡不着,第二天反而更馋高油高盐的食物。后来我建议她尝试调整饮食节奏——5天轻断食,不用挨饿,也不用顿顿水煮菜。
21天掉了10斤,从146到136斤,严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 天天要闻

21天掉了10斤,从146到136斤,严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上周张姐来咨询时,手上还捏着半块没吃完的饼干。她说试过节食、跳操、甚至买过代餐粉,但体重像卡在某个数字不动。我让她先回答一个问题:“你吃早饭时嚼了多少下?”她愣住了。于是我给她分享了四个简单到容易被忽略的生活习惯调整,让她先坚持21天。
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两者有区别,不建议混用 - 天天要闻

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两者有区别,不建议混用

有位老年朋友问华子,他一直在服用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但最近常去的药店断货了,店员推荐他用厄贝沙坦替代,说是两者差不多,是否可以混用呢? 华子告诉他,不建议两者混用。虽然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都....
今年小满是凶日,5月21日小满,提醒中老年人:牢记这4大禁忌 - 天天要闻

今年小满是凶日,5月21日小满,提醒中老年人:牢记这4大禁忌

您发现了吗?今年立夏后的天气像坐过山车——清晨薄雾未散,午间骄阳似火,傍晚又飘起细雨。这种忽冷忽热、湿气弥漫的初夏,正是身体最"遭罪"的时候。而即将到来的5月21日小满节气,更像一扇隐形的健康门:推得对,安然度夏;推得错,可能给中老年朋友埋
花生是心脏的“减速器”?医生忠告:这4种花生,建议多吃 - 天天要闻

花生是心脏的“减速器”?医生忠告:这4种花生,建议多吃

花生一直是争议很大的食物,有些人说它油脂高、热量大,吃多了发胖、不消化,还对心血管不好;也有人说它是长寿豆、植物蛋白之王、血管清道夫。这种说法各有一套逻辑,没法一刀切。但最近不少心内科医生开始重新关注花生的作用,特别是在心率控制、血脂调节、
这5种食物,正慢慢“损伤”血管,不想惹上血栓,尽量少吃些 - 天天要闻

这5种食物,正慢慢“损伤”血管,不想惹上血栓,尽量少吃些

很多人担心血栓,但不知道血栓的根子其实不是“突然形成”的。它从不是一块血块一下子堵住血管,而是血管内皮细胞长期受损、局部炎症慢慢积累、血液黏稠度逐步上升。几种机制交织在一起,最终才出问题。而伤害这一整套系统的,不是剧烈运动,不是情绪波动,而